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松原市為什麼會突發5.7級地震?有更大地震發生可能嗎?

王新阿寶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5月28日1時50分在吉林松原市寧江區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震中位於北緯45.27度,東經124.71度。地震造成當地普遍有感,其中松原震感強烈,長春、哈爾濱等地震感明顯。經調查,地震未造成人員傷亡,但有輕微破壞發生。

地震發生後,中國地震局在第一時間就啟動了三級應急響應,並召開了緊急會商會。

本次地震的震源機解初步結果為:矩震級Mw約5.3。斷層節面1走向=126°/傾角=59°/滑動角=-4°,節面2走向=218°/傾角=87°/滑動角=-149°,波形擬合的質心深度為12公里,初步推斷此地震為一次走滑型為主事件。

震中位於第二松花江斷裂前郭段附近,該斷裂是隱伏的晚更新世斷層,為北西-南東走向,綜合斷層面反演的區域應力場為壓應力軸北東東-南西西向,張應力軸北北西-南南東向的走滑型應力結構。

根據歷史數據,過去五年吉林松原共發生了多次有感地震,其中三級以上地震43次,3.0到3.9級23次,4.0到4.9級14次,5.0到5.9級6次,6.0級以上0次,最大地震是2013年11月23日在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發生的5.8級地震,距離本次震中89公里。


震長

2018年5月28日吉林松原5.7級地震的發生和其地震構造有關係!

在其附近還有北北東方向的扶余—肇東斷裂、北北東的長嶺—大山子斷裂、北北西的伊通河斷裂、北北東的長春—九臺斷裂等等!因此該區域,在過去五年,共發生三級以上地震43次,其中3.0到3.9級23次,4.0到4.9級14次,5.0到5.9級6次,6.0級以上0次,最大地震是2013年11月23日在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發生的5.8級地震。下圖是近五年來的歷史地震分佈圖(四級以上紅色標註,其餘地震用黃色標註)。

但是由於,該地區斷層歷史活動情況並不是特別活躍。因此,該地區雖然發生過接近6級的地震,但是後續應該不會有更大的地震尤其是7級以上的地震發生,震區的群眾不必過於驚慌。


地震博士

不要問我星星有多少,我會告訴你很多很多,但現在呆在城裡看不見了。我再沒有數星星,只是對著天空發呆。問問科學家吧!我真不知道。我只喜歡研究星星,為了看星星我研究沙塵暴、環境汙染問題,然後我想著怎樣去植樹造林。空氣質量好了才能看見星星。

悟空,專家都沒有說什麼,我們平常人更不懂。該幹什麼幹什麼。閒的沒事了就在人多的地方開展些防震演練、防風演練、防水演練、防火演練……給平常人也培訓些急救知識,心肺復甦啦。設計建築的時候就考慮好,為了大家好也為了自己好。

既然發生了就發生了,以後的事以後再說,過好平常的每一天就對了。


一起去仰望天空

不算突發,從2013年到現在幾乎就沒停過,今天的餘震也100多次了,去年7-8月份,幾乎三四天就震一次,廣場上全是帳篷,昨晚的地震我親身經歷了,住7樓閣樓,只能躲在牆角了。我感覺也是和石油開採有很大關係,國家應該仔細查查了,誰敢斷言有沒有更大地震的可能?恐怕一些磚家不能信任吧?


董朝華4

吉林松原市5月28日01時50分7.5級地震,主要太平洋板塊的活躍,形成向歐亞板塊俯衝生產推擠作用,是造成松原地區這次地震的根本原。太平洋板塊的十分活躍,可從菲律賓的馬榮火、印度尼西亞的錫納朋火山噴發足已講明。

吉林松原市雖地處於太平洋板塊和歐亞板塊的交界處,但與兩個板塊的距離還是比較遠的,未來應不會有更大的地震。


Yifan5

松原市的地震可不是突發,這幾年幾乎年年都有,至於有沒有更大型的地震發生,不是專家不好妄加評論,但是原來吉林省很少有地震,一直也不在地震帶,自從松原發現油田並大量開發以後,開始出現頻繁地震,這種巧合應需要國家相關部門重視一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