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線城市限購了,三四線房產的春天就來了嗎?

蔓藤的幻想

這是完全不搭邊的兩個概念。就比如你是一個豪門千金,會因為現在找門當戶對的高富帥比較難,所以就選擇找個普通人家嫁了?

一二線之所以限購,是因為外來人口過多,需求量過大,投機客較多,此舉既為穩定市場,又為防範系統性風險。這些原因不會把外來務工者擋在門外,未來該在這裡安家的還是會留下,沒打算留下的,工作再久也不會在這裡購房,所以這不存在轉換關係。

如果是以投資眼光來分析,那麼過去幾年,一二線炒完炒三四線是正常現象,但現在去炒三四線的,要麼錢多的沒處花,要麼腦子有問題。因為一二線的剛需肯定不會去三四線購房,而三四線城市當中大多數都是呈人口淨流出趨勢的,並且城區可用於新建商品住宅的土地遠遠大於一二線城市,去年這波大行情,很多三四線比一二線漲的還猛,所謂價值窪地早都被填平了,有些人均收入全國一兩百名開外的城市,房價都快趕上瀋陽西安這些新一線城市了,哪還有春天可言?

雖說不能一概而論,但極個別的綜合實力強勁、區位優勢明顯、經濟增速穩定、人口淨流入的三四線城市也有,不過這些城市只能代表自己,代表不了整個三四線,樓市行情能夠得以延續,必須有強大的基本面支撐,而不是簡單的你方唱罷我登場。以後沒有那麼多可投機的地方了,春天只能靠實力來換取,沒有雄厚的基礎和高速發展,那就換不來人才,沒有源源不斷的人才,就無法填充城市擴建的空檔,空當無法填補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庫存,庫存量大就會供大於求,所以從根本來說就失去了上漲的源動力,然而這正是很多三四線城市所存在的問題。


子夜的風

一二線城市限購,三四線城市何止春天來了!應該是來到了夏天。為什麼這麼說呢?


緊鄰限購一二線城市的三四線城市甚至縣城,成了限購城市投資客的香餑餑。現在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那些被限購的一二線城市投資者轉而瞄準了周邊市場。


因為一二線城市限購的緣故,原本有購房打算的剛需,比如那些面臨結婚的,可能也會轉向周邊的三四線城市。

不可否認三四線城市因此而迎來了一波好的房地產行情。但是等到一二線城市限購鬆綁,周邊三四線城市的行情就會轉向。


所以說三四線城市的房產來到了夏天。因為限購政策的加碼,會影響人們的預期和供求關係,也要看到秋天的到來!


許多9555

誠邀:我想說這都是國家的套路而已,首先國家三申五令說“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可為什麼一二線城市的房子溫度降下來的,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三四線城市開始熱火朝天了? 總結幾個個人觀點:

①:近年來,國家為了防止房價像90年代末的日本,開始控制一二線城市的房子,紛紛出臺各種史無前例的政策調控一二線熱點城市,讓房子迴歸平穩的居住投資屬性。這也導致了很多以前靠房產發家致富的投資客盲目了,過多熱錢而沒地投資,部分跟投向三四線城市。

②:國家政策,2016年多省出來去庫存政策,房地產庫存主要集中在三四線人口入不敷出的這種城市,國家針對三四線城市採取了“棚改貨幣”,大量的城中村開始大刀闊斧的拆建,按照平方賠房票或者錢。這之後,開發商看到了商機,這麼多拆遷的必須要買房子,所以開發商跟炒房客就一拍即合,開始哄抬房價了。去年以碧桂園,恆大為主的開發商,盈利最高。

有人說三四線城市的春天來了,個人覺得割韭菜的會有一茬又一茬。現在一二線城市慢慢開始了新一輪的搶人才大戰,因為有北上廣限制人口的關係,以西安、杭州、天津為首,對高淨值人才陸陸續續開始放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只會是旱花一現,人口老齡化嚴重、人口只出不進、後期考慮賣,還要考慮有沒有人接手的問題!地方政府除了靠房地產刺激下GDP,沒有任何實際的企業,金融。


上海商業地產李浩

一大票三四線房產的春天都快過去了,馬上冬天要來了!

看了下應該是新問題,三四線房產之前不是已經有過一輪爆發,還受到上頭表揚,去庫存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了麼?這個題目是不是來的有點晚了?

2年前問應該正合適。思維王國的觀點,三四線房產慢慢要進入冰凍期了!

1、一二線城市限購已經夠久的了,已經有鬆動跡象

一二線城市的限購可不是一年兩年了。應該已有接近3年了。近期有鬆動現象!比如史上門檻最低的“人才”引進政策;公積金貸款額度幾乎翻翻;公積金貸款大大提速。都是一二線城市鬆動的表現。聽到上頭說No了麼?沒有!說明鬆動已經被認可。

2、不少三四線城市已近去庫存尾聲,地方性調控開始出現

剛剛年初的時候三四線城市還被表揚去庫存效果顯著。不少三四線城市在過去的2年中房價實現了翻翻,通過房價的快速上漲達到了快速去化存量房的目的。

降低了三四線城市地產的系統性風險。風險通過購房者均勻的分攤了。

3、房地產進入租賃時代,無論一二線還是三四線整體上房產成交量應該會呈下降趨勢

三四線也一樣。房價目前高不高?當然高真心高!而且交易成本極其巨大。勢必極大的影響成交量。但同時房租漲的也很快,高額的房租收益使得房主的出售意圖也降低了,客觀上起到了挺房價的作用。

成交量的銳減勢必不是春天,而是寒冬!

4、三四線城市大多數人口增長乏力,相對一二線,未來或有大跌情況出現

農村城鎮人口往三四線流動,三四線的往一二線流動。近幾年不管是農村人口還是三四線都增長乏力,不少農村城鎮甚至已經開始負增長。

三四線的人口福利提早結束,對應的就是住房需求的快速減少,勢必影響到房價!


或在底部留言和我互動!!!


思維王國

一二線城市即使不限購,三四線城市的房產也會很紅火。

由於一二線城市的超高房價,普通的新購房者已經難已望其項背,但對於剛需一族來說,有自己的住房是最大的安慰,沒有辦法,只有退而求其次,在三四線城市買房。

還有一類買房群體就是為教育資源買房,這個群體大部分都是從農村出來的,還有一部分是從更小的縣城出來的。這一群體的共性是手裡小有積蓄,有能力在三四線城市買房,目的就是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第三類購房群體是因棚改而產生的,這個大家都知道。

以上三類我稱之為主動購房者,還有一類我稱之為被動購房者,這就是三四線城市周邊的廣大農村人,因為娶媳婦而買房,家裡雖然有房,但在女方眼裡,只有城市裡的房子才算是房。更詳細的原因我在以前的回答中已經介紹了,不再囉嗦。因結婚而被動買房的農村人在10年內是不會消失的,而且是個很大很大的群體,根源就在於農村適婚女性的稀缺性。

我認為,限購只是暫時抑制住了需求(包括剛需和炒房),不會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有疏通才是上策,不能把過多的資源向一二線城市傾斜,應該努力因地制宜,把每一座城市、每一個村莊都建成宜居的地方。


千辛萬苦的人生

一二線城市限購了,對三四線城市房產來說,並不意味著春 天就來了。只能說三四線城市的房產分化會越來越 嚴 重。有些三四線城市房價會 上 漲,成交量會增加,另一部分三四線城市則會進一步走向 寒 冬。

1、一二線城市限 購,對不同的三四線城市來說,意味著不同的影 響。2017年眾多的二線城市進入限 購行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幾個一線城市限 購 政 策進一步加碼,很多投資客湧向二線城市,二線城市經過兩年的上漲,很多已經房價翻 番,於是二線城市限 購 政 策陸 續出 臺。投資客進一步湧向三四線城市,導致三四線城市出現房 價增長 較 快。這一系列動向,好像對三四線城市的房產市場來說,是一個利 好。然而一二線城市的限 購,並沒有對那些人口淨流出的城市帶來實際的好處,這些三相四線城市房 價虛 漲或者停 滯,成交量更是沒有增加。 以東北地區的一些三四線城市為例,成交量和房價都沒有很大的增長。

2、三四線城市分化越來越嚴重。大部分三四線城市是地級市。大部分產業基礎比較單 一,沒有形成一線或二線城市的強大工業基礎,對人口的吸引力主要以吸引本地市下轄各縣的人口為主。而這些下轄縣,多少也有點自己的產業,同時收入不會很高。這就限制了大部分縣級的居民向主城區移動的可能。也就是說,三四線地級市本身可以提供的就業機會沒有一二線城市多,工資也沒有一二線城市高,雖然房價較一二線城市低些,但不足以引導這些城市的人口持續增長。

3、一二線城市限購條件下,開始了新一輪人才吸引制度。以西安為代表的人才延 攬政 策 ,可以說是這一波二線城市人才 爭 奪 戰的極致。試想一下,本科在讀生,拿著學生證,網上就可以自助辦理落 戶。這些年輕人,為什麼一定要回到三四線城市呢?落戶二線城市後,限 購 政 策就等同於不存在了。無論是家裡還是自己本人,都可以購買房產。這種情況下,二線城市的吸引力就比較強了。所以三線城市不一定意味著房產有利。

不同情況下,不同城市,狀況不同,但是一二線城市限購政 策的已經早就實施了,對三四線城市的影響,已經不再明顯了。倒是目前二線城市實施的吸引人才政 策,可能對三四線城 市是個不小的衝 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