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句諺語,家狗不咬新女婿是真的嗎?

夏雨161085048

在農村當中,一直以來都流傳著很多的諺語,這些諺語都是老一輩的農民,根據日常的生活經驗所總結出來的一些道理,雖然說意思簡單明瞭,但是卻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經驗財富。在農村當中,有一句廣泛流傳的諺語叫做“家狗不咬新女婿”,那麼是這樣的嗎?



1氣味相同所以不咬

這句諺語其實還是挺有道理的,我們知道狗狗的嗅覺都十分的靈敏,它們往往通過聞氣味來分辨是主人還是陌生人。而新女婿雖然是第一次到家裡來,但女婿的身上卻有著主人的氣味,狗狗聞著女婿身上的氣味很熟悉,自然也不會有第一,所以見了也就不會咬。


2狗狗聰明所以不咬

狗狗是非常聰明的動物,很多狗狗都會察言觀色,陌生女婿雖然是第一次上門,但都是跟著家裡的女兒一起來的。狗狗看到家裡邊兒的人對新女婿都十分的熱情,他們自然而然就會知道這是自己人,所以一般也不會叫。

給大家說了兩種“家狗不咬新女婿”的理由,大家現在對家狗不咬新女婿這句話應該相信了吧?雖然說不是所有的家狗都不咬新女婿,但是大部分都是這樣的。


農業補貼

呵呵,狗年說狗,願大家都撞“狗屎運”,運氣旺旺!

關於“家狗不咬新女婿”的說法,大家談論了好多,在下也抒發一下自己的觀點吧。 在下以為,在這句農諺裡,“新女婿”只是一種代指,代指沒見過面的家人。所以,狗並不是僅僅不咬新女婿,而是不咬主人家的所有未曾謀面的家人。

既然大家都舉例子說事,那在下也舉一個例子吧。父母去世後,我很少回農村的老家了,一年也就是清明、十月初一上墳時,再加上過年,一共回三次老家。一般回家的時候都到我哥家裡吃飯,肯定也給哥帶點小禮物。

那年十月初一回家上墳,並不知哥家裡添了一條狗。這狗是侄女在外地養大送回老家給哥看家護院的。狗的名字我不知道,後來聽哥說這狗很是厲害,一見生人就狂叫著往前衝。可是,那次我不知道哥家裡有狗,所以直接走進哥的院子裡,等到打開正間的門,才發覺一條狗跟在我的後面搖尾巴,竟然一聲沒叫!哥開門後很是驚奇,說這狗真是成了精了,怎麼知道是自家人呀!


看,提前我也沒通知哥,哥也沒出門迎接我,狗卻能知道我是自家人,如果說狗會看主人眼色行事,這狗可是先於哥見的我,並沒看主人的眼色。所以,合理的解釋只能是,狗的鼻子特別靈,它能嗅出一家人特有的味道吧!我們人類會從模樣上分別一家人,可是老話說狗眼看人低,也未必會看清我的模樣吧?所以原因只能是氣味。

在哥家裡呆了一會兒,我起身想去商店買點東西,沒想到那隻狗一直跟在我後面,搖著尾巴不離我半步。


還有一件事。那年,我認識了現在的妻子,那時候她在農村,孤身女人,為了安全,也為壯膽,家裡養了兩條狗,都拴在大門口。我第一次上門的時候,那兩條狗竟然也沒對我狂吠亂叫,我進出大門的時候也都對我搖尾巴。後來妻子隨我進城,我開玩笑說這兩條狗怎麼辦,殺了吃狗肉?妻說那不行,這麼懂事的狗,可是不忍心!就讓鄰居家養著吧。後來,東鄰居家每天給我們餵狗,狗也給鄰居家看門護院。只可惜,後來這兩條狗被狠心的偷狗賊給偷走了。

這些例子說明,狗是最通人性的動物,是人的忠實夥伴,它能感知主人的喜好,不用主人指使,就會照著主人的意圖行事。所以,讓我們善待這一忠實的朋友。


齊東晏子

這句話是有的,但是不管你是新女婿還是老女婿,那狗該咬還是咬的!

這句話,在我們東北這個地方,也是這麼說的,可是實際情況確真不是這樣的,大概是7幾年的時候,我們村有個新女婿來老丈爺家串新門,也就是結婚三天來串門,當時家裡人也怕他們家的惡狗咬到新女婿,還有新女婿的小舅子在抱著狗頭,看著這個狗,可誰知道這新女婿剛要進家門,這狗就沒看住,就衝向了新女婿,上去就是一大口,只聽吭哧一聲,就把新女婿外面的褲子,還有棉褲一下子就咬了個大口子,這新女婿也是往後這麼一躲,那狗牙就把這褲子一下子就撕開了,因為是冬天,這新女婿穿著結婚做的厚厚的棉褲,這狗牙把二層的褲子都咬開了,白花花的棉花就被狗也撕了出來,進屋裡看看吧,也真多虧了厚厚的棉花,新女婿才沒被狗把肉給咬了,當時這個老丈人來氣了,順手拿起農村燒火的燒火棍,就狠狠的打了那個狗兩下子,這狗也知道惹禍了,也知道咬錯人了,嚇的兩天鑽進柴火垛裡沒敢出來!

這個事,當時在我們那個地方就傳開了,所以就這句話,家狗不咬新女婿的話就沒人在說了,反而演變成了這樣的話:家狗就咬新女婿!

這個事說明了什麼,也不是說家狗不咬新女婿的,而是說這新女婿應當多去老丈人家幾次,只要新女婿多去老丈人家幾次,這狗看了也就眼熟了,也就認識了,也就不新了,你在吃飯的時候在給這狗扔幾塊骨頭,或者給這狗扔兩塊肉吃,那狗還能咬你嗎,那狗也巴不得你多來幾次呢!

【社會現象,家庭問題,綜合觀察,全面解析。請您關注從善如劉的悟空問答!】


從善如劉L

我們是華元寵物,專注於寵物行業十餘年,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

首先這句話,我不怎麼認同。因為狗並不知道什麼是新女婿,在它的世界裡,只有認識的人或者陌生人。另外狗狗不會無緣無故的咬人,如果做了讓狗狗牴觸反感的行為,那麼狗狗也還是會咬。而且一般狗狗想要咬人的時候它會發出一個警告聲,就比如很低的“嗚...嗚...”並且有些狗會呲牙。

發出這個聲音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讓我們離開,不要繼續了,不然它就要咬人了。

狗狗咬人的原因有很多,不能因為狗狗咬人了就說明它是壞狗狗。我們需要分析狗狗是在什麼情況下咬人:生氣咬人?玩耍咬人?磨牙咬人?在特定動作下咬人?侵犯它的領地咬人?還是生病難受了咬人?

狗狗攻擊咬人一般是這兩種性格:1.自信膽大的 2.害怕膽怯的

如果護食咬人,我們可以嘗試把食物放在手上,讓狗狗吃,建議不要用手指拿著,以免誤傷,習慣之後可以把食盆拿著給狗狗餵食,在狗狗進食時,陪在狗狗身邊,讓它習慣進食的時候旁邊有人的存在。這時候也可以伸手一邊撫摸狗狗,一邊給食盆加食物,明確讓狗狗知道主人並沒有要和它搶食物,而是給它食物,慢慢的就會改善護食的行為。

如果是玩耍咬人,狗狗可能覺得你的反應很有趣,以為你和它一樣喜歡這樣玩,這時可以不做反應,轉過身去不和它交流,或者可以稍作訓斥,讓它知道你並不喜歡這樣,這樣是不對的。

另外狗狗愛咬也有可能是幼犬長壓牙齒比較癢,可以提供一些磨牙玩具給狗狗磨牙解癢。

狗狗咬人一定有它的原因,我們需要多點耐心,仔細觀察,往正確的方向引導狗狗。


華元寵物:人寵樂活˙我們的夢想永不止步!記得關注我們喲~


華元寵物

農村有句諺語,家狗不咬新女婿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農村的一些老話和諺語都是經驗的總結,雖然事無絕對,但大概率上是這樣的。“家狗不咬新女婿”,農人自身深有體會。

農人算是半個上門女婿,媳婦家沒有男孩,岳父岳母都是地道的農村人,思想有些守舊,結婚的要求就一個,將來小孩的戶口上到媳婦家跟媳婦姓,作為新青年,深知取個媳婦不容易,這還不要彩禮,更不要“一動不動”,老久的觀念當然不是回事,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就是這樣的背景下,每次回老家,兩邊都得待上一段時間,可以說回孃家的次數比普通人要多得多。



丈母孃家養了一條土狗,農村養土狗的情況還是挺多,這狗肥頭大腦,看起來還是很兇的,第一次回去還不認識,吼了幾嗓子,丈母孃罵著說“白養你了,這咱家女婿不認識?”再後來每次回去,完全變了個樣,上來就又跳又搖尾巴,還沒進村就來路口迎接,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我養的狗。

有人說,是不是你經常回去熟悉了?有一定的道理,但外人就是外人,丈母孃家鄰居住的近,隔三差五串門,算熟悉了吧,可來一次叫一次,有時鄰居來借用點東西,這狗更加兇,大有你憑什麼拿咱家的東西!而咱們回去,每次大包小包往外拿,狗狗也乖乖在旁看著,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啊,“家狗不咬新女婿”真是一點沒錯。



都說狗通人性,從這句諺語就可看出一二,不過事無絕對,女婿們回家可不能過於大意了,家裡養有狗的,回到家得先和狗打個招呼,看看這貨反應,要是不認你,還得注意防止被狗給咬了。


農人說民俗

農村有句諺語,家狗不咬新女婿是真的嗎?

“狗不咬新女婿”在農村是有這樣的說法。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我第一次去丈母孃家,就沒被咬。剛進門的時候被它吠了幾聲,老婆和岳父他們呼喚了狗一聲,就不吠人,更不會咬人。我本來也比較喜歡狗,後來這狗還和我玩耍嬉鬧起來了。結婚後,不管我多久沒去丈母孃家,那狗只要看見我,它就搖著尾巴,跑來迎接我了,甚至跳起來和我嬉鬧。

1、狗是聰明有靈性的,還通人性

在農村,只要是主人帶進來的親友,即便是第一次進家門,狗一般都不會咬人,聰明有靈性的狗不但不咬新進家門的親友甚至有些還會和陌生人玩耍嬉鬧,但必須是主人帶進門的人。其他陌生人如果一個人進家門,很容易被咬。農村養的土狗,一般只要主人喚住狗就不會咬人的(惡狗除外)。新女婿第一次進家門,一般都有人(女兒)陪伴,家裡也有人看著狗會喚住狗是不會咬人的。新女婿經常去串門,狗還會認識新女婿,會當成家人。狗的聰明有靈性,通人性才能不要新女婿。

2、狗的嗅覺是居家畜之首

在農村,家狗跟著主人出門都是走一段路撒泡尿,狗迷路時就是靠聞著自己撒的尿味回家的。為什麼新女婿會不被咬,新女婿一般都是和女兒一起進家門的,兩人一起,新女婿有女兒身上的味道,就不會咬人。狗一般都是先走到陌生人跟前,先聞聞,再咬人的。

3、家狗為什麼會吠路人,甚至咬人?

路人陌生人從家門口過,狗肯定會吠人的,甚至咬人。家狗通人性,家狗本來就是看家護院的,狗吠陌生人是通知家裡有陌生人來了,給主人預警。如果主人喚住狗,它就不會吠人了。陌生人碰到狗吠人,千萬別跑,越跑越容易被狗咬。也不能去打狗,越打越會咬人。

在農村的家狗一般都不會咬新女婿的(惡狗除外)。新女婿第一次進門,不要怕,不要跑,不要打狗,狗在主人的面前肯定不會咬人的。


昕瑞生態

是真的,大部分情況如此,但是很難說清其中的科學道理。

先說我自己的經歷。多年前,我到第一次到丈人家,也遇到同樣的事情。本來咬人很出名的小狗汪汪對我很友好、很溫順,甚至搖著尾巴表示歡迎,還跟在身後跑來跑去。結果,大家就說了這樣類似的話。要知道,這狗前後至少咬過3-4個人,而且為此給人家打疫苗還賠了不少錢呢。

1、從科學的角度看。有人分析,是因為見家長一般是在男女雙方確定了男女朋友之後,男孩子到女方家去的時候,一般都是經常跟女方接觸,身上帶著女方的氣味,而狗狗對氣味敏感,能夠鑑別出這人與家中的少主人關係不一般。

2、從對狗人格化的角度看。有人認為,狗狗很聰明,能夠察言觀色,因為男孩子到女方家去,一般都是拿著禮品,而未來的岳父母全家人一定地熱情接待,狗狗肯定看主人顏色,肯定知道被接待的人不一般。

3、神秘主義。認為狗狗有某種特別的功能,能夠識別出哪一個是家中少主人的未來女婿。因為,有時候,男孩只是到女孩家去相親。雙方之前未曾接觸。

4、碰巧,偶然性。實際上,這種因素肯定有,就是狗狗覺得這人還和善,不必對其狂吠。

5、選擇性認可。就是大家為了總結那些雙雙對對成了的原因,是非理性的經驗,缺乏科學道理,沒有科學依據。


桃花鄉記

“家狗不咬新女婿”這句俗語頗有些神秘色彩,狗雖通人性,但對陌生人還是有警戒性的,有一種解釋說,新女婿身上有女主人的氣味也是有些道理的,但如果狗狗萬一嗅不出氣味來怎麼辦呢?

有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姑娘跟一個男孩相戀了,男孩老實本分,但家裡窮一點。姑娘把男孩的情況告訴父母后,女方父母不建議他們在一起。於是男孩跟女孩商量,想上女方家裡提親,但又怕遭到女方父母的拒絕。

女孩靈機一動說,你去吧,別忘了再備上一個燒雞腿。我家有隻大黃狗兇得很,逢人必咬,如果你能穩住大黃狗,父母那邊我會做工作的。

男孩跟女孩約好了時間,還沒到女方家門口,就看見大黃狗支起架子要叫喚,這時男孩扔了一個燒雞腿給大黃狗,大黃狗搖起尾巴安靜的爬進窩裡吃起來了。這時女孩叫出父母,說你們未來的女婿來看你們來了,但父母卻板起臉來很不高興,女孩說咱們這邊不是都說“惡犬不咬女婿客”嗎?咱家的狗認這女婿了,你們怎麼還不認啊。父母是倆老封建,看著小夥還不錯就接受了這女婿。

農村俗語“家狗不咬新女婿”雖能解釋的通,但讓一隻狗來判斷姻緣確實有點不靠譜。

【大鄉】專注農業、農村、農民,承載您的鄉土、鄉村和鄉情,歡迎關注!

大鄉

哈哈哈。

是真滴。

話說那年哥年青的時候,第一次去老岳母家,老丈人餵了一條狗,好大,好凶。聽說咬了十幾個人,都是陌生人。那天我去,老丈人摁著狗,我其實不怕狗,就大模大樣往裡走,誰知,狗沒摁住,那傢伙嗖地一下躥了出來,直撲新姑爺而來,把新姑爺嚇滴,哆嗦了一下,我練過幾年,有點功夫,嚇了一下後,就鎮靜了,站在哪裡不動。那狗一下子撲倒我懷裡,那個血盆大口,那個流著口水的舌頭,直接往臉上湊,我一陣錯愕,之後,便鎮靜了。拍了拍他滴頭,然後,然後,就成了好朋友。

我以後每次去,大黑狗就滿懷高興的迎接姑爺,哈哈哈。


惠水濟善

同感,我初中之後就南下打工了,本人小時候被狗咬過,怕狗,有時候寧可繞道也會避開上學路上的狗,有一年打工回來,那時候沒電話,家裡是那種沒門樓的鐵門,回家的時候父母不知道,也沒在家,我看到鐵門鎖起來了,就想著先把東西放家裡,順便去廚房找點吃的再去找父母,我離家的時候家裡沒有狗的,也不知道家裡什麼時候為了條狗,等我把行李扔進去,人再跳到院裡後,一轉身發現身後不知道什麼時候站了一隻狗,當時把我嚇得頭髮都豎起來了,當時也沒聽到狗的咆哮聲,就壯著膽子往裡走,狗也沒叫,後來聽父母說這隻狗已經咬了村裡好幾個人,別人都不敢私自來我家裡,現在想想,不光狗這樣,人也這樣,我兒子滿月的時候我出去的,我兒子特別難帶,特別鬧,生人不讓抱,我回家的時候兒子都一歲多了,他媽抱著他去村口接我,我伸手就把他接了過來,他也沒哭也沒鬧,你說神奇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