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拌麵“年逾過百”,近50多年是如何演變的?

無敵娃519

從最早的三三兩兩家,到現在的大街小巷裡。從最早和麵用的草木灰鹼,到現在的有鹼、甚至無鹼。從最早的三毛、五毛,到現在的四塊、五塊。在指縫中流轉變遷的時光歲月,好像都融入到了這一碗拌麵裡。但一直不變的,是連江人對它的鐘愛。

連江拌麵很老,年逾過百!

你知道嗎?其實我們日常吃到的連江拌麵已經是位過百的“老人”了!據60多歲鄭香貞阿姨介紹,連江拌麵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中國解放以前,在她的外婆那一代就開始以賣拌麵為生了。在外婆的技藝傳授下,鄭香貞從31歲開始在連江文化館旁也開起了拌麵店,這一開就是15年。說到過往的回憶,鄭阿姨打趣的說到:“以前大家都是排著長隊等著吃我的拌麵呢”。

最早的拌麵是有肉的!

據瞭解,最早的連江拌麵是有加白片肉絲的,加入白片肉是為了讓拌麵的口感更加豐富。首先將白片肉蒸熟,晾乾後加入魚露浸泡一兩個小時,然後放至太陽下曬一兩天,這樣出來的白片肉才能切得很薄,越薄的白片肉口感越好。最後等面煮熟後,撒上白片肉絲、蔥花,一碗古法制作的連江拌麵就出爐啦。

最早的拌麵是不用花生醬的!

以前拌麵是不用花生醬的,只加入豬油、魚露、味精調味。簡單自然,味道純正。



福建閩南網

連江縣,為福建省福州市轄縣,

據現代考古發現,連江至少在五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連江地處福建東南沿海,閩江口北岸,東與臺灣、馬祖一衣帶水,西傍省會福州,境內自然條件優越、山海資源豐富,可謂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



要說真正能走出連江為連江揚名的小吃,還是要數連江拌麵,魚面,扁肉。


連江拌麵與許多拌麵一樣即有相同之處,也有其與眾不同的特色。百年的流傳,也有與時俱進的方面,在調料上就比原來有了變化,其原因是物資豐富了,調料的花樣多了,完全可以適應每一個人的口味。

吃拌麵是連江人的鐘愛,也是連江人的一種情懷。民間有一句順口溜說:夏日多吃麵,出門防雷電。這就反應了連江人愛吃麵,多吃麵的氛圍。是啊!銷魂不過一碗麵。



鄱湖方舟

近50多年,人的飲食習慣不斷變化。

而連江拌麵,也在不斷的根據人的口感。不斷的在適應和改變。

適者生存,且枝榮葉茂。這應該是對連江拌麵最好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