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明明只是個小島,為什麼它卻認為自己是大日本?

羅宏雲亞宜

日本群島可不小!按照國力來看的話,日本也是個強國

二戰以前,日本在國號前加“大”字,純屬於帝國主義的狂妄!但實事求是,以現在日本的綜合國力而論,也不能稱其為小國。

國土面積

今天的日本領土主要是有本州、九州、四國、北海道四個大島和周邊6800多個小島嶼所構成。其中本州島是世界排名第7的大島,面積達到了22萬平方公里,比英國大不列顛島還要大。相比之下,中國的第一大島,臺灣島的面積只有3.6萬平方公里。

(日本地形圖)

由此可見,日本島嶼面積並不小。

總面積為37.8萬平方公里,雖然無法跟我國遼闊的領土相比,但是在世界上也排到了62位,甚至比歐洲盟主德國的面積還要大。

在歐洲,除了俄羅斯、烏克蘭、法國、西班牙、瑞典五個國家以外,其他國家的領土面積都不如日本大。

(把日本國土平移到歐洲。看一看到與西歐列強比,日本真的不算是小國家)

人口

按照聯合國的標準,人口規模超過5000萬的就算的上是人口大國。而日本的日寇達到了1.26億,位居世界第十位,妥妥的人口大國。這個數字放在歐洲也僅僅次於俄羅斯。

(日本人口規模在世界上是遠超大多數國家的)

經濟和科技

二戰之前,日本就已經是世界排名第六的工業國。而如今,依然是世界上第三大經濟體。2017年GDP總量為48844.9億美元,雖無法企及中美,單頁大幅領先於德、法、英、意、西等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國家。

日本在數控機床,電子技術,汽車,造船,化工,製藥等領域技術引領世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工業科技強國。
(2017年各國GDP佔比)


二戰以前,日本將自己稱之為大日本,是法西斯赤裸裸地愚蠢和瘋狂,最後必將落得走向滅亡的下場。

在二戰結束後,日本改國號“日本國”,是當今世界上最簡略的國號。但是憑藉著經濟和科技的迅猛發展,現在的日本在世界上已經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國家了。


千佛山車神

從古至今,日本一直被我國視為彈丸之地。在我們中國人的印象中,日本不管是在國土面積上還是日本人的身高,體型上都很小。但日本人總喜歡稱自己為大日本,這讓很多人很不解 ,下面讓我來舉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 歷史淵源。歷史上日本一直是我國的附屬國,而我國曆史上的統一王朝無一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例如,大秦帝國,大唐帝國,大明帝國等等。日本受我國文化影響極深,所以在形態意識上也想成為‘大日本’,‘大和民族’。(但他們怎麼叫都改變不了他們小的事實!)

第二,強勢崛起。自日本明治維新以來,日本通過一系列的改革,迅速使自己的國家強盛起來,併成功擺脫了西方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成為東亞地區一個擺脫西方列強國家統治而重新‘獨立’的國家。隨著國力的日漸強盛,日本逐漸成為東洋第一強國。在軍事實力上與一些西方列強相比也毫不遜色。強大的實力讓日本變得膨脹起來。日本人想‘連幾個島嶼組成的英國都敢號稱大英帝國,我堂堂日本國豈不應該叫大日本帝國啊’!

第三,軍國主義。二戰時期,日本靠著其較強的軍事實力,迅速佔領了越南,泰國等等亞洲國家。對外擴張的輕易成功,要日本人變得肆意妄為起來,在軍國主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當時的日本不管是在經濟上,工業上還是軍事上都屬於強國,又是軸心國的核心成員之一,叫個‘大日本帝國’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正是日本狹隘的民族主義和瘋狂的軍國主義讓日本昏了頭,覺得自己勢不可擋,再加上日本對於土地的極度渴望,竟炮製和拋出建立囊括亞洲、澳洲及太平洋諸島的殖民大帝國的“大東亞共榮圈”的狂妄計劃,其侵略鐵蹄踐踏了東亞、東南亞各國,更妄圖與德、意法西斯分霸全世界,不斷膨脹的“大日本帝國”,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擊下,終於在1945 年8 月迅速崩潰敗亡,最後‘大日本帝國’就變成了日本。


所以,在我們看來的日本總是把自己稱為‘大日本’不僅與我國的文化和日本本國的國力有關。同時也與日本人的自卑心理和他們對土地的強烈渴望有關!

(關於這個問題,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


西山軍武

分享一個夜郎自大的典故。

漢朝的時候,在西南方有一個叫夜郎的小國家。他雖然是一個國家,但國土面積很小,人口基數也少,自然資源更是少的可憐。但是因靠近夜郎國的都是一些小國家,以夜郎國為大。久而久之,夜郎國王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國王。國家是天底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次,國王與部下巡視國境的時候,指著前方問“這裡那個國家最大”,部下為了迎合國王的心意。就紛紛說“夜郎國最大”,走著走著,國王又抬起了頭,望著遠處的高山問“還有比這更高的山嗎?”,部下們異口同聲的回答道“沒有比這更高的山了”。後來,他們又來到河邊,國王說“我認為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河”,部下們斬釘截鐵的回答“您說的太對了”。從此以後,無知的夜郎國王更加相信他是世界上最大國家的國王。

後來,漢朝派使者出訪夜郎國。途徑夜郎鄰國滇國,滇王問使者“漢朝與我國相比那個大”,使者聽了嚇了一跳,這個國王竟然無知到以為自己能與漢朝相比。後來使者來到了夜郎國,驕傲無知的夜郎國王因為不知道自己的國家只和漢朝的一個縣大,竟不知天高地厚的問道“漢朝與我國相比那個大?”

放到今天,用“夜郎自大、井底之蛙”這八個字來形容“大日本”再合適不過了!


醜人多作怪517

二戰時,日本明明只是個小島,為什麼它卻自認為自己是大日本?

一、二戰時,日本在經濟、科技、以及軍事實力在世界上也是位列前矛,位列世界列強之列。

二、日本雖是個島國,然而它是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7200個小島組成,總面積達37.8萬平方公里,位列世界62位,比德國、英國、意大利、越南、朝鮮、韓國等國土面積大,在世界上國土面積也不算小。



三、日本有強烈的民族危機意識和民族自豪感,日本至明治維新後,國力迅速增強,經濟、科技、以,軍事實力亞洲最強,並在日俄海戰中還重創沙俄艦隊,使日本民族有強烈的民族優越感,自稱大日本、大河民族。

四、二戰時,日本軍國主義盛行,在亞洲橫行霸道,自我感覺日本民族優越,國力強盛,妄想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以大日本自居,欲統治亞洲各國。


時至今日,在現在中國人面前(擁有960萬平方公里廣闊的國土,以及現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經濟、政治、科技、以及軍事實力等都大大強於日本)再自稱大日本,甚覺得滑稽可


大風起兮雲飛揚y

“大日本帝國”最早出現在1889年日本公佈的《大日本帝國憲法》中,但正式作為國號使用是在1936年至1947年期間。1947年《日本國憲法》頒佈後,終止使用該國號。

國號裡帶一個“大”字,是日本實施“脫亞入歐”戰略,首先向英國學習時,借用英國國號全稱“大不列顛王國及愛爾蘭聯合王國”(那時候整個愛爾蘭歸屬英國)中的“大”字,給自己命的名。

自明治維新開始,日本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同時積極推行對外擴張政策。通過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確立了其在亞洲的絕對霸權地位。又通過一戰攫取德國在中國的利益。

在“七七事變”前,日本就已佔領了朝鮮半島、我國臺灣島,扶植偽滿,並在天津、蘇州、杭州、重慶、漢口等我國主要城市有租界。

“七七事變”後,日本侵佔了中國東部及南部大片領土、佔領香港,併吞並幾乎整個東南亞,又越過赤道,空襲澳大利亞達爾文港,更派海軍遠赴澳大利亞東海岸作戰。

在西太平洋方面,日本佔領了多個導語,和位於太平洋東岸的美國分庭抗禮。

1942年,“大日本帝國”達到極盛時期,控制了超過740萬平方公里的疆域,治下人口約1億,而當時日本經濟增長的主要方式就是依靠對外掠奪。

在79年的短命生涯中,“大日本帝國”急速擴張,其社會發展各方面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也很早就步入了發達國家行列,其地位是得到當時歐洲列強認可的。但因為其非正義的、不可持續的發展方式,遭到全世界人民,特別是其侵佔土地上的人民強烈反對,最終因偷襲珍珠港觸怒美國而迅速瓦解。


奧思智略

二戰時期的日本是小國麼?如果以領土面積和人口數量來對比中日兩國,日本當然是小國。但是和除中蘇美之外的其它國家相比,日本其實並不小。


從領土面積看,日本本土(日本列島)面積是3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法國的67%,德國的80%(二戰前),和意大利基本一樣,比英國多60%。再從人口上看。二戰前,日本人口7000多萬。其他主要國家的人口數量如下:中國4.4億、蘇聯1.6億、美國1.3億、法國4100萬,英國4700萬,德國7000多萬,意大利4000多萬。從領土和人口數量看,日本其實並不小,起碼英法德意不能說日本是小國。

再說工業實力,1938年日本工業生產總值佔世界的3.8%,基本和法國持平,落後於美蘇德英,但領先於意大利,遠超中國。日本的實力在亞洲範圍是超一流,在世界範圍看處於第三檔,這樣看,日本也不差。


還有軍事實力。日本陸軍勢力比較弱,但遠超中國。如果不考慮意志力,日本陸軍水平和意大利差不多。日本最強的是海軍,其海軍實力僅次於美國,和英國差不多。二戰時日本竟然擁有29艘航母!這是一個在當時和現在都很難想象的數字。我們中國那時候有什麼?啥都沒有!

另外,從幕府開國到二戰之前,日本的擴張計劃基本很順利。明治維新、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吞併朝鮮、九一八事變,這一系列的成果極大刺激了日本人,使日本軍方極度自信,他們認為日本不僅是亞洲第一,而且在世界上也是有話語權的國家,所以它們會自稱大日本。
但是,這個大日本也有致命的短板。首先,資源稀缺,經濟脆弱,一旦被美國等國家實行貿易封鎖,日本很難應對。其次,日本戰略眼光短淺。日本人幹小事情可以,但放眼世界去規劃國家發展的能力就很差了。二戰時期不懂輕重緩急,四處開戰,甚至去招惹美國,啥都不說了。最後,二戰時期日本人的平均身高確實不高,二戰初期,日軍的平均身高勉強達到一米六,到了後期,由於大量補充青少年入伍,平均身高降到了一米五左右,這也是他們被我們稱為小日本的主要原因。


石頭有話說

二戰時期,日本人總是喜歡在自己國家前面加一個大,是是因為當時日本的國力在亞洲是真的強大,二是因為當時日本的國土(加上佔領的)也比較大,三呢,是因為日本充滿了對大東亞帝國的嚮往。

就1941年二戰進入全面戰爭階段來說。當時日本擁有世界上一流的海軍,擁有12艘戰列艦,10艘航空母艦,20艘戰列巡洋艦,17艘普通巡洋艦和130艘驅逐艦可謂實力強大。編為10個艦隊。

長門級戰列艦

而此時的日本空軍有3500架飛機,整個日本擁有250萬的軍隊,且軍隊訓練有素,46個戰車聯隊,此時的日本人心中是無比的自豪的。同時,在贏得甲午戰爭過後,日本得到了朝鮮以及臺灣等等,此時日本的面積已經有接近68萬平方公里了,1億多的人口。而在1931年到1941期間,通過入侵中國,獲得了東三省,蒙古,華北,華東,華南等等一些地方,面積增長到了接近32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有5個法國這麼大。在二戰鼎盛時期,通過佔領東南亞,最大的面積達到了769萬平方公里,你說大不大?此時的日本面積比第三帝國的面積都大。而此時日本的人口更不用說了,鋼產量就有685萬噸,雖然只有美國的九分之一,但是在亞洲也是足夠多的。

三菱重工

還有,就是日本人的大東亞共榮圈的設想,大東亞共榮圈的範圍包括東亞、俄羅斯遠東地區、東南亞、大洋洲、南亞、阿富汗。怎麼樣?夠大吧?這也是日本人一直以來追求的夢想,所以說呢,日本人就經常把一個大加在日本的前面,好提醒自己的青天白日夢。


卡扎拉

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明明是一個小國卻要加上“”字,比如“大日本”、“大韓民國”、“大英帝國”。而且這幾個國家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要麼是島國要麼是半島國,反正不是一個大陸國家。


至於它們為什麼偏要給自己加個“”字,可能是自卑的原因,在以前歷史上沒有存在感,現在發展的好了一點,就迫不及待的展現自己的島國思想了。其次,有可能這些都是島國,周圍是海洋,地盤小,島上的人沒有見識,覺得自己是老大,殊不知天外有天,便自己封個“大”。

越自卑、越沒有能力的國家只有在名字上來滿足自己,而那些大國那個前面加“大”的,沒聽說過“大美帝國”吧,“大俄羅斯國”吧!


掘史官

要發動戰爭首先得給自己壯膽吧!

二戰時日本從國土面積來說,確實不算大,只有30多萬平方公里,這在世界上目前的排名仍然在50名開外了。問題是日本很不滿足於自己國土小的現狀,於是乎總惦記著開疆拓土,這樣就得發動戰爭不是?可是如果真要發動戰爭,對內對外如何交待?

於是,日本的各個宣傳媒體,宣傳機器全力開動宣傳,說日本可不是小國,咱們是大日本帝國,總之什麼大,就往什麼說,這樣,日本的國民慢慢得也被忽悠起來了,這樣膽子就開始大起來了。

當然,日本雖然這麼宣傳著,但心裡還是有點發虛,於是為了準備戰爭的需要,就幾乎把所有的國內資源全部投向了戰爭準備方面,試圖打造最強悍的軍事戰車。

隨後,日本就開動這架剛造起來的武裝到牙齒的戰車就開始到鄰國試水,並發動了對華侵略戰爭,宣稱大日本帝國3個月解決對華問題。

可是呢,搞了八年呀!最後仍以失敗而告終!


文心採露苑

一個國家的強大和國土面積可以說沒有什麼直接關係的,一個國家的強大比的是軍事實力、經濟實力和綜合實力。

在具備以上實力的同時,也要看這個國家的凝聚力,在二戰期間日本在軍事實力上是比較強的,同時日本的聖戰也是得到舉國支持的(有反對的,但是不多)。而別的國家在侵略的高壓下是分崩離析,人人只求自保,就比二戰時的中國打的是相當艱辛。

大日本這個詞也是日本人對自己強大的炫耀,他和國土面積沒有任何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