中國歷史上,向中原地區輸血最多的是哪個民族?

蜀北一

確實是這樣,可以說幾千年的中國歷史,就是一部各民族的融合史,而在這個各民族不斷融合的過程中,有和平,有戰爭,但大的方向是沒有錯的,最終形成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形成了多元一體,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

但如果真要說哪個民族為中原地區輸血最多,也就是遷徙到中原,融入到中原地區的人最多,個人覺得還要算是古羌族吧。

按照現在不少學者的觀點來說,最早的炎帝部落就出自古羌人,是古羌人中東遷的一支,最終再與黃帝部落爆發戰爭之後,二者融合形成華夏民族的前生。

而在這之後,不論是東漢時,還是西晉末年,都有大批的羌人進入到中原地區。

而在更後來的歲月中,古羌人故地,青海甘肅一帶幾百萬的羌人都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其原因就是他們融入到了各民族中。

像其中的党項羌,就在西夏國被蒙古人滅亡後融入到了各民族中,今天的河北,安徽還能找到他們的後裔,有家譜為證。

當初擁有龐大人口規模的古羌人,延續到今天的直系後裔,只有岷山一帶汶理茂地區的三十萬羌人。

中原地區周邊民族眾多,但像古羌人這樣從古至今一直在與各民族交流融合的民族卻不多,因為大部分早已經完全融入中原地區了,連族稱都沒有保留下來。


蜀北一

中國近代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有許多,譬如:胡適、王國維、顧頡剛、李學勤、徐炳昶、沈兼士、馬衡、朱希祖、陳恆等等,他們其實對孔子、司馬遷所論述的“三皇五帝”是有異議的,原因是孔子的典籍是春秋後期所修,司馬遷的“史記”受大儒董仲舒和孔安國的影響。顧頡剛指出:“堯舜禹”在春秋末期出現、“黃帝”是戰國末期出現、開天劈地的“盤古”出現在三國。這就說明越是古老的東西越不靠譜,這些神話是方士們編造的。

四川廣漢出土的三星堆文化,更是典型的外來文化,出土文物中大量的人像、面具、都是高鼻深目,典型的高加索人種的特徵。出土金王杖、青銅神樹、牛崇拜、石頭崇拜、建築樣式、懸棺喪葬,這些文化特徵是古代閃米特人和雅利安人的文化特徵。

中原漢人的高加索人種的特徵一直到漢末兩晉時都有很大的殘留。“晉書”、“世說新語”記載東晉明帝為“黃須、黃頭”;熟悉三國曆史的人知道,孫權是“碧眼、紫髯”,曹彰是“黃須”,關羽、太史慈、程昱等人都是“美須髯”,這些人在三國時比比皆是,當時的漢人體毛很重,毛色較淺,這是明顯的高加索人種的特徵。

秦漢至隋唐和北宋,匈奴、突厥、蒙古、契丹、女真等屬於蒙古利亞人種,鮮卑的慕容、拓跋、宇文、獨狐諸部落具有高加索人種的成份。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也是藍眼睛,他們的氏族名“勃兒只斤”就是“藍眼睛”的意思。女真人,“多黃髮、目睛多綠、鬢皆黃”。鮮卑族與他們大同小異,後來都融入到漢族中來了。

中國的民族融合從秦始皇統一中國是第一次大融合,到了第二次大融合是魏晉南北朝,有蒙古利亞人種和高加索人種。中國人種成份轉變是遼、金、元三代才完全轉變,蒙古、契丹、女真蒙古利亞人種與含有高加索人種混合,成為今天的漢族。同時,漢人不斷南遷,與長江流域的南蠻各族融合,也有了今天的56個民族,漢族佔百分之九十二的民族。能夠使我們都成為漢民族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漢字、漢文化、漢姓、儒學”,如果沒有這些,不可能將那麼許多遊牧民族融入到我們漢民族中來。


張律明

你這個問題提的很奇怪,什麼叫輸血呢?輸血是在自身機體已經缺少血液的情況下進行救助的行為。而中原地區什麼時候缺少過血液呢?是欠缺文明還是欠缺人口?你所謂的輸血一說來自狼圖騰。很多人看了之後就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中原地區一直都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佼佼者,輝煌,燦爛。然而卻一直面臨和北方少數民族的襲擾。而北方民族進入中原絕不是為了增加活力。他們只是簡單的想搶錢搶糧搶女人。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強盜,姦淫擄掠無惡不作。而所謂的輸血過程卻在實際上破壞了中原地區的經濟和社會進步。歷次戰爭都導致了事實上的大倒退。這是你題目的問題。

其次,歷史上曾經有不少民族先後進攻中原,有的甚至建立了統一的政權。但是究竟有多少融入漢族,這個值得商榷。首先,漢族並不與外族通婚,特別是互相仇視的民族,年年相攻,歲歲開戰才是那年代最真實的寫照。其次在五胡亂華時期漢人多築堡而聚居,古代政權的統治力與現代完全沒法比。朝廷最多管到縣一級。只有統治階級有部分融合,基層百姓融合度並不高,而且一旦外來統治階級被推翻,面臨的就是最血腥的大清洗。

拿最簡單的一點看,清朝滿族入主中原,但是滿族又有多少人真正融入漢族了呢?通婚的才幾許人也?漢族龐大的人口基數確定了即使有通婚,也只是在大海里倒進一瓶墨水,很快就被稀釋掉。這點從復旦大學人類基因研究的結果已經看出來了。

然後,讀書看歷史要有自己的腦子,別聽風就是雨,更不用妄自菲薄。我們這個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巔已經五千年了,我們有過失落,也有過輝煌。作為創造無數輝煌祖先們綿延至今的後人,我們有資格去驕傲,也應該去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