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麒派二代傳人都有誰?藝術特色有什麼不同?

無意蟬鳴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動念已先知”每每聽到這兩句唱腔,便不由自主的想起周信芳先生,雖然大獅我主攻奚派,但對麒派藝術也喜歡的不得了。借題主的問,簡單說說麒派傳人。

麒派二代傳人之中,首屈一指者當屬趙麟童老先生,可惜老爺子前些日子仙逝了。小王桂卿也是麒派傳人中的大拿,可惜仙逝的更早。另外李如春先生也佔一絕,可惜走的更早。目前應該張信忠還健在,但多少年前就不唱了。說實在的,麒派二代傳人基本都沒有了。三代之中倒是有幾位名氣不小,名氣最大的當屬陳少雲先生,其次是裴永傑。

縱觀麒派之人,能得其精華的越來越少,雖然有第四代傳人已經登臺,但那種感覺真不比了老一輩。

另外多說幾句題外話,很多人喜歡麒派是周信芳那種特殊啞嗓,甚至有人說不是啞嗓的就不是麒派,這話可就大錯特錯了。其實周信芳原先嗓子亮的很,可惜後來因為身體原因,導致了嗓子失啞,從此給人一種特殊的啞嗓。現在很多人學麒派,故意用那種啞嗓,這是不對了,好好的一副嗓子,該咋唱就咋唱,你學的是麒派精髓不是啞嗓。這點陳少雲就曾經說過,自己的徒弟很多模仿啞嗓,他多次十分生氣的數落過徒弟。


大獅

麒派二代優秀傳人有很多,小王桂卿,趙麟童,王少樓,張信忠,李如春,李桐森,朱文虎等等。

每個人的藝術特點也非常鮮明,極具個人特色。本身周信芳大師的嗓音條件也是與眾不同的,別人想學周大師,也只能徒有其表,不得神韻。

學麒派要學習麒派的內在,學習周大師在刻化人物時的細節手法。一味的的追求麒派嗓音實實的不可取。

京劇麒派藝術是非常完整的藝術,不僅僅在唱腔,在做工,舞臺呈現等等諸多方面都非常有特色。這也是為什麼麒派一直擁有大量觀眾的原因!

二代弟子中筆者首推小王桂卿,他將自己的特點很好的融入於麒派中,深的麒派韻味!也極具個人特色。


戲苑奇葩

麒派(麒麟童)創始人周信信芳先生的弟子應該是:陳鶴峰、高百歲、李桐森、李如春、徐鴻培、孫鵬志、達子紅⋯60年代收了張信忠、朱文虎。解放前就有麟派八"八大弟子"或"十大弟子"之說。但來能全記,這其中有一位叫潘鼎新的,解放前上海和沿長江一帶走紅,後常駐四川萬縣地區(現重慶萬州),一般老看客認為他也是周先生的弟子,其實不然,潘鼎新可能在全國不很有名,可提起乃父那是大名鼎鼎的潘月樵。潘鼎新宗麒派切精道,他曾向周信芳學戲,但他論輩分是和周同輩的因周曾向其父潘月樵學過戲,應是以師以友的關係。潘月樵嫡孫叫潘龍驤是陳少雲的師兄弟。


發啟五半齋主

麒派傳人民國期間就有十大弟子,首推高百歲,趙還掛不上號.解放後李少春.李和曾.徐敏初.明毓坤.五六年都拜在周的名下.電影泰斗也要叩頭拜周.周連忙扶起金山.忙稱.不敢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