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的時候為什麼不直接暗殺希特勒或日本首相來結束戰爭?

阿海158362657

原因十分簡單:希特勒死了,還有戈林和希姆萊等著繼承。而東條英機也是替天皇背鍋,殺了他也沒啥卵用。有這精力物力人力還不如上陣多殺幾個軸心廢物。

但是在1944年的德國內部還確實是有一起暗殺希特勒的行動,叫做“瓦爾基里計劃。”沒錯,就是那個把定時炸彈放揹包裡準備炸死希特勒的那個計劃……

瓦爾基里計劃

在1944年7月20日,一個裝有定時炸彈的皮包放在了希特勒在東部戰場總部“狼穴”的一個會議室中。在12時42分,炸彈爆炸,希特勒僅僅受到了輕傷,僥倖逃脫。而這場由施陶芬貝格集團策劃的暗殺行動立即震驚世界,雖然沒有成功,但是卻標誌這第三帝國的末日。

這場行動失敗後,希特勒開始了瘋狂的報復。最終有5500多名所謂的“同謀者”和反叛人士被捕,140人被迫害,其中就包括沙漠之狐隆美爾。


無獨有偶,在日本也有一起刺殺東條英機的行動。在當時的日本,殺殺首相啊,大臣啊都是很拉風的行為。當時日本內部矛盾不斷,石原莞爾的手下也在策劃一場暗殺行動;因為他們認為東條英機根本沒沒有指揮才能,成天瞎指揮讓日軍打敗仗。所以這夥人就尋思著怎麼把東條英機弄死,讓石原莞爾上臺。

(圖為東條英機)

後來石原莞爾的手下找到了一個叫做牛島的柔道高手,讓他躲在東條英機的必經之路上。牛島準備了手榴彈打算和他同歸於盡,結果廣播裡傳來了東條英機快要下臺的消息,所以他沒有行動,這也讓東條英機躲過了一劫。

而最尷尬的是,日本那場居然是因為東條英機仗打的不好而要暗殺他,就算暗殺成功了還是打仗,所以這次暗殺行動就算成功了,但依然一點作用都沒有用。


二戰段子手

二戰時期除炮火連天的戰場,隱蔽戰線的間諜戰也是如火如荼。美國的中情局就是二戰時期打出的威名,曾經組織多次刺殺希特勒的行動,但都以失敗告終。


大家一定記得碟戰大片《刺殺希特勒》吧,那就是美國軍方組織的一次策反,並刺殺希特勒的行動。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方精心策反了德國將軍馮施陶芬貝格,其領導的一群納粹德國軍官,計劃在1944年7月20日用皮箱炸彈炸死希特勒。當時身為德軍某爆炸物研究小組成員的馮伯澤拉格爾順利取得炸藥,他把炸藥裝進一個手提箱,轉交給行動成員、德軍少將赫爾穆特·施蒂夫。


馮施陶芬貝格同年7月20日,得知希特勒要在東普魯士指揮部的一間會議室裡,回見其軍事顧問,便把裝有炸藥的手提箱放進了那間會議室裡,準備在那裡炸死希特勒。不料,一名軍官把手提箱移至橡木會議桌的一根桌腿後。炸藥雖然爆炸了,但堅固的橡木桌腿救了希特勒,使其逃過一劫,行動失敗。


這次刺殺行動失敗後,大部分參與者相繼遭處決。只有馮伯澤拉格爾倖存下來。 因為他並未直接參與行動,按照計劃,一旦希特勒被炸身亡,馮伯澤拉格爾將率領一支由1000多人組成的隊伍,從東線戰場返回德國,拿下首都柏林。但他沒能獲得這一機會。

被捕的刺殺行動參與者,誰也沒有供出馮伯澤拉格爾的名字,馮伯澤拉格爾在行動中的角色也一直沒有被發現。直至二戰結束。曾參與1944年手提箱炸彈刺殺納粹頭目希特勒行動的德國陸軍前少校菲利普·馮伯澤拉格爾於2008年5月1日晚辭世。

這只是眾多的刺殺希特勒行動的一次,為刺殺希特勒盟軍組織了多次行動,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最終都未取得成功。


無奈且向上

“擒賊先擒王”的戰術在現代戰爭中已經不能簡單的套用了。

中國古代有“擒賊先擒王”的兵法策略。一支部隊的“王”被擒,這支部隊基本上就投降8。一個國家的國王被挾持,這個國家基本上就會臣服。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因為古代的部隊或者武裝集團都是忠於君王一人,視君王為自己的衣食父母。在現在戰爭中,部隊是忠於一個階級或者一個利益團體的,一個體的生死對軍隊來說,造成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即使刺殺一個希特勒或者日本首相還會有下一個獨裁者出現。

黨衛軍

二戰中,德國納粹和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有個國內社會危機的轉移和當權階級對利益的訴求等多個方面。在戰爭的初期,德國和日本都是戰勝國,在以付出極小的代價攫取了許多誘人的利益。具體如下:德國在27天內征服波蘭,1天內征服丹麥,23天內征服挪威,5天內征服荷蘭,18天內征服比利時,39天內征服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日本以幾乎零傷亡、零抵抗、零消耗的代價佔領了東三省。面對如此誘人的“蛋糕”,無論是當時的當權階級還是普通民眾,戰爭都不會輕易停止。因為貪婪的慾望本性不僅適用於個體,一個集團也是一樣的。

狼穴

戰時刺殺一國的元首,其難度不亞於海底撈針。

據說希特勒的一生遭遇了50多次的暗殺,其中有記載的是28次。但是我們知道沒有一次的暗殺成功。在戰時想要刺殺一個高級指揮員都是難上難得事情,更何況刺殺一個國家的元首,簡直就是難於上青天。死神距離希特勒最近的兩次,一次是1938年,當時一部分德軍的高級將領由於不滿希特勒的侵略政策,計劃逮捕希特勒發動政變。其中包括陸軍總司令溫柏魯奇澤將軍、總參謀長赫爾達將軍、柏林的守軍總司令、柏林警察局長等人。計劃1938年9月14日下午8時,逮捕希特勒。但是就在計劃逮捕四個小時前得知,英國、法國同意了德國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計劃,希特勒成了民族英雄,德軍高級將領們失去了逮捕希特勒的輿論基礎。

希特勒和愛娃

1945年的時局,暗殺希特勒或許真的可以結束戰爭。

1945年的德國已經到了奄奄一息的狀態,希特勒試圖做最後的垂死掙扎。這時候蘇軍已經反攻到了柏林城下,特別是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後,德軍大勢已去。面對這樣的狀態,德軍的許多高級將領都清楚的意識到:德軍的失敗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刺殺希特勒

美英的情報小組,通過和德軍的一些高級將領聯繫,成功的拉攏和策反了德軍的一批高級將領。他們試圖暗殺希特勒,奪取政權從而和盟軍達成有條件的投降,避免德國走向全面的戰敗。這就是著名的“7.20密謀案“,一部分德軍將領企圖用定時炸彈炸死希特勒,從而達成目的。結果希特勒只是受到輕傷,一大批高級將領牽涉其中,包括隆美爾元帥和克魯格元帥都被迫服毒自殺。

如果“7.20行動”成功實施,那麼或許真的可以結束戰爭。


小彈殼001

羅馬帝國的奠基者凱撒說過,在戰爭中,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可以決定大事。比如1914年6月一名塞爾維亞青年暗殺了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而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942年5月,英國間諜成功暗殺了納粹德國黨衛軍首領萊因哈德·海德里希,惱羞成怒的德國蓋世太保開始了捷克斯洛伐克民眾大屠殺。當時的各國情報組織和特別行動隊就是在那時孕育而生,要說最野蠻、最陰毒的暗殺要數日本了。

圖為1939年希特勒和納粹要員的孩子們慶祝自己50歲生日。

在二戰爆發之前,日本已經有了100多個法西期組織,他們公然煽動民眾和軍隊,激化國際社會矛盾,推行對外侵略的思想,誰敢阻攔就會被殺,在二戰前日本被暗殺了3名首相,其中日本第27任首相浜口雄幸於1931年在東京車站被刺殺身亡;日本第29任首相犬養毅於1932年在自己官邸被殺;第30任首相齋藤實在1936年日本兵變中被暗殺,至此日本和平派和保守派基本被肅清,軍國主義分子開始掌權日本。

圖為1939年,納粹德國總理府。

好,回答問題,二戰時為什麼不直接暗殺日本首相來結束戰爭?軍國分子掌權後的日本二戰時間從1939年到1945年短短7年間,日本共換了10任首相,平均每任首相的時間一年都不到,換人速度太快,這些人要麼是軍國分子要麼是傀儡,殺與不殺都沒用,反正過段時間就換人了。

圖為1940年凱旋的希特勒在法國貢比涅森林中,進入一戰結束時德軍簽署投降書的列車車廂,準備接受法國的投降。

德國的領袖可一直都是希特勒,一直沒換過,而且希特勒在德國具有崇高的威望,被稱為元首崇拜,所以暗殺希特勒是打擊德國非常有效的方法,據記載希特勒從1932年當德國總理到他死亡被刺殺次數超過42次,槍殺、爆炸、下毒等太多了,以至於希特勒不管什麼行程安排都會遲到,坐飛機也是在起飛前幾分鐘是否出行,希特勒自己解釋說:唯一預防暗殺的措施就是沒有規律的生活。

圖為希特勒接受歡呼的民眾。

出行時的希特勒外衣穿著防彈衣,戴的帽子是用鋼板加固的,身邊的隨行人員只能用龐大來形容,黨衛隊、護衛隊、保安隊、私人醫生、還有手持機關槍隨時準備射擊的士兵,把希特勒裡三層外三層包圍在中間,座駕是一部笨重的奔弛轎車,裝有4.5cm厚的多層玻璃和3.8cm厚的裝甲板,希特勒出行會帶私人廚師,每次廚師做好飯菜先由私人醫生品嚐,雖然經歷過多次被暗殺,但是希特勒命真的很大,都活了過來。


圖文繪歷史

首先說德國,其實德國國內對於刺殺希特勒阻止戰爭是一直有很多行動的,早在德軍進攻法國時,一些德軍軍官就有趁希特勒視察部隊時控制住希特勒阻止德國開戰的計劃,但最終由於希特勒改變行程而行動失敗 。

此外最為著名的德軍軍官施陶芬貝格,就曾策劃了數次針對希特勒的刺殺,首先是意圖通過炸彈炸燬其座機來幹掉希特勒,另一次就是更著名的720事件,直接在希特勒的會議室安裝炸彈來刺殺。但是同樣由於一些陰差陽錯,最終行動失敗,施陶芬貝格也被捕處決。

而其實德國當時的情況要比日本好,德國國內隨著戰爭的進程逐漸有很多軍官開始反戰,來保證德國的未來。而在720事件中,施陶芬貝格已經組織了很多德軍高級軍官意圖政變,但是在刺殺發生後的黃金時間內他們沒能把握住時機,沒有控制住宣傳部門、軍隊等,最終這一線生機也被浪費掉。而如果刺殺希特勒,納粹的影響力會大衛衰減,而雖然有狂熱的黨衛軍的存在,但是其實力畢竟有限,國防軍的將領們完全可以憑藉國防軍的實力獲得德國的主要權力,進而改變德國在二戰中的前進方向。

而日本就不同了,日本首相和軍隊的大本營聯繫很深,已經發展成了軍政府,日本天皇為首腦,而政府和軍隊的權力已經被牢牢把握在了這些軍人手中,即使是刺殺這些政要,也無法起到任何改變性的作用,新上臺的政府要員依然會繼續推行日本軍部的戰爭計劃。比如在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大本營甚至提出了一億玉碎計劃,意圖讓日本平民上戰場,根本不顧日本人民的死活。


僱傭兵

第一,先強調一個關鍵問題,日本在二戰期間最大的戰爭販子是天皇,是天皇,是天皇,首相僅僅是為其承擔了責任而已。第二,不論當時德國還是日本,任何政治領袖的死亡,都不會阻礙他們繼續擴張的道路。有句老話說,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二戰時期的希特勒和日本天皇等戰犯,雖然談不上是英雄,但是用這句話去註解他們的作用和二戰期間詭譎的形勢,我認為是合適的。

先來談談什麼是戰爭?戰爭除了表象的激烈廝殺以外,其本質還是利益的激烈火拼。不管是德國亦或者日本,在二戰前期,整個國家和他們的國民都從這場戰爭當中獲得了非常大的利益。發起戰爭的政客,只是打開了國民獲得利益的水龍頭。但當這種獲利的慾望變成汪洋大海的時候,任何統治者都已經無力關閉這個水龍頭了。



日本和德國,通過發起戰爭獲得了什麼利益呢?我們可以從大眾和少數精英兩個方面去回顧。我們知道,在二戰前,德國和日本都經歷過較大的經濟危機,特別是日本還發生了關東大地震,可以說兩個國家的民眾都掙扎在溫飽線的邊緣。百姓窮困,則國家財政必然捉襟見肘。財政捉襟見肘,則必然無力扶持可憐老百姓的基本生活。百姓無法維持自身基本生活,則國家必然充滿動盪。自己無力生產蛋糕,又不能活活餓死,所以通過發動戰爭去搶別人碗裡的饃饃,就成了這兩個國家必然的選擇。



事實也確實如此,國家全面啟動戰爭機器後,不論是前方的徵兵,還是後方的後勤工業,都產生了許多就業機會,甚至可以說,老百姓的飯碗已經全部捆綁在了法西斯這輛戰車上。雖然在咱們這些飽受欺凌、遭受苦難的人民眼中,他們所賺的每一分錢都充滿了血腥和銅臭。但在人類貪婪自私的本源面前,這些人因為生活品質的改善,勢必會成為戰爭最堅定的支持者。



普通大眾尚且如此,更不用說上層的政商精英。戰爭為他們帶來的回報,遠遠超過了普通民眾獲得的好處。通過戰爭,這些人收穫了廣闊的市場,豐富的資源,充足的訂單和崇高的人氣。財富急劇膨脹,權力急劇提升,地位日益鞏固。當戰爭帶來的好處遠遠大於其成本時,這些人絕不會允許任何人私自停止戰爭。

當然,有識之士還是有的。像德國發動刺殺希特勒的軍官和日本民主化的政黨。但是他們的力量與充斥著狂熱氛圍的整個民族相比,實在是太脆弱了。最後法西斯這輛承載著人類貪慾的戰車,就此失去了控制,衝向了車毀人亡的必然結局。可以說,二戰與其說是整個世界之觴,倒不如說是上帝為人類貪婪的慾望,敲響的一次警鐘。

我是臨淵觀沉浮,致力於通過人性的溫暖講好歷史的故事,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魚淵觀沉浮

謝謝!你的這個題目很搞笑,你以為戰爭是少兒時代的過加加嗎?或是看抗日神劇太多了,哈哈,我回答一下,希特勒作為德國總理,他所建立起一整套的第三帝國納碎體系有著廣大的民意基礎。當時的民調顯示選擇希特勒是德國的正確選擇,鍋水東引當時的紅色政權蘇聯是被認為偉大的創舉,是被認為強大德國的必須之戰!在當時的德國是一種主流觀點,當然,控制媒體也是其中之一,這證明它的政權是成熟的,不然,德·國如何動員全部力量閃電戰兵臨莫斯科城下,發動二次世界大戰。要暗殺希魔談何容易?他的黨衛軍他的秘密警察可不是擺設的,有一部電影刺殺希特勒,就講述了這樣一個內容,其結局十分悲慘,涉及了1個元帥,二個上將,眾多軍官慘遭不幸。日本,對比德國有過之而無不及,也是打著冠免堂堂的大和興盛的論調,神化天皇政權,奴役亞洲,妄想稱霸世界,東條英機拋出一套論調得到神權天皇首肯,加深了全日本的擁護,征服世界首先征服亞洲,征服亞洲必須征服中國,征服中國必須征服滿蒙!可見,要暗殺東條就是挑戰天皇,這在當時的日本是大逆之道!


煮酒論英雄89

二戰後期,1944年的“瓦爾基里計劃”就是針對希特勒的暗殺,其目標是幹掉納粹首腦希特勒並且武裝政變建立政府,和英美求和。

但是作為戰爭策源地,德國不可能什麼都不失去就和談,瓦爾基里計劃失敗,但是即使成功了也至少需要完全清除和控制納粹的高層才能和談,以納粹為替罪羊至少可以和英美談條件——但是即使計劃成功,德國的軍隊依然要在東線死磕蘇聯,無論從蘇德戰爭的仇恨上還是從毛子們睚眥必報的性格上,還是毛子打算控制整個東歐和中歐的慾望上戰爭都不可能在德國無條件投降之前停止,所以即使暗殺了希特勒控制了政府,頂多是英美方面主導德國的投降而已。

而日本就更不可能了,東條、鈴木、阿南、板垣、豐田、天皇等人根本不是殺了誰就能投降的。

日本人的軍國主義洗腦已經到了極致,“國民義勇隊”和“神風特攻隊”已經出現——這已經不是一個國家的正常狀態了——只有絕對的勝利才能讓日本屈服——日本的所有高層都擔心一旦無條件投降主要策劃人必將受到審判所以極力將戰爭進行下去,在蘇聯出兵和原子彈投下後才終於接受命運,這種情況下還是有軍人打算政變從而繼續戰爭——你和一個瘋狂而野蠻的國家無法講道理只能講實力。

戰爭是一個國家所有人的責任,並非因某一個人而起。

珍愛和平,遠離戰爭。


養倉鼠的哈士奇

回答此問題,一句話可以給出答案,沒有那樣的能力!


直接暗殺首相結束戰爭,一個首相你是隨便能殺了的嗎?真是笑話,就算殺了首相,戰爭能結束嗎?那也是異想天開!


希特勒的總統安保措施及警衛設施,就是今天如果沒有電子設備,至今世界各總統的總統安保部是跟不上,從總統府門到他的辦公桌前最少有超過370名黨衛軍衛士,精秘設置了最少16道門衛,且都是鋼板彈簧夾道門,第一道門真的失守,後邊的門全部自動關閉,門道整個為防彈鑄鋼製造,希特勒的辦公室、會議室、臥室全修有多條地道,裝備級別更高,設施更全。既就是現在的核武器也無能為力!如何能暗殺成功?日本的安保措施具體本人不知,希特勒知道的多些。


二戰時,美國人不想暗殺希特勒嗎?蘇聯人不想嗎?同盟國那個不想?美國的中情局是幹什麼的?蘇聯的間諜、暗殺本領可比中情局的“特工"的技術高明多了!起什麼作用?兩國先後派出幾波"特工",成功了嗎?都是以失敗而告終!


希特勒如果不是二戰慘敗自殺,想要暗殺他,簡直是白日做夢!不可能!也絕對辦不到!


美元179402171

二戰後期,德國軍隊高層都知道這場戰爭,沒有結局,戰爭勝利也是不可能的,因為美國已經向德國宣戰。特別是對蘇開展之後,一開始時取得了較大勝利,但是,很多元帥和將軍都敏感到蘇軍的戰鬥力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弱,且戰線拉得太長後勤補給跟不上。因此德軍高層就出現了不同意見,甚至反對希特勒對蘇開戰。而希特勒也因此撤銷了幾位將軍的職務。希特勒的專橫跋扈一意孤行激怒了很多軍官,隨後也就有了刺殺希特勒的計劃。第一次還沒有實施,計劃就洩露了,還牽連到沙漠之狐隆美爾,其實隆美爾並不同意暗殺希特勒。第二次是蘇軍反攻後,德軍慘敗,且蘇軍已經逼近德國本土,而盟軍也成功在諾曼底登陸且勢不可擋的向前推進。縱觀勢局德軍敗局已定,一些中級軍官實施了二次暗殺行動。可惜,只造成希特勒受輕傷。也因此使得德軍後面的作戰計劃出現了混亂局面。

東條英機上臺是日本極右翼軍國主義狂熱分子推上去的,也確實是天皇裕仁人同意的。在中途島之戰失敗後,確實有人反對東條的專橫跋扈和不切實際的狂妄風格。只可惜,暗殺計劃還沒有實施,東條英機就下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