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市場“跌宕起伏”?政策才是決定因素

近期玉米行情

近期華北地區玉米收購價格持續小幅上漲,但由於東北臨儲玉米出庫成本較高,送糧車輛一直不是太多。

此外,華北黃淮地區連續陰雨天氣讓市場焦點轉移至小麥市場。市場普遍認為,進入6月之後,玉米價格將迎來穩步上行趨勢。

臨儲玉米拍賣情況

自臨儲玉米拍賣投放以來,玉米市場價格已經見到底部,受中間各環節因素影響,以及加工企業到貨量影響,近日市場價格出現反彈略有回升行情。

後期隨著2015年產臨儲玉米拍賣投放量的增加,玉米市場價格也將逐步向2015年產臨儲玉米拍賣底價靠攏。

目前,2018年國家臨儲玉米4月12日開拍以來,累計投放量近4450萬噸,累計成交量已超過3100萬噸。

玉米市場“跌宕起伏”?政策才是決定因素

後期臨儲玉米周度拍賣量將保持在800萬噸左右,市場供應充裕,貿易商、深加工企業參拍積極性有所下降,成交率和溢價幅度預計將逐步回落。

對於後期的玉米市場形勢,據糧食購銷實操業務資深從業人員分析,每個月2000多萬噸的臨儲玉米流入市場,即便是在6~8月份供應青黃不接的消費旺季,因為臨儲玉米拍賣,仍可保持市場可持續的呈現供過於求。

整體來看,雖然短期內臨儲玉米對價格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玉米供應缺口將會成為市場焦點。

初步預計今年東北新玉米上市時可能就是玉米價格重新走向上漲之路的開始。

轉基因玉米近況

其他方面,中國農大教授、工程院院士、玉米遺傳育種專家戴景瑞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有4個轉基因玉米正在申請安全證書,已經用前述4個轉基因性狀的玉米在科研試驗中回交轉育了20多個品種,都經過了安全評價。

玉米市場“跌宕起伏”?政策才是決定因素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獲得安全證書並不意味著可以商業化種植。此前,2009年轉基因植酸酶玉米、轉基因Bt汕優63水稻獲得安全證書後,一直未獲得有關部門的商業化種植批准。

政策才是決定因素

近期,我國終止對美國高粱“雙反”調查,截止2017/18年度,美國高粱產量高達920萬噸,中國也是美國高粱的最大買家,但高粱大麥等替代品並非全球主要的糧油貿易品種,可供進口數量有限。

除了進口市場的威脅外,玉米市場目前面臨的最大壓力來自政策。目前我國對玉米進口實施配額管理,每年進口數量有限,一旦未來玉米產不足需,那麼玉米深加工是否會重新受到壓制?進口市場是否會逐漸放開?這些都值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