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臺、樓、閣、榭、廊、軒、廂、舫、齋的區別是什麼?

時值五一小假,每逢節假日,人們都會到旅遊景點、名勝古蹟,觀光遊玩。各處的亭臺樓閣,令人賞心悅目。那麼,你未必就知道什麼是亭、什麼是臺、什麼是樓、什麼是閣?

亭臺樓閣,屬於中國傳統建築。它們或面對巍巍群山,或俯視浩浩江湖,或融於園林之中,或踞於市井之上;有的高大壯觀,有的小巧玲瓏,有的華美輝煌,有的簡易樸實。但無論形式如何、位置怎樣、都顯示出民族的人文特徵和風土人情。

建築作為一種文化,表述著人的生活現實和感情語言;作為一種環境,不僅供人居住,而且為人們提供了觀賞風景、探幽尋古的適當場所。中國古建,亭臺樓閣,廊橋水榭,妙趣橫生,韻味深遠。

亭臺樓閣,作為中國獨具詩情畫意的文化景觀,現在的它們已經成為了當下熱門的旅行景點,也記錄了古代文人情懷的特色符號。

“亭臺樓閣”的叫法,是我國文字講究對襯,喜用偶字詞,是文化上的中庸、平衡的習慣造成的。不能簡單的把它們看成是四種建築格式。還包含:亭、臺、樓、閣、榭、廊、軒、廂、舫、齋等。那麼它們有什麼區別呢?

一、亭

亭,是園林中重要的點景建築,多建於路旁或水旁,供行人休息、乘涼或觀景用。四周敞開,是一種中國傳統的點式建築,供人停留、觀覽,也用於典儀,出現於南北朝的中後期。

“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

在建築形態上的特徵是“有頂無牆”。是最古老的園林建築形式之一,高出地面而建的平面建築物,是一種露天的、表面比較平整的、開放性的建築。多用竹、木、石等材料建成,平面一般為圓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和扇形等,頂部則以單簷、重簷、攢尖頂為多。按其所處的位置分有橋亭、路亭、井亭、廊亭等。大型的亭可以做得雄偉壯觀,小型的亭可以做得輕巧雅緻。亭的不同形式,可以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

亭、臺、樓、閣、榭、廊、軒、廂、舫、齋的區別是什麼?

二、臺

臺,本義用土築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築物。是一種露天的、表面比較平整的、開放性的建築。臺是最古老的園林建築形式之一,臺上可以有建築,也可以沒有建築。規模較大、較高者便叫壇。僅供人們休息、觀望、娛樂之用,也可以修建建築,以臺為基礎的建築顯得雄偉高大。規模較大、較高者便叫壇。

亭、臺、樓、閣、榭、廊、軒、廂、舫、齋的區別是什麼?

“臺,觀四方而高者。”武漢名勝古琴臺,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高山流水》的發源地,又名俞伯牙臺。據傳是後人為紀念伯牙和子期之間的深厚情誼所建。

亭、臺、樓、閣、榭、廊、軒、廂、舫、齋的區別是什麼?

三、樓

所謂的“樓”,是指兩層以上的大型建築物,是很多層的屋子,在古代稱為重屋。古代在建築群中處於重要位置,如佛寺中的藏經樓,王府中的後樓、廂樓等,處於建築群中的最後一列,或左右廂位置。

“樓,重屋也。”在園林中一般用作臥室、書房或用來觀賞風景。有些樓因為足夠高,也常常成為園中的一景。黃鶴樓因為兩首膾炙人口的詩句而聞名於眾。“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亭、臺、樓、閣、榭、廊、軒、廂、舫、齋的區別是什麼?

四、閣

閣與樓似乎總是連著出現。閣與樓近似,體量較小巧,可以看做架空小樓層。其特點是通常四周設隔扇或欄杆迴廊,供遠眺、遊憩、藏書和供佛之用。

作為古代一種特有的建築形式,“閣”最初指的是閣板。後來,閣成了與樓相對應的架空小樓房。多為四邊形或多邊形,周圍雕欄迴廊,作藏書、遊園遠眺之用。在南方,樓房上的小房間也被稱為閣。古代有些女子居住的場所亦有“閣”之稱,因而,女子出嫁有“出閣”的說法。

亭、臺、樓、閣、榭、廊、軒、廂、舫、齋的區別是什麼?

五、榭

榭,建在高土臺上或臨水或局部或全部建築於水上的建築,臺上的木結構建築叫榭,特點是隻有楹柱花窗,沒有牆壁。臨水者叫水榭。用以休憩和觀賞水景。多設於水之南岸,視線向北而觀景。榭不但多設與水邊,而且多設於水之南岸,視線向北而觀景。建築在南,水面在北,所見之景是向陽的。

亭、臺、樓、閣、榭、廊、軒、廂、舫、齋的區別是什麼?

六、廊

廊,原是指房簷下的過道,後演變成多種形式,如:長廊、短廊、迴廊、飛廊、半壁廊等。

通常佈置在兩個建築物或觀賞點之間,起著遮風避雨、聯繫交通等實用功能,也便於人們遊走過程中觀賞景物。而且對園林中風景的展開和層次的組織有重要作用。從橫剖面的形狀看,廊可以分為四種類型:雙面空廊(兩邊通透)、單面空廊、復廊(在雙面空廊的中間加一道牆)、雙層廊(上下兩層)。從整體造型及所處位置來看,又可以分直廊、曲廊、迴廊、爬山廊和橋廊等。

亭、臺、樓、閣、榭、廊、軒、廂、舫、齋的區別是什麼?

七、軒

軒,古意為有窗的長廊或小屋。多為高而敞的建築,但體量不大。軒的形式類型也較多,形狀各異,如同寬的廊,是一種點綴性的建築。造園者在佈局時要考慮到何處設軒,它既非主體,但又要有一定的視覺感染力,可以看作是“引景”之物。其四面皆可觀景,扇形的窗、扇形的軒,獨特的設計使其別具趣味。

亭、臺、樓、閣、榭、廊、軒、廂、舫、齋的區別是什麼?

八、廂

廂,古漢語中又寫作“箱”。據漢代的資料顯示,古人在堂室外還築有一道牆。其中,北半部分,即房與牆之間的間隔叫做東夾西夾,南半部分叫做東堂西堂,也叫東箱西箱。有一種觀點認為,箱指的是君王辦公的正室東西方向的屋子。後來,人們將南北向分佈的正房兩側的房子通稱為“廂房”。

亭、臺、樓、閣、榭、廊、軒、廂、舫、齋的區別是什麼?

九、舫

舫“不繫舟。”舫是仿照船的造型,在園林的水面上建造起來的一種船型建築物。似船而不能划動,故而稱之為“不繫舟”。舫大多三面臨水,一面與陸地相連。

亭、臺、樓、閣、榭、廊、軒、廂、舫、齋的區別是什麼?

十、齋

古代的齋室一般指的是書房和學校。齋,常含清心雅靜、讀書思過之意。

亭、臺、樓、閣、榭、廊、軒、廂、舫、齋的區別是什麼?

亭臺樓閣,,承載著博大精深的中國古建文化,演繹著中國古建藝術的深邃與曠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