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志願選省內學校,還是省外學校好?

lucky98542

曾經我也為這個問題煩惱過,也是12年河南考生,那時候分數剛過重點線一二十分,父母在杭州,大部分同學都選擇了河南的學校,而我則猶豫在省內和杭州之間。

重點是這個分數,在省內,除了鄭大,我可以選擇一個想去的學校,可選擇性比較多,基本上一本的院校都是可以選擇的,但是如果要報考杭州的學校,我得分數也僅僅是在杭州選擇一個二本類院校,因為杭州的高校對河南二批招生的分數很高,二本的院校,河南考生必須過了一本線才能考進去,本地保護,這也無力改變。

說我最終的選擇吧,我最終選擇了出省,到杭州就讀一個二本院校。如今畢業兩年,說沒後悔當初來這邊是假的,因為來了杭州,和女朋友變成了異地,這也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其他的我並沒有後悔,大學期間去過很多次省內的各個院校,河南省內的學習風氣好的真的沒話說,就拿考研這事來說,我女朋友那時候班級裡只有少數人不選擇考研,可能只有十幾個,他們班五六十人,而我們班裡24人,考研的人只有個位數。

省外也要考慮是哪裡對哪裡吧,跟河南相比,杭州屬於東南發達一些的城市,我在這邊的社會活動比我那些在省內讀書的同學要多的多,社團活動都有的,除了社團活動外還有很多社會活動,學習之餘,我在這邊的課餘生活可選擇性大概要多一點吧,這都是跟我同學比較下得來的。但是我還是羨慕省內讀書的那些同學們,他們的同學情誼更加深厚,省外由於生活習性和語言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在校園內像家鄉人那樣關係鐵的,不多。這一點,到現在我也很羨慕,並不是說省外交不到鐵哥們,有肯定是有的,但是和省內那種畢業了全班人都不捨的情緒相比,省外的同學們大概大都是同寢室才會感到不捨吧。

我的建議是讓學生自己考慮在哪就讀,他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學習都是靠自己的,如果分數夠,自己好好斟酌;如果分數低,那就選擇省內(我是指像河南山東四川這樣的人口大省,其他地方我不瞭解)。

另外,祝你選一個心儀的學校和專業,如有錯誤的認知也希望大家可以指正,不要誤導人家。


江湖馬蹄聲聲

  每年高考後,常常有一些考生在志願學校的地域選擇上,與父母發生矛盾——孩子嚮往省外,想要走出遠門開闊視野;父母則希望孩子留在省內,畢竟就一兩個孩子,跑太遠了心裡不踏實,尤其是女孩。

  我個人觀點,是選擇省內、省外高校,須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權衡利弊。

  首先要明確一點,我國的優質高校在地域分配上是極不平衡的,尤其是985、211高校主要集中東部、北部。對於多數西部地區的孩子而言,要就讀優質名校,很可能需要到省外。我個人建議是:

  一、成績優異的孩子可以跨省就讀

  如果孩子成績優異,能夠達到211甚至985層次的院校,跨省上大學是非常值得的,尤其是中西部985、211學校相對較少的省份,父母更應該支持孩子出省。

  二、成績中下的孩子建議省內就讀

  如果孩子的成績只能上普通一、二本院校,我個人認為,最好省內就讀,尤其是地處經濟發達地區的孩子,更沒有必要跨省讀個普通一、二本院校。原因在於以下幾點:

  1.跨省就讀普通院校,與省內就讀差別不大,但顯然經濟成本會增加。

  2.考慮孩子今後就業、安家的長遠問題,就近上大學顯然會更有利。如果孩子跨省就讀,去中西部經濟欠發達省份,顯然很多父母不希望孩子在當地安家置業;如果孩子在東部發達地區讀個普通院校,說句實在話——要在這些地方安家是何等困難!筆者很多朋友,在廣州、深圳等地領著高薪,但他們依然覺得在當地買房安家只能是夢想,最後他們很多人選擇回老家縣城買房子,在廣州、深圳過著租房打工的生活。如果孩子在省內就讀,家庭根基就在本地,顯然安家置業的壓力相對會輕些,這些實實在在的問題,不是一句“跨省就讀開闊視野”所能解決的。

  

3.省內就讀有利於為孩子今後發展累積人脈資源。這一點也是我最看重的,普通一、二本、高職院校,大部分招生計劃都是面向省內,意味著在省內就讀你有很多省內的同學。而同學關係是你第一筆也是最重要的一筆財富(人脈資源),多年後這些同學中可能有XX局長、XX董事長、XX總經理,這些人脈關係對你的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而如果跨省就讀,你的人脈資源主要在省外,顯然對你的人生髮展不會有太多幫助。

  我是個現實主義者,因此我沒有鼓勵孩子一定要走出省外開闊視野的格調,我反倒認為大學畢業最終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就業、安家、發展,每個人都需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權衡利弊。個人淺見,歡迎有不同意見的朋友留言、評論交流。

  我是從事招生考試管理的教育工作者,熟悉高考志願填報和高校招生錄取的政策、規則、流程,歡迎考生家長朋友關注!


高考與教育

填報志願,選擇省內學校、省外學校都有其各自的優劣.

假如選擇省內高校的話,當時填報志願的時候,因為那些長輩們對省內高校以及相關的專業比較熟悉,所以說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會注意,不至於出現一些誤區。選擇省內高校,特別是省會城市或者是臨近的交通便捷的城市的話,回家的話就特別的方便相放,三四天,六七天長假的時候就可以方便的回家去;也是因為,離家很近,所以說在上大學的時候,基本上沒有那種身處異鄉的陌生感。


在省內高校上學的話,上學所在的城市可能有自己的一些親戚,如果是放週末節假日,可以去親戚家去玩,甚至跟著親戚一起在城市裡面逛街都是可以的。在省內高校上學的話,所在的城市可能有很多自己上初中高中時候的同學,在週末的時候,可以跟著當時比較要好的同學一起去逛街,去旅遊景點遊玩,都是可行的;甚至有的同學在上大學時候和當時上初中高中時候的異性交起了男女朋友。在本省上大學的話,放寒暑假的時候回家也是很便捷的。大學生在畢業幾年後,還是可以很方便的回到自己的母校看一看的,甚至有很多同學,就在所在的城市上班,和他們敘敘舊,也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


假如去外省上班的話,情況就很不一樣了。當時老家在陝西,但是去了廣西南寧上大學,第一個遇到的不同就是兩地的氣候差異;南寧的氣候是常年高溫多雨的,基本上,在宿舍的話基本就是穿一個,短褲,常年扇著風扇,鋪著涼蓆等等。在很遠的外省上學的話的話,週末以及節假日的時候,基本上是不回家的,只有等到寒暑假的時候才回趟家;但是回趟老家也是一件很艱辛辛苦的事情,需要去西安坐火車,坐火車需要,坐33個小時才能到達廣西南寧。在那麼遠的地方上學的話,也會感受到,少數民族那種奇異的特色。


在離家很遠的外省上,大學的話,所在的城市基本上沒有自己的親戚以及,初中高中的同學,所以說,在,週末節假日的時候,如果想出去玩的話,只能找那些自己的同學。


1927年的古董先生


等待2084553

1.看孩子自己的選擇,喜歡上哪所學校,作為家長的我們不能強迫,這樣會耽誤孩子一生的。

2.不過省內的學校離家近一些,想孩子的時候,可以去看看,省外的學校就比較遠,也很難見到孩子。

3.孩子的性格要是很內向不獨立,可以選擇孩子去省外學校,讓孩子鍛鍊鍛鍊,懂得自己一個人的時候照顧自己。

4.要是男孩子的選擇去省外學校,讓男生去開闊視野,女孩子的話還是在省內學校比較放心。

5.在外邊孩子肯定吃的不是很好,父母也會擔心孩子在外邊過得怎麼樣,會讓家長很操心孩子的。

6.讓孩子自己選擇在省內學校安穩學習,還是去省外學校鍛鍊自己的為人處世,兩條路讓孩子選。


情感交流師瑤瑤

這個問題很現實也很功利。就看家長和孩子是協商一致,還是聽取一面之詞。省內圖家近,家長孩子都方便,如果趕上節假日,省內優勢明顯。省外一般錄取都比省內錄取人數低的多,用老人的話說背井離鄉,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可從長遠的角度看,四年一晃就過去,如果能在外省考個好專業,長遠的利益遠遠大於省內,畢竟還能接觸不一樣的大學圈子,尤其是北上廣的地區,高校聯盟,優勢突出。為了今後的發展不要只圖眼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