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手機拍照好壞的因素有哪些?

黎黎黎黎黎黎宇傑

決定手機拍照性能的因素包括像素、圖像傳感器、光圈、軟件算法等。

首先說說像素,現在的手機攝像頭像素都很高,千元機攝像頭像素都已經上千了,甚至還搭載了雙攝象頭,不過是不是攝像頭像素越高越好呢?並不是!

像素高,理論上講只能讓手機捕捉到更多的圖像細節,拍攝出尺寸更大的照片而已。

決定手機拍攝質量好壞的因素中,比較重要的還是圖像傳感器。

圖像傳感器的作用是把攝像頭獲取的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然後傳輸給ISP(圖像傳感處理器)處理。在同等像素下,想要獲得成像質量更好的照片,可以通過增大圖像傳感器的面積來實現。

圖像傳感器面積的增大會讓對應的單個像素面積也相應增大,提高接受光信號能力,拍攝出信噪比更好的照片好。

對於喜歡夜拍或者是光線較差的環境下拍照的人來說,這是個必須關注的因素之一。

光圈也是決定光線較差環境下能否拍出高質量照片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用f/n來表示(n為數字),n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更多的光線能進入光圈孔,拍出來的照片也會更明亮,夜拍時有助於提高信噪比。

此外,大光圈還能提供背景虛化效果,在拍攝時,將焦點對準離鏡頭較近的被攝物可以將距離較遠的背景虛化掉,光圈越大虛化效果越明顯。

市面上很多像素高、傳感器面積大、光圈大的手機,雖然硬件配置差不多,但拍攝出來的照片效果各異,有些偏向於真實,有些色彩較為飽滿,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其實這便是軟件算法決定的。

不同手機廠商所採用的軟件算法都不一樣,並且比較大的手機廠商還會有比較突出的特點,比如iPhone的拍出來的照片便較為接近現實。

除了照片風格,軟件算法還能夠給我們提供一些功能上的支持,比如目前在DxoMark評分排名中,排在第四位的Google Pixel 2手機,該手機為排名前幾名中唯一一部單攝手機,該手機雖然後置只配置了單攝像頭,但是多虧了其強勁的軟件算法支持,使得其拍攝出的照片成像質量非常高,比如,使用人像模式時,能夠將被攝物的邊緣虛化得比較自然;對於成像的色彩把控、高光與暗部細節也都能較好的呈現。



超能網

這個問題稍微有一點點歧義,是指手機本身的硬件素質呢,還是指被攝物的特徵,抑或拍攝者的攝影水平?如果是前者,那是沒有辦法解決的,Iphone8好,還是Iphone4好?1000的好,還是8000的好?答案太明確了,一分價錢一分貨。



既然硬件無法解決,我們就要在軟件上下功夫,選擇更好的題材,並鍛鍊我們的技術水平和藝術修養。以此來彌補手機攝影本身在硬件上的缺陷。


首先,要拍出漂亮的手機照片,需要避免一些不太容易拍好的題材。比如,太遠的人物,除非您準備把他拍得很小,否則,最好不要用手機上的那個所謂的長焦端來放大人物,因為畫質會非常差。夜景最好也不要拍,拍不出好的效果的。



其二,可以為手機安裝一款拍照APP,比如付費的ProCam,好像是幾十塊錢一個,能拍RAW格式,我對比過,清晰度確實更高一些。



其三,手機攝影的關鍵是輕鬆隨意,所以要更多地在日常生活中尋找一些題材。比如辦公桌上的光影、天上的一朵雲……諸如此類的,這些題材最好本身就比較簡潔,如果本身就特別凌亂,可能不太容易拍好。因為手機拍不出虛化效果,沒法把那些凌亂的東西給虛化掉。



最後就是我們的技術水平了,這是個緩慢提高的過程,一方面是技術本身,當然手機也沒有多少技術可言。另一方面是我們的藝術修養,這不是捧著一本《美學》讀個幾天就能提高的,它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也許您從一道美食的擺盤當中都能學到構圖知識呢。所以要注意點滴積累,一定會有質變的。



圖片均系本人拍攝


鷹眼小組

決定手機拍照好壞有四個因素:

1.硬件的配置,比如感光器面積大小,單Piexl像素面積,光圈面積大小.

2.更重要的是成像的軟件算法,圖像處理引擎就是決定拍照效果的系統.


3.不同的場景特徵,使用不同的曝光數據,和成像算法,找到適合的拍攝手法.

4.需要拍出好的照片,只有不斷的豐富場景特徵庫和圖片庫的數據.


文晶攝影

第一:手機攝像頭受限於傳感器體積小,所以光線暗的條件下,所以多年來,手機拍夜景一直都比較差,成像效果比較差,燥點也明顯。不過現在的旗艦機由於傳感器進步以及軟件優化,已有不少改善。

第二:除了硬件,當然就是軟件了,即手機相機軟件優化得怎麼樣,也就是相機軟件的成像算法,如今各大自主品牌的手機相機軟件優化技術不盡相同。



第三:上面說了硬件和軟件的先天因素,剩下的就是後天因素了,即人的拍照技術和技巧。拍得好不好還要看怎麼拍,會不會拍,隨便舉手一拍當然是不行的。拍照要講究先構圖,手保持不抖,打開HDR,輕輕按下快門,等待一秒鐘再鬆手,尤其是開HDR,它是默認連拍兩三張來疊棧起來的,顏色比較鮮豔飽和,明亮光澤,很合適拍風景,影響手機拍照效果的因素大概就這些。


老男孩行行攝攝

決定手機拍照好壞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應該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的因素。

硬件方面,包括手機的像素高低、光圈大小、處理速度、手機鏡頭等硬件設備。硬件設備是主要因素,所謂比較,也是從相同的硬件配置上,去做比較的。如果硬件設備相差太大,是無法比較的。

在硬件配置相同的情況下,軟件也就是人的因素才是決定性的因素。說起人的因素,就產生了人對攝影的理解、對攝影的認識。一個好的攝影師能用手機拍出好的作品。一個有創意的攝影愛好者,也能拍出別具風格的好片。

回到題目中的所問到的,如果硬件(也就是手機配置)差距懸殊,那麼決定因素是硬件。如果手機配置相差不大,決定因素在於使用手機拍攝的人。


小智攝影文學

上面都說了手機硬件和拍攝技術等問題。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增加一個維度,就是你怎麼判斷照片好壞。有人喜歡美圖秀秀拍出來的美顏效果,有人喜歡iPhone拍出來的真實。不同的喜好影響對手機拍照效果的判斷。


對了,手機拍照最好有外設,手機雲臺防抖什麼,那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