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俄羅斯流亡人士、寡頭、前特工扎堆英國?

手機用戶84329005273

在3月發生的“毒殺門”事件後,俄羅斯與英國關係降至冰點,而西方陣營也開始對俄羅斯進行圍剿。從2006年至2013年,因為多名俄羅斯流亡人士、前特工在英國遇害,英俄兩國交惡不斷,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俄羅斯流亡人士都喜歡扎堆英國?

從歷史上來看,倫敦是世界各國精英和富豪移居的目的地之一,在上世紀90年代,因為俄羅斯的混亂,有人瞬間暴富,而倫敦就是他們的安全港。

相對於其他歐洲國家,英國“入門”簡單,只要購買價值超過一百萬英鎊的公債,就可以獲得永久居留權和英國國籍,並且英國的許多私立貴族學校有利於他們的子女教育,而作為有著殖民歷史的英國對移民的態度更為開放,文化也更為多元化。

而英國給其他國家異見人士的提供庇護的政策也很寬鬆,在過去幾年裡,英國給予大批普京的批評者提供了政治庇護,而俄羅斯人也十分受英國人歡迎,主要就是因為“錢”,不少俄羅斯商人的財產來路不明,為了保護財產,他們將財產轉移到英國,意圖使財產合法化,而為了迎合這些俄羅斯商人的需求,各種會計師、律師、管家隨之出現為他們進行專項服務,而這裡最大的“服務商”,則是英國政府。為了讓俄羅斯富豪的錢能夠持續流入英國,英國多達三成的律師靠服務這些富豪賺錢,而這些人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英國的“模範公民”。

而至於那些擁有複雜政治背景的人,對於英國來說價值更大,英國一向把俄羅斯的流亡勢力看作是遏制俄羅斯的一張牌,英國也經常批評俄羅斯的人權紀錄,認為俄羅斯缺乏民主和人權的環境,那些流亡俄羅斯的特工,因為他們熟悉俄羅斯國內的政治生態環境,熟悉俄羅斯政府的內外運行機制,對於滲透破壞俄羅斯的作用非常強。而這些,則是英國喜歡收留這些人的原因所在。


環球網

英國作為大英帝國的中心,直到今天都是世界各國,尤其是英聯邦各國少有的“避難所”和移居目的地。從很早開始英國就開始接待了來自美國的銀行家、阿拉伯的酋長、日本買遍全球的資本家以及在俄羅斯的寡頭、政客、特工。

在歷史上,不同國家形形色色的人口流動,尤其是與政府有著深刻關係的人口流動則會給英國帶來非常豐富的情報。英國作為美國與蘇聯或者俄羅斯對抗的“前沿陣地”,英國急需蘇聯或者俄羅斯的情報,因為很多的情報直接決定著美國等西方國家對蘇聯或者俄羅斯採取何種政策。因此英國會不予餘力的策反、接受在俄羅斯情報人員及有影響力的政客及寡頭。

英國政府接受俄羅斯政治異見人士另一層考量是為以後干預俄羅斯政府提供一個藉口,可以看作是一張與俄羅斯討價還價的王牌。一直以來英國都抨擊俄羅斯缺乏人權、法制和民主,而這些俄羅斯政治異見人士就是最好的例證。至於策反、接受的俄羅斯前情報人員,由於這些情報人員熟悉俄羅斯國內政治生態環境,熟悉俄羅斯聯邦情報部門的內外運行機制,就會很容易完成對俄羅斯情報部門的滲透,甚至可以打擊俄羅斯對內對外的情報網。

但隨著英國陷入脫歐的泥潭,再加上英國議會在其中的“強加干涉”,英國政治、經濟在未來的不確定性加大。再加上近期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造成大批的俄羅斯寡頭開始轉移資產,作為現在非常缺錢的英國政府而言,必然不會放棄。而且現在的英國已經形成一套促進俄羅斯寡頭在英國安家的“潛規則”。僅2012年,俄羅斯寡頭就向英國保守黨提供了不少於400萬英鎊的政治獻金。這些俄羅斯寡頭給英國的很多高端行業提供了充足的資金。

所以在政治及經濟的雙層推動下,英國對俄羅斯的政客、寡頭、情報人員大開方便之門。


昨思今明未武



英國因頻頻使用政治制衡手段被稱為“攪屎棍”,這種政治決策使得其通過收納各國異見流亡人士,來達到在外交領域佔據優勢和制衡的目的。當然也並不是白白收納這些人,與此同時英國也設置了投資金額門檻來獲取在英資格,在利用這些人的同時也不忘撈上一筆,這也就是為什麼英國成為這些人庇護的天堂。

英國一直是遊離於大陸外的島國,與歐洲的關係若即若離。自18世紀後,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使得英國不得不更加深入同歐洲的關係當中來。而通過18-19世紀歐洲的紛爭,令英國逐漸總結出一套大陸制衡理論,既團結弱勢一方打擊強勢一方,使得歐洲不存在絕對霸權。之後的“光榮孤立”政策更是將其利用的爐火純青,甚至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自二戰後,丘吉爾基於大陸均衡理論,為避免前蘇聯在歐洲獨大而發表的“鐵幕”演說,直接導致了美蘇對抗冷戰的形成。20世紀50-80年代,由於各國殖民地掀起獨立浪潮,英國喪失了龐大的殖民遺產而實力大幅下降,使得其不得不倒向美國的西方陣營以保持存在。儘管前蘇聯解體後鬆了一口氣,但普京上臺後俄羅斯保持強勢又刺激了英國人的神經,所以自古的大陸制衡政策是流亡人士雲集英國的根本原因。




基於這種原因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自冷戰開始,英國就對前蘇聯/俄羅斯的流亡人士張開雙臂。完全是出於對俄政治需要。在英國的俄羅斯流亡人士大體分為四種人:被普京制裁的金融寡頭、前蘇聯/俄羅斯叛逃特工、俄羅斯異見民權人士和俄羅斯國內分裂分子。

自前蘇聯解體後,國有企業私有化使得部分擁有人際關係與職權的精明商人賺的盆滿缽滿從而成為寡頭。這些人在獲取大量金錢的同時開始干涉政治,直接影響俄羅斯的發展。自普京上臺後,對干涉俄羅斯政治的寡頭進行強力打擊,這使得寡頭們開始紛紛轉移資產向海外逃離。由於英國居住權的門檻只有上百萬英鎊,所以對於這些富可敵國的寡頭不過是九牛之一毛的保護費而已。而移居到英國的寡頭在英國政府的默許利用下也成為抨擊俄羅斯政治的有效手段。



前蘇聯時期出於意識形態對立情報蒐集需要,不少情報人員作為外交人員被派往西方世界或第三世界國家負責情報蒐集,與此同時也就不免發生情報領域的激烈碰撞。在這場無聲無息的間諜戰中,有相當一部分外交與情報人員出於對西方世界嚮往與前蘇聯的反感而選擇叛逃,英國也相應的對其進行保護以換取相關情報信息。前蘇聯解體後初期,俄羅斯由於嚴重的經濟衰退使得不少情報人員喪失經濟來源或意識形態崩塌,為了確保生存,一部分不得不選擇成為雙料間諜以自保。當然也有一部分是因自身原因被開除後懷恨在心。所以這些人對於英國來說還是有利用價值。

至於異見人士與分裂分子通常選擇以政治避難的方式前往英國,而英國政府也深知其利用價值,所以一拍即合。

所以英國接納俄羅斯的這些人,並不是出於好心,而是出於其地位、財富、情報、利用價值才換取相應的庇護而已。就在1月31日英國頒佈不明財產超過5萬的凍結財產的涉貪法案後,對於在英從事不當產業的俄羅斯寡頭無疑是晴天霹靂,所以他們紛紛給普京打電話要求回俄。由此不難看出,英國對於他們來說也許並不是天堂。


馬克觀察

因為英國政治環境,人文態度,經濟政策對各國異見人士具有吸引力。同樣對俄羅斯不同政見者叛國者也具有吸引力。具體說來:

第一,英國的政治環境為其他意識形態不同國家的“持不同政見者”提供政治庇護。


凡不是英國的盟國,凡是與美國英國不對付的國家,如果有公民反對政府,那麼英國或明或暗支持,加強聯繫。如果這個國家執政黨反對勢力不能在其國內生存,英國就提供政治庇護。因為這些人是英國操控其他國家政治的工具。所以俄羅斯的政治流亡人士,選擇定居英國。

第二,英國經濟政策是貪汙犯罪分子的天堂。

因為英國規定凡是能夠在英國有100萬英鎊的存款的大款,就可以加入英國國籍。不論你的錢從何而來,只要有 100萬英鎊就可以。所以俄羅斯私有化進程中,私自吞佔國有資產的經濟寡頭,當他們試圖控制國家政權的時候,受到國內的打擊,就紛紛移居英國,加入英國國籍,接受英國各種法律、教育、養老的服務。

第三,前特工是雙面間諜,因為為英國提供了大量的情報。他在俄羅斯審判後,又移居英國安度晚年。不幸的是這個雙面間諜移居八年之後中毒。其中必有蹊蹺。也許是他自身沒有利用價值了,養著勞民傷財,可以結束他的生命,而且可以給俄羅斯製造麻煩。其他特工移居英國都是行為是英國的雙面間諜。


錦繡中華一捧土




因為最近的俄羅斯變節者在英國被殺才又讓人重新注意到這個現象。其實俄羅斯的間諜也好,流亡人士和被俄羅斯懲處的金融犯罪嫌疑人也罷,早在東西方冷戰時期就已經開始了。如果大家留心歷史上東西方之間的間諜大案,極其由此編成的好萊塢大戲就可以查到蹤跡。就我來看,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

1.英國傳統上作為歐美等西方國家對抗前蘇聯的前緣陣地,以及英國本身在情報處理,間諜策反和派送的實力的相對深厚。導致俄羅斯人,無論官方和民間對英國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相對美國而言,儘管美國綜合實力強大,似乎美國都居於二線或幕後操作英國這個鐵桿盟友來實現自己的目的,讓俄羅斯人對美國有一種“耳聞但不能目睹”的感覺。

2.地緣與俄羅斯的接近。俄羅斯與英國同屬歐洲,相對與美國而言,地處歐洲的英國對於有意要出走的俄羅斯人來說更加便利和及時到達。

3.英國的移民政策對包括俄羅斯人在內的所有歐洲人的相對寬鬆,特別是對於英國有益的俄羅斯情報間諜變節者,有身家的金融寡頭等等。這就是為什麼在英國,甚至同屬英聯邦國家的加拿大等國家有這麼多的俄羅斯移民。倒是美國讓人覺得俄羅斯人少很多。這是我在這三個地方實地真實感受到的現象,比如說在英國,加拿大的酒店,酒吧,賭場等,遇到一些說英文口音很重的工作人員,瞭解一下,很多都是俄羅斯移民!。想想這也許與美國的移民政策不太願意接受俄羅斯移民,加上“山高地遠”的緣故吧!

結果就是一旦一個地方聚集了俄羅斯人,一定會有一傳十,十傳百的現象發生。後續要出走俄羅斯的人就會一窩蜂的往同個地方走,扎堆了。可以想象得到,不是嗎?


二哥無天敵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換一種思維來分析:

首先,誰跟俄羅斯過不去,誰就會對俄羅斯的這些個關鍵人物提供必要的移民和庇護。這就和俄羅斯對美國的斯諾頓提供政治庇護一個道理。而面對俄羅斯,英國人是發自骨子裡的恨,要不是當時的前蘇聯,日不落帝國估計還會維持多年。所以不管是從之前,還是今年三月份的“間諜門”事件,英國人對於俄羅斯都是恨不得直接把它給滅了!



其次,英國的移民政策也的確鬆散。只要買了英國100萬的公債,你就可以拿到英國的綠卡和永久居住權。這對於那些俄羅斯的富豪來說簡直是太容易了。就更不要說那些前特工了,他們能夠給英國人帶來的價值可比那些富豪們多的多!


所以不管是對俄羅斯的仇恨還是自己的移民政策,英國都會是俄羅斯各方人員扎堆前往的地方!因為這就是一個你情我願的買賣!


大國雄風



英國人覺得東正教不是上帝保佑的信仰,韃靼人穿上俄羅斯人皮,上帝之鞭帶來黑死病記憶猶新,數百年來戰爭不斷,冷戰不斷。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美國是領頭羊,英國人充當護法的角色,從冷戰以來一直到新冷戰開始,美國人想怎麼做,英國人一定會照著說照著做。



俄羅斯擁有同等數量級的核武器,可以讓美國人從地球消失,同樣美國人也時時刻刻想滅了俄羅斯,英國人嫁雞隨雞 ,嫁狗隨狗。

英國與俄羅斯數百年的積怨變成了矛盾重重,前不久的俄羅斯前間諜事件,英國人一口咬定是普京乾的,整個歐洲,整個北約都不約而同,沒有任何理由,也沒有任何過硬的證據。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流亡與逃亡到敵國政客及富豪獲得了真朋友待遇,倫敦作為僅次於紐約的世界金融中心,擁有全球最便捷金融服務平臺,擁有世界強大金融工具,他們可以安全的將自己的財產轉移,而不用擔心莫斯科的引渡和凍結。


唐俊龍55398571

俄羅斯有許多流亡人士,寡頭,前特工都喜歡扎堆在英國,其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人經過了許多年的努力,都想得到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有一個安詳的晚年,而在英國他們會覺得這裡的生活更加舒適,安寧祥和,更加的安全,這些都是這些人喜歡留下來的主要原因。

俄羅斯的最吸人,在經過了許多事情之後,早就不想對於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進行顧問了,不願意參加世界上的任何事情,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已經做得太多,而這些人中大多數都是自私自利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很好的休息,可以在晚年的時候都希望有一個更好的結果。

他們之中有許多人都出賣了自己的國家,然後到了異國他鄉,但是他們依然害怕著自己的安全,受到騷擾,甚至於得不到保障,自己的安全一旦受到威脅,那什麼都已經是白搭的。當他們完成了自己不該完成的使命之後,(比如說,出賣自己的國家,成為其他國家的走狗,販賣俄羅斯國家的資源和國家的情報等等),他們便得到了很大的資金支援,收取了豐厚的利潤,有了很強勁的資金實力,所以剩下來的就是怎樣讓自己能夠安享晚年,而且能夠讓自己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得以保障。英國可能就是他們選擇的最佳的地方。

因為英國是比較富裕,一舒適的地方,也是比較自由的地方,也是比較安全的國家,所以他們選擇了英國,大家共同的選擇,就是希望能夠物質上,環境上,幸福安寧的生活,扎堆英國,也就是希望能夠過著幸福安寧的生活,僅此而已。


幸福地帶2

英國,作為傳統的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其實力不容小視,雖然大英帝國已不復存在,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其依然是發達國家,是有核國家,是五常之一,是軍事、經濟強國。現在,英國退出歐盟並未退出北約,和美國的同盟關係很硬。

倫敦塔橋

首先,英國的民主傳統比較久遠,包容性比較強,只要不對英國安全造成威脅,都可以在英國“流亡”。其實不光是現在的俄羅斯流亡人士,以前就有很多國家的流亡人士,在二戰時期,有很多王室、政府人士流亡英國,比如著名的法國總統戴高樂。英國政府和社會的包容性,加之優渥的生活條件使得很多人願意去英國流亡。

莫斯科紅場

其次,就是政治性了,英國政府接納這些俄羅斯政府打擊的人員正好可以對俄羅斯形成掣肘。一方面這些流亡人士勢必帶去大量的財富,這些對於英國是有力的,另一方面,這些流亡人士掌握大量的情報,恐怕很多都是英國政府未知的情報。這些人就是英國政府手上的政治牌,在必要的時候將其打出去,對俄羅斯而言夠其喝一壺的了。


夏侯雲昭

俄羅斯的這些寡頭、特工個個都是人精,吃透了國際政治。

現如今俄羅斯最惹不起的國家是美國,為什麼這些人不去美國呢?因為俄羅斯最恨的國家也是美國。如果這些人去了美國,就意味著放棄了俄羅斯的一切。誰做事都會為自己留條後路。

而去了英國,同樣可以得到美國的保護,因為英美是最親密的盟國。同時又不會在俄羅斯國內引起太大的反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