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情人節5.20:泛數俗化和泛娛樂化的時代產物?

5月20日,本只是平幾的一天。近幾年的“5.20”,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成為繼“2.14”“七月七”之後的第三情人節,當然,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叫“表白節”。也似乎,如果一年之內有10個日子都是情人節,國人也是不嫌少的。

第三情人節5.20:泛數俗化和泛娛樂化的時代產物?

於是乎在今天這樣的“節日氛圍”下,各網絡社交媒體的流量峰值就會上一個新高度,花式的秀愛在掌中翻滾,人們樂此不疲。某APP作為擁有發紅包硬技術的扛把子擔當,從兩年前的5月20日這天開始,每逢此日,必破例將單個紅包的上限調整至520元,以方便眾汪求脫、眾虐撒糧。

第三情人節5.20:泛數俗化和泛娛樂化的時代產物?

此線上。線下配套也紅紅火火,可謂節日市場前景之廣闊,實在不可限量。比如民政局或政務大廳婚姻登記處的“生意”就非常火爆,“節前”周密部署、增加工作人員嚴陣以待已是“新常態”。

第三情人節5.20:泛數俗化和泛娛樂化的時代產物?

但也有部分已脫單男士表示壓力較大,每每臨近“2.14”“七月七”以及今日之“5.20”,總是囊口和心口同時為之一緊。可能也只有真正藉此吉日搏得了真愛的人生贏家們或搏殺於線上線下的市場贏家們,感受到的才是無盡的喜悅和滿滿的收穫。

第三情人節5.20:泛數俗化和泛娛樂化的時代產物?

那麼,“5.20”為何來勢如此之洶洶?稍加研究,竟是我國民間近年來泛數俗化和泛娛樂化共同孕育、催化的必然產物,此天意乎?

所謂“泛數俗化”,是以數字諧音或人們因風就俗賦予某數字的一些特殊含義為依託,將這些諧音和含義廣泛運用在生活的諸多方面,而蔚然成風、不可自拔的一種文化現象。所謂“泛娛樂化”,則是以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為核心,以現代媒介(電視、網絡、電影等)和淺薄空洞內容為主要載體,在淺層次上實現精神放鬆與滿足的一種文化現象。

第三情人節5.20:泛數俗化和泛娛樂化的時代產物?

第三情人節5.20:泛數俗化和泛娛樂化的時代產物?

泛數俗化和泛娛樂化在文化商業化浪潮的助推下,愈演愈烈,應當警惕。而我國當前泛數俗化和泛娛樂化蔚然成風之背後,又到底是些什麼東西在作怪呢?

注:本文配圖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