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總是結塊,但是添加了抗結劑的食鹽夠安全嗎?

Avril--aili

目前精製食鹽中添加的抗結劑大多是亞鐵氰化鉀和亞鐵氰化鈉,很多人聽到“氰化鉀”三個字,直接就聯想到了劇毒,而且氰化物也被認為的有毒的象徵,所以擔心這樣的鹽不安全。

但事實上,我們完全不用擔心。

既然它已經被廣泛用在食鹽中了,就必然經過嚴密的毒理學試驗,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畸、致癌等各種各樣的毒性實驗。更何況是鹽這樣必不可少的調味品,更是會謹慎對待,一定要在完全確保安全性的前提下才能夠使用。

亞鐵氰化鉀中的氰與亞鐵離子緊密結合,在動物體內不會分解產生有毒物質。國際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給亞鐵氰化鉀設定的安全上限為每千克體重0.025毫克。咱們的國家標準《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亞鐵氰化鉀在食鹽中的最大使用量為每千克0.01g(10毫克

咱們來做個算術題,用數據證明它有多安全。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人每天攝入不超過6g鹽,這樣算下來,每天吃進去的亞鐵氰化鉀為0.06毫克。
  • 如果是一個體重為50公斤的身材偏瘦的女子,每天允許攝入的安全上限為1.25(0.025*50)毫克,所以是真的很安全。
  • 如果有人說,我口味重,鹽吃得多,那我們看看同樣攝入1.25毫克的亞鐵氰化鉀,需要吃125g鹽,這怕是得齁死。關鍵是吃鹽太多沒有因為亞鐵氰化鉀引起健康問題,反而是高血壓可能找上門了。

還有人擔心這麼算著沒問題,可鹽是要放在高溫的飯菜中的,它能經受考驗,不在高溫下分解產生有害物質嗎?

還別說,這樣的擔心真的有道理。

這種物質確實會受熱分解,只不過這個分解溫度太高了,要達到400℃。這樣的溫度別說是油會著火,飯菜會糊,怕是鍋也得化了。

我們日常的烹飪,即便是溫度最高的油炸也不會超過300℃。更何況鹽又不是放在油裡炸,跟飯菜一混合估計也就還不到100℃,安全的很嘞!

假如這一通分析下來,你還覺得不安全,那沒關係。

抗結劑還有其他3種更安全的選擇:檸檬酸鐵銨、二氧化硅和硅酸鈣。安全到什麼程度呢?檸檬酸鐵銨的最大使用量為每千克0.025,二氧化硅為每千克20g(你沒看錯,就是這麼多),硅酸鈣沒有最高限量,允許企業按照生產要求適量使用。只不過它們比較貴,所以企業大多會選擇好用又便宜的亞鐵氰化鈉和亞鐵氰化鉀。

如果還是覺得不安全,那就選擇不添加抗結劑的鹽嘍,自己吃得舒服和安心最重要。

最後提醒大家,飯菜無言不香,人體無鈉不行,但是過猶不及,每天不超過6g鹽有益健康。


我是生活教練田雪,正在推廣“好好吃飯”的理念,用最簡單的211飲食法輕鬆搞定營養三餐。


生活教練田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