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的原因是什麼?

馬斯騰

本期醫數嘉賓

北京醫科大學骨科、脊柱外科主任 齊強教授

越來越多的年輕朋友都會覺得自己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症、頸椎病等問題。究其根本是因為工作性質及生活習慣造成的,長期久坐在電腦前,每天八小時面對屏幕,如果不注意偶爾的休息那坐姿會隨著疲勞而改變,漸漸地就開始駝背、伸頸等一系列不良姿勢。

坐骨神經在哪塊?坐骨神經痛是腰椎出現的問題嗎?

小結

1、坐骨神經自人的臀部經過。2、腰椎間盤突出是導致坐骨神經痛最常見的原因。

醫數

有不少腰痛患者,都將“腰椎間盤突出”和“坐骨神經痛”混為一談,除了經常坐辦公室的人容易岀現腰痛外,很多中年女性,尤其經常彎腰清潔的家庭主婦都很容易有這個問題。

很多時醫生所說的“坐骨神經痛””是一個病徵而不是病,正如流鼻水是感冒的一個病徵但不是一個“流鼻水病”。坐骨神經痛即是坐骨神經循行和支配範圍(臀部及大腿後部)出現痛楚。這種痛楚由臀部伸延至膝部外側,甚至一直伸延到足趾部。

坐骨神經是身體最大條的神經線。它的起源在腰部的神經根,由腰脊椎的第四、五條神經根及骶椎第一、二及第三條神經根組成。坐骨神經會在臀部肌肉的深層處通過,一直沿大腿後

方下行至膕窩(膝頭後方),再分支成為陘神經和神經。因此,只要這倏神經通過的任何一個地方發生問題,擠壓到坐骨神經,就可能出現“坐骨神經痛”這個症狀。

坐骨神經受壓迫的原因

當不同節段的神經根受壓,會出現不同症狀,可以是坐骨神經痛,也可以是大小便失禁、或是性功能障礙等。

第二類,是坐骨神經中段受到壓迫而引起。腰部神經根匯聚成為坐骨神經,坐骨神經會通過盤骨及臀部肌肉中間的空隙,沿坐骨後側向下伸延到大腿後方。當臀部肌肉出現痙攣或腫脹,直接刺激到神經便會出現坐骨神經痛。最易壓迫到神經的肌肉是梨狀肌。梨狀肌

是較為深層的肌肉,負責髖關節的外旋動作。當大家翹腳坐時髖關節處於外旋位,是令梨狀肌緊張和腫脹的一個原因。


【諮詢】點擊右上角“+關注”@骨科王健醫生,頭條私信留言

【評論】如有不同看法,請在評論區留言


骨科王健醫生

所謂的坐骨神經痛指的是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佈神經叢產生疼痛的情況,一般表現在機體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和足外側的疼痛。


很多人對於這一疼痛情況往往不多加重視,殊不知如果這一疼痛情況反覆發作的話,那麼時間一長,患者則可能會出現有患側下肢肌肉萎縮的情況,甚至最終影響到其正常的行走。


坐骨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坐骨神經痛和繼發性坐骨神經痛。原發性坐骨神經痛主要是感染引起的,可伴發肌炎及肌纖維組織炎。繼發性坐骨神經痛主要是坐骨神經通路受周圍組織或病變壓迫(如腰椎間盤突出)所致,少數繼發於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痛風、結締組織病等。


根據受損部位可分為根性和乾性坐骨神經痛。根性常由椎管內疾病(脊髓、馬尾炎症,腰骶部及椎管內腫瘤等)及脊柱疾病(腰椎間盤突出、腰椎脊柱炎、椎管狹窄等)引起。


專長:腦血管病、脫髓鞘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頭痛、帕金森病和痴呆等。


醫聯媒體

坐骨神經痛,來得很快,它可由多種疾病引起,如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骨盆或腰椎管腫瘤等。不過最常見的原因是腰椎間盤突出症,長期久坐容易導致腰椎間盤突出,一旦壓迫到坐骨神經就會發生疼痛現象。因此,久坐的人應注意保護腰部,定時活動。

另外在日常活動中,總會有些小傷小彭,一不留心,遮羞外傷可能回味椎間盤鑽下空子。從而壓迫坐骨神經。當然,患者疏忽也是一大原因。

中老年男子的坐骨神經痛發病的幾率也不小,以單側居多。

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就要好好關心自己以下:一側下腰部疼痛,向臀部、下肢一直放射到踝關節、足底、足背;很多人還伴有麻木感;在持續性疼痛的基礎上有一陣陣加劇的燒灼樣貨值針刺樣疼痛;用力咳嗽、解大小便使,症狀常常加重;痛感外還常有小腿肌肉無力,感覺遲鈍等表現;夜間疼痛尤甚。但是隻有腰痛或者僅有腰痛或大腿痛,就不一定是坐骨神經痛。


科學運動與健康

這可能與梨狀肌綜合徵有關。

梨狀肌綜合徵是坐骨神經在臀部受到卡壓的一種綜合徵,在下肢神經慢性損傷中最多見。

主要病因可能與臀部外傷出血、粘連、瘢痕形成;

多次臀區注射藥物導致梨狀肌變性、纖維攣縮;

髖臼後上部骨折移位,穿行於梨狀肌內。

在上述病變基礎上,髖關節外旋(向側向後)時,肌肉強力收縮可導致坐骨神經受到過大壓力,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坐骨神經慢性損傷。

患者主要表現為坐骨神經痛(圖1中紅色區域為疼痛部位,圖2中橙色區域是受壓的坐骨神經),從臀區經大腿後向小腿和足部放射,有的患者疼痛劇烈,行走困難,或者疼痛性跛行,輕度小腿肌肉萎縮,小腿以下皮膚感覺異常。


倩Sur


套路磚家

現在人雖然說生活條件較好,但是身體條件卻大不如以前,有好多人還沒有到中年,身體就出現了各種狀況,不是這個部位疼痛,就是那個部位不適,嚴重的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當我們的身體出現背部痠痛、腰部僵直感、臀部閃電疼痛、踝反射減低或消失等症狀時,就很可能是坐骨神經痛引起的症狀。坐骨神經痛是以坐骨神經徑路及分佈區域疼痛為主的綜合徵。對於坐骨神經痛,可能有些人比較陌生,但其實這個疾病,目前來說已經屬於常見病了。而且病因也多種多樣,我們應該加以瞭解。

造成坐骨神經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這些:

一、神經炎引起。如鉛中毒、酒精中毒、糖尿病、維生素B1缺乏、病毒感染都能引起坐骨神經炎,而導致坐骨神經痛。

二、機械性壓迫造成。腰椎間盤突出、脊椎腫瘤等都能壓迫坐骨神經而產生疼痛。90%的坐骨神經痛是由壓迫因素引起,最常見於腰椎間盤突出。

三、脊柱骨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的疾患引起。如挫傷、扭傷所引起的局部損傷、出血、水腫、粘連和肌肉痙攣等。

四、牽涉痛造成。肛門周圍疾病、髖關節炎和腰骶關節炎反射引起坐骨神經痛。  

五、內臟器官疾患引起。如子宮及其附件的感染、腫瘤可引起腰骶部疼疼,此類病人往往同時伴有相應的婦科症。

六、脊髓和脊椎神經疾患引起。如脊髓腫瘤、脊髓炎等所引起的腰疼。

七、精神因素的原因。如癔病患者也可能以腰病為主訴,但並無客觀體徵,或客觀檢查與主觀敘述不能以生理解剖及病理知識來解釋,這種腰疼常為癔病的一種表現。


家庭醫生在線網

坐骨神經是由腰4-5神經和骶1-2神經的前支組成,由椎間孔發出後,走行於骨盆後側,在梨狀肌下部出骨盆而入臀部,在股骨大粗隆與坐骨結節之間,沿大腿後側向下行,在窩上角處分脛神經和腓總神經。坐骨神經是人體最粗大的神經,容易受到損傷,在其分支以上的走行部位由於各種原因的刺激和壓迫,均可引起坐骨神經痛。

1、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突出是導致坐骨神經出現問題最常見的原因。而腰椎間盤突出多數和長期不合理姿勢有關:起初一般表現為姿勢不正彎腰駝背,局部過度受力,時間久了會造成軟組織的慢性損傷,形成軟組織勞損等造成慢性腰痛,所以也稱為姿勢性腰痛,而腰椎間盤突出則是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積累的結果。

2、梨狀肌綜合徵:因坐骨神經穿過梨狀肌、受肌肉收縮壓迫的影響而產生的疼痛稱為梨狀肌綜合徵。不過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坐骨神經痛都是由梨狀肌引起的,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的坐骨神經痛的疼痛都可以通過鬆解梨狀肌而得到緩解。


華絡健康

坐骨神經痛可根據神經受刺激部位不同,分為放射性坐骨神經痛,和反射性坐骨神經痛。

放射性坐骨神經痛

腰骶神經根位於椎管內部或外部遭受各種病變的刺激所表現的疼痛,疼痛部位與受壓神經根的分佈區域一致,可有皮膚麻木,淺表疼痛,肌肉減弱,肌肉萎縮,主要是某種疾病導致神經根受壓,或神經周圍炎症引起的。常見如下:

腰椎間盤突出症

典型的腰椎間盤突出症很好診斷,多為一側的腰痛伴隨同側的坐骨神經痛,大部分有外傷史,有的人疼痛一直存在,有的時輕時重,有的人也可能會有脊柱代償性的側彎,咳嗽打噴嚏腹壓增高時疼痛。

好發於L4-5和L5-S1椎間盤,L4-5椎間盤突出壓迫L5神經,走臀部、大腿、小腿外側。L5-S1椎間盤突出壓迫S1神經,走臀部、大腿、小腿後側。

骨與關節感染

脊柱化膿性骨髓炎急性期,炎症反應刺激神經根。慢性期可因為骨質增生使椎間孔變窄,患者多有炎症病史,做檢查有骨質破壞和炎症反應。

腰椎結核

結核性肉芽、死骨或壞死的椎間盤向椎間孔侵犯引起症狀。患者多有微熱,紅細胞沉降率增快,可能有肺結核。

骨性問題

關節突不連接或骨折也可以導致坐骨神經放射痛。

梨狀肌綜合徵

梨狀肌緊張時,可以壓迫坐骨神經,引起坐骨神經痛,疼痛的腿做內收內旋髖關節的時候會疼痛加重,放射到臀部後側,大腿後側,小腿外側,沿坐骨神經路線有壓痛。

脊髓馬尾神經部位腫瘤

慢性的進行性疾病,脊柱一般沒有運動限制或病理性姿勢,可行核磁共振診斷。

反射性坐骨神經痛

是由於脊神經後枝或腦膜返枝分佈區域的組織遭受炎症或外傷,經傳入至中樞所造成的反射性下肢疼痛。疼痛部位較深,區域模糊,下腰部肌肉或韌帶可有壓痛。刺激強度愈重,反射部位愈廣。一般可反射至臀部及大腿後方,也可引起膝關節以下痠痛。但無下肢麻木及神經功能受累的體徵。常見疾病如:

急性腰扭傷,下腰部慢性姿式性勞損,脊椎裂和滑脫症,腰骶部畸形,腰骶椎小關節突關節紊亂症,增生性骨關節病等。此類疾病直腿拾高試驗正常或接近正常,脊柱無側彎畸形,膝腱跟腱反射很少有變化。

關於正骨和坐骨神經痛

有的患者做CT有腰椎間盤突出,被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症,正骨馬上康復,多是腰椎小關節紊亂反射引起的坐骨神經痛,和腰椎間盤突出症表現類似,但不是一個問題,腰椎間盤突出症一般是不提倡採取正骨方式的,突出髓核是軟組織和正骨並沒有直接聯繫。


健康新語

腰間盤推出的病因很複雜,患者的症狀也各有不同。大家普遍認為,腰間盤突出應該是腰部反覆疼痛,可是事實上有時患者感覺起來,腿疼的厲害,腰並沒有感覺疼。

腰間盤突出實際一般都是先腰疼,但是專家認為腰疼不一定非常準確,但是腿疼非常準確。這樣的話,其實是腿疼把腰疼掩飾了,不是腰不疼。

此外,椎間盤突出會引起腰疼、坐骨神經疼痛,臀部疼痛,腰間盤突出會引起大腿根韌帶疼痛和胯骨韌帶的疼痛,並且嚴重影響行走。腿疼、腿麻、腿上皮膚出現象皮狀態,大腿關節韌帶疼痛,腿部肌肉疼痛僵硬腳脖子疼痛等症狀。

再發展到腳引起腳底板發熱,腳底板疼痛,腳3、4、5指到腳後跟神經抽疼,腳大拇指過電似的抽疼,腳後跟內側神經巨烈抽疼,是會引起尿頻並且會使大小便失禁,也會引起一條腿或雙腿癱瘓等症狀,所以腰椎問題絕對不可小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