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英雄衛青,教科書你捨得刪麼?

1

前段時間中華民族史上的兩位大英雄衛青和霍去病強勢地上了一次頭條,

內容卻是說這兩位歷史人物被初中歷史教材刪除了。當下引起一陣軒然大波,在各網友口誅筆伐的抗議下,人民教育出版社終於也做出了回應,會在中小學的教科書中補充衛青霍去病等人的內容,這才平息了一陣風波。

島主以為,刪除這兩位人物的事蹟,無論從哪種角度來說,都是匪夷所思的。英雄人物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自然是必不可少。有句話叫“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一個有英雄而不知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尤其是像衛青這種經典的逆襲勵志的建下曠世功業青史留名的典範,更應該銘記於心,向其看齊。

衛青的出身,可謂是卑微如塵埃了。衛青的母親衛媼是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府上的一個下人。這也就罷了,衛青卻還是衛媼與公主府上做事的縣吏鄭季私通所生的私生子,奴僕的私生子,這地位已經低到島主都不知該如何形容。

少年時期衛青的經歷是極慘的,在生父家中被驅使牧羊,還要被其家人欺辱。悲慘的經歷並沒有擊垮衛青,反而磨鍊了其堅韌不拔的意志。成年之後的衛青回到母親身邊,在平陽公主府上做了一名騎奴。

歷朝歷代很多文人士大夫對衛青的評價頗有微詞,便是由於衛青出身低賤,是靠裙帶關係上的位。有一說一,衛青能夠被髮掘,確實是靠他同母異父的姐姐衛子夫。

平陽公主平日裡喜歡在家裡搞一些歌舞宴會,其目的給漢武帝牽繩搭線,介紹一些美女。接著便如那首《傳奇》所唱一樣: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歌女衛子夫憑藉其超凡脫俗的氣質,在百花叢中脫穎而出,被漢武帝看上了。

衛子夫入宮後,衛青也得以擺脫奴僕身份,混了個小差事噹噹。當時的皇后,就是那個金屋藏嬌的陳阿嬌。太美的承諾往往是因為太年輕,當年孩童時期的漢武帝許下“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諾言,隨著衛子夫專寵也早已拋到腦後了。

驕縱任性的陳皇后出於妒忌,便派人去逮捕衛青,欲以加害。這個陳皇后的腦回路島主確實是沒看懂,你說你妒忌衛子夫,幹嘛突發奇想去害她同母異父的弟弟?

這一次莫名其妙的危機,衛青在同僚的幫助下逃過一劫。因禍得福的是,在漢武帝知道此事後,衛青就正式出名了,漢武帝愛屋及烏,衛青的官職連升數級,得以在皇帝身邊任職。

這樣的英雄衛青,教科書你捨得刪麼?

2

歷史上對於外戚這一特殊派別都是存在偏見的,外戚幹權亂政的故事也是屢見不鮮。我們現如今一想到走後門上位的人,第一反應也是無能與禍害。但衛青卻恰恰是其中的另類,沒有金剛鑽,你敢攬這個瓷器活?衛青用他的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是史上最強戰力外戚,打了所有人的臉。

年輕時期的漢武帝心懷鴻鵠之志,面對漢朝的心腹大患匈奴,不想再靠送女人和金錢來換取和平,而是有意以武力取勝,開疆拓土。當然漢武帝雖有心思,但漢朝多年來對匈奴敗多勝少,都已形成了恐匈症,滿朝文武早已習慣了修生養息和委曲求全,年輕的漢武帝沒有得到有力的支持,自然不敢輕舉妄動。

而衛青的出現,恰如久旱逢甘露,給苦於無人交流的漢武帝吃了一顆定心丸。如果你認為漢武帝只是為了討好衛子夫,而派小舅子去打仗,實在太貶低這一代雄主了。衛青不是靠著諂媚與手段留在漢武帝身邊的,而是他與漢武帝一樣,有著一顆堅定的驅逐匈奴,光耀大漢的決心。衛青多次建言獻策,提出了出擊匈奴的戰略構想。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

光說不練假把式,衛青之所以能夠位極人臣,都是戰場上一刀一槍拼下來的。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漢武帝派出四路大軍各領一萬騎兵征伐匈奴,這是衛青的首戰,領一路軍兵出上谷。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其餘三路大軍,包括飛將軍李廣在內兩路戰敗,一路無功而返。而只有衛青膽大心細,深入敵後,突襲了匈奴祭天聖地龍城,首虜700人,凱旋而歸。

這樣的英雄衛青,教科書你捨得刪麼?

所以說王昌齡《出塞》中那一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自古以來被認為是在指飛將軍李廣,可見這個答案是不全面的,龍城作為衛青的成名戰,此句應該是指他們兩人。

這龍城奇襲一戰別看戰果不大,卻是意義非凡。這是漢朝對匈奴反擊戰的首場勝利,就好比國足踢贏了巴西一樣,打破了一直籠罩在大漢臣民間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而且衛青首創的這種千里奔襲深入敵後的作戰方法更是讓漢朝找到了打敗匈奴的制勝法寶,就說日後把這個戰法發揚光大的,就是衛青的外甥,另一位曠世天才霍去病,這個咱們下一篇文章再細說。

衛青之後數次征戰匈奴,屢有戰功,曾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至於作戰的詳細過程倒是沒什麼好描述的。太史公對於衛青不是很待見,記載都相當平淡。但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看出衛青在戰場上的大局觀和大智慧。

衛青以戰養戰的策略,讓漢軍遠征的過程中可以免除後顧之憂。取得勝利後,大量捕獲匈奴的牛馬牲口,摧毀生產用品,給匈奴的經濟造成了毀滅性打擊。

漢對匈奴的優勢越滾越大。終於在元狩四年(前119年)的漠北之戰中,衛青與霍去病合力出擊,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大破匈奴主力,徹底擊垮了匈奴。

其實漠北之戰說起來也相當驚險,出征前衛青與霍去病各領五萬大軍,當時商議是將精英部隊撥給霍去病,讓他去打匈奴單于主力,而衛青去對付右賢王等餘部。沒想到這兩位軍事天才卻被匈奴一個小俘虜擺了一道,提供了一個錯誤的情報,讓兩位主帥臨時改變了路線。

衛青西出定襄一千多里後卻碰上了單于的主力,戰場瞬息萬變,容不得驚慌失措,衛青立刻冷靜地指揮作戰。以戰車保騎兵排列陣勢與匈奴對峙。當時還趕上大風沙,兩軍互相看不見對方,衛青軍訓練有素,指揮得當,在混亂的情況下依舊形成左右包夾之勢。

匈奴單于見勢不妙,只能率小股騎兵突圍,衛青大軍與匈奴主力廝殺,殲敵一萬九千餘人。這一仗怎麼說呢,單于跑了,漢軍自身也損失很大,肯定不是最理想的結果,不過有許多客觀因素,一方面情報有誤,風沙密佈,還加上個李廣迷

路,衛青在這種不利局面下依舊取得勝利,更是不容易。

這樣的英雄衛青,教科書你捨得刪麼?

3

除開行軍打仗,衛青在為人處事方面也十分值得稱道。衛青戰功赫赫,被漢武帝任命為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位極人臣,三個兒子雖無功,也相繼被封侯。衛青卻堅決要求撤回兒子們的封賞,轉而為與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校尉們求賞,可見其人品之高尚。

而且衛青雖位高權重,但虛心低調異常,從不拉幫結派,也不願與士大夫結交,這估計士大夫階層不待見的衛青的原因之一。衛青安分守己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堪稱人臣的楷模。

關於衛青的愛情故事也值得一提,他的夫人正是我們前文提到的平陽公主。平陽公主的前半生是相當不幸的,第一任丈夫病逝,第二任丈夫偷情畏罪自殺。原本暗無天日的生活,直到大英雄衛青駕著七彩祥雲的王者歸來,才再次看到曙光。

為什麼說王者歸來呢?我們知道衛青當年是平陽公主家的騎奴,完全可以腦補出一幕浪漫的愛情故事。小時候的衛青在生父家飽受折磨,自從入了平陽公主家,遇見了溫柔善良的公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他才再次找到了生活的意義。

衛青知道自己地位卑賤,與尊貴公主有天壤之別,只能在一旁默默地守護公主。也因此衛青倍加努力,騎馬練劍,研習兵法,希望有朝一日功成名就,再以全新的姿態來面對公主。

衛青和平陽公主的婚姻生活,雖沒記載,但想必是相敬如賓甜蜜美滿的,從平陽公主臨終前主動要求與衛青合葬可見一斑。說個有意思的事,衛子夫被立為了皇后,

衛青這婚一結,衛青和漢武帝就互為小舅子和姐夫,還好有這層君臣關係在,不然都不知道該怎麼稱呼。

俗話說人無完人,但島主縱觀衛青的一生,實在找不到什麼黑點。實在要扒出身裙帶關係什麼的就太low了。衛青的能力和人品都是毋庸置疑的,作為一從無所有的小人物,逆襲為功蓋千秋的大英雄,他不應埋沒在浩瀚的史海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