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第二個皇后烏拉那拉氏,為何遭到乾隆皇帝討厭厭惡?

軍機處和珅中堂

文/搞哥讀史

乾隆有多討厭皇后烏拉那拉氏?從這個稱謂就可以看出來了。一般皇后去世,都有諡號和廟號,可這位皇后什麼都沒有,就叫做皇后烏拉那拉氏,可見乾隆對她的恨意之深,至死不諒。

一、

這位皇后烏拉那拉氏,就是《還珠格格》裡面的“惡”皇后,大家印象應該都很深。根據《清實錄》的記載,她原本的姓氏應該是“輝發那拉氏”,不過我們這裡以《清史稿》為準,稱其烏拉那拉氏。

烏拉那拉皇后是乾隆的第二位皇后,是在他的原配孝賢皇后去世後,從側妃扶正為中宮的。《清史稿》的后妃傳中,用短短的一百多字,概括了這位皇后的一生:

“皇后,烏喇那拉氏,佐領那爾布女。後事高宗潛邸,為側室福晉。乾隆二年,封嫻妃。十年,進貴妃。孝賢皇后崩,進皇貴妃,攝六宮事。十五年,冊為皇后。三十年,從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後剪髮,上益不懌,令後先還京師。三十一年七月甲午,崩。上方幸木蘭,命喪儀視皇貴妃。”

從史料中可以看到,這位皇后是因為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跟隨乾隆南巡時,與乾隆發生了衝突,並採取了剪頭髮這一極端的行為,犯了大忌,從而觸怒了乾隆。

帝后兩人鬧僵後,乾隆讓人先把皇后送回皇宮,後來基本等同於打入冷宮。皇后死時,乾隆都還在木蘭打獵,並不以此為意,還把皇后喪儀降格為皇貴妃。有個叫李玉鳴的御史上疏為皇后申辯,乾隆震怒,將其下獄併發往新疆戍守。

二、

皇后和皇帝起衝突,畢竟是家醜不可外揚,尤其是皇室的家醜,更加不好張揚。所以對烏拉那拉皇后剪髮的原因,乾隆一直含糊其辭。

實際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乾隆根本沒有說皇后是因為剪髮得罪了自己,而只說“去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歡洽慶之時,皇后性忽改常,於皇太后前,不能恪盡孝道。比至杭州,則舉動尤乖正理,跡類瘋迷。”在這段時間裡,人們只知乾隆記恨皇后,但卻不知道皇后在哪裡得罪了他。

直到12年後,有個叫金從善的秀才攔御駕上疏,提起立後的問題,乾隆才對當年的事件進行了解釋,說

“(皇后)乃至自行翦發,則國俗所最忌者,而彼竟悍然不顧。”但對皇后剪髮的原因,乾隆仍然隻字不提。

因為沒有更多的史料記載,所以我們最多隻能進行一些猜測。乾隆與烏拉那拉皇后鬧矛盾,是發生在南巡之時。江浙一代盛產美女,或許乾隆又起了花花心思,卻遭到皇后的阻攔。因皇后強行剪髮,太不給乾隆臺階下,以致觸犯了龍威。當然,真相到底是否如此,也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搞哥讀史

說到乾隆的皇后,一位是原配富察氏,一位是烏拉那拉氏。富察氏生性溫婉賢淑,很得乾隆皇帝喜愛,而烏拉那拉氏是後來者居上。

也是清朝唯一一個因斷髮失寵的皇后。



烏拉那拉氏,滿洲正黃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世襲三等承恩公、佐領訥爾布之女。乾隆當時還是皇子時,雍正便把那拉氏賜為乾隆藩邸側福晉。乾隆登基後,封那拉氏為嫻妃,時年二十歲。

烏拉那拉氏對待皇太后鈕枯祿氏孝順至極,非常討太后歡心,很得太后喜歡。皇后富察氏死後,在皇太后的授意下,乾隆又是孝子,不能違背母親的旨意,乾隆三十年,立烏拉那拉氏為皇后。


烏拉那拉氏做了皇后後,恭謹謙讓,特別是皇太后六十大壽她精心操辦,乾隆皇帝更加覺得皇后賢良,於是對她開始寵愛有加。

四年之間皇后連生二子一女,榮寵勝極。然而不幸的事就發生在乾隆南巡之中。

在南巡中,因為乾隆生性風流,愛沾花惹草,尤其在宮外這江南地區,更是午夜登案遊玩,皇后規勸不成,倆人爭吵起來皇后被罵精神有問題,隨後烏拉那拉氏皇后氣極生恨一氣之下剪了頭髮,此舉在清朝是大忌,只有在皇上和皇太后去世才可以斷髮,現在皇上皇太后安然無恙皇后卻斷髮,似有詛咒之意,乾隆為之震怒當即派人送皇后回京。


並在之後收取皇后“四冊寶”,皇后身邊宮人減至兩個,相當於皇后“名存實亡”。皇后徹底失寵。後憂鬱成疾,含恨而終。當時正在熱河狩獵的乾隆皇帝聽到此消息並未產生任何表情,而是繼續玩樂。皇后的葬禮沒有按皇后國喪規格操辦,未供奉宗廟,並未與皇帝合葬,而是跟純惠貴妃同葬。


文以韻之

乾隆的第二個皇后,也就是《甄嬛傳》裡的青櫻。青櫻原本是雍正第二個皇后指給三阿哥弘時的,可弘時不喜歡青櫻傲嬌的樣子,並且青櫻對朧月公主也是相當不友好。三阿哥說,他喜歡的是溫柔賢淑的女子,於是就有了後面瑛貴人躺著也中槍的悲劇。



三阿哥不要青櫻,皇后就把青櫻指給了四阿哥做側福晉。也合該青櫻有福,後來愛阿哥登基為帝了,青櫻也就封為嫻妃了,甄嬛還給她賜了名字,叫如懿。

如懿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坐上皇后的寶座,也就是乾隆第二個皇后。後來據說如懿因為斷髮惹惱了乾隆,以至於乾隆收回她手中的四份冊寶,即皇后一份、皇貴妃一份、嫻貴妃一份、嫻妃一份,裁減了她手下的部份傭人,到了七月份,那拉皇后手下只剩兩名宮女,按清宮制度,只有位分最低微的答應才配備兩名宮女。


閒閒影視

乾隆皇帝與第一位皇后富察氏是少年夫妻,感情頗深,可惜富察氏在乾隆十三年隨帝東巡病逝。乾隆哀痛難當。

幾年後,乾隆奉太后諭冊封嫻妃烏拉那拉為第二任皇后。之後幾年,二人的關係還是比較融洽的。在五六年中連續生了兩男一女。此後十幾年相安無事。直到乾隆三十年發生了皇后“斷髮”事件。

至於斷髮原因,正史上含糊其辭,乾隆也只是說皇后在太后面前失禮,可是太后正是烏拉那拉氏的靠山,所以這個藉口不可信。而野史就熱鬧了。主要是說乾隆在杭州尋花問柳🌸,皇后出言過激,夫妻激烈爭吵,皇后一怒之下剪了頭髮。而在滿人的規矩中,只有親人去世,女子才能剪髮。這導致乾隆大怒,立即命人遣送皇后回京,隨後收回皇后“四冊”。打入冷宮。

第二年,烏拉那拉氏默默地離開人世,終年四十九歲。乾隆命令喪葬儀式下降一級,等同皇貴妃制度舉行,葬於妃園。毫無悲傷之情。

烏拉那拉氏這位大清國母,,這位在絕望中敢於抗爭的女子,她的不幸遭遇再次驗證了伴君如伴虎這千古名言。


溫暖5032

首先,帝繼純皇后那拉氏出身輝發部而不是烏拉部,應該是輝發那拉氏。根據正史的記載,那拉氏皇后被廢是因為在乾隆下江南時期削去了自己的頭髮,惹怒了乾隆帝而被廢,但關於她真正被廢的原因眾說紛紜。


那拉氏出身算不上高貴,與乾隆的原配孝賢皇后富察氏相比,那拉氏出身算不得名門。弘曆繼位後,作為側福晉的那拉氏成為嫻妃。

但是那拉氏步步高昇,乾隆的後宮佳麗眾多,可在富察氏升遐後選中了已經統攝六宮的嫻貴妃那拉氏繼任皇后之位,必然有她的獨到之處。

雍正以後,清朝皇后都住在東西六宮中,而那拉氏卻住在養心殿旁邊的體順堂,可見那拉氏曾經相當受寵。

關於冊封那拉氏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因為乾隆生母鈕鈷祿氏對那拉氏的疼愛,第二也因為那拉氏為人恪守後德,有國母的風範。

最終那拉氏被廢的猜測有兩個,第一是因為令妃魏佳氏得寵。而乾隆在五皇子永琪死後有意立令妃所生的皇子顒琰為儲君,所以對那拉氏下了手;第二,乾隆風流成性,而那拉氏又比較剛直,在勸諫的時候不注意,所以惹怒了乾隆。

那拉氏被廢后不久去世,被下令以“皇貴妃”規格下葬,但其實連嬪的規格都不如,而且還是與其他妃嬪一起葬入的妃陵。(所以《如懿傳》不能通過播出也是有原因的,胡扯的太厲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