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捨不得用孩子,孩子就越不中用

你越捨不得用孩子,孩子就越不中用

在中國,父母對孩子的關愛特別深,生怕孩子受一點傷害,總是擔心孩子吃不飽穿不暖,不放心他們自由成長。其實,這樣反而阻礙了孩子的技能和思想的發展。

家長一邊替孩子做著所有,一邊埋怨孩子什麼都不會!

有人形容現在的孩子,他們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像是溫室裡的花朵,再也經不起一點點的打擊。

是呀,現在的父母似乎都忙前忙後的為孩子做好所有的計劃跟安排,替孩子做著本該是他們自己獨立完成的事情,總覺得孩子大了到了會做的年紀就自然而然什麼都會了。

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看到更多的真實情況是很多孩子都已經是成年人了,連自己的生活都照顧不好,而這個時候家長卻開始埋怨自己的孩子怎麼這麼笨,什麼都不會。

難道真正該去反思的不應該是家長嗎?

我記得有一次去接我三年級的女兒放學,正好她們小組在打掃衛生,跟她一組的一個小女孩,打掃的比較慢,她的媽媽就一把上前衝過去拿起掃帚替小女孩做了起來,而她的女兒呆呆的站在一旁非常無奈,她的媽媽一邊打掃著還一邊埋怨著自己的孩子什麼都不會。可是,家長都替孩子做了,那麼你要孩子做什麼呢?

孩子不會幹,幹不好,幹不了,當家長的又抱怨“孩子沒用”,大概就越來越“沒用”了。所以,這樣想來,孩子真是冤枉。

父母要學會退出,過多幹涉只會毀了孩子

家長應該讓孩子從小就要養成獨立的習慣,不要干涉任何一個他們與社會、與人接觸的機會,他們自有他們處理問題的方式。

這些事情你永遠不要試圖代替孩子完成:

1、 孩子學習的時候,請你離開

許多家長習慣孩子學習的時候在一旁“作陪”,以便在孩子遇到難題的時候能夠及時的輔導,在孩子出現錯誤的時候能夠及時的糾正,一旦孩子養成家長陪在一旁的學習習慣,他們漸漸就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家長也就在無形當中剝奪了孩子自主學習的權利。

2、 孩子做家務的時候,請你離開

很多父母是不捨得孩子做家務的,總覺得讓孩子受哪怕是一點點的累都會覺得心裡不安。實際上,讓孩子適當的做一些家務正是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和自主能力,也是讓他們懂得,他們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也是家裡的主人,他們也需要為這個家庭出一份力。

在孩子做家務之前,爸爸媽媽可以適當地給一些建議,但在孩子做的時候, 就不要一直在旁邊指手畫腳,而應該讓他們獨立去完成,可以事後做一些簡單的評價。

而且,如果孩子做的是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時候,相信他們是能夠完成得很好的,千萬不要小瞧了孩子的能力哦!

3、孩子在和朋友玩耍的時候,請你離開

只要你確認了孩子是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游戲,那麼就不要一直盯在一旁,生怕他們會發生跌倒呀,打架呀之類的狀況,有家長在一旁管制,會讓孩子覺得畏手畏腳,玩得十分不盡興。

家長們應該讓孩子們盡情揮灑他們蓬勃的性情,不要干涉任何一個他們與社會、與人接觸的機會,他們自有他們處理問題的方式,這些事情你永遠不要試圖代替。

我真誠的希望各位父母,想要讓孩子能夠走得更遠,就要學會放手,學會適當的退出,成就孩子一個完整的生命形態。其實,在解放孩子的同時,也讓自己獲得解脫。最後,當埋怨孩子不中用的時候,請各位家長好好的反思一下是不是捨得用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