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專業人員眼中,郭德綱的京劇演唱是什麼水平?

東海兩滴水

藉助戲劇很流行的話說,郭德綱可能是京劇票友中說相聲最好的,在相聲界唱京劇最好的。

郭德綱的京劇演唱水平到底怎麼樣呢?應該是介於票友和專業演員中間,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其實郭德綱算是一個跨界演員,主要是講相聲,偶爾唱唱京劇、評劇、大鼓、河北梆子以及其他地方戲曲,不是說他“唱啥都有一股河北梆子的味道”麼,專業的京劇演員,是不可能唱出別的味道來的。

更何況,京劇是皮黃腔,河北梆子是梆子腔,兩個都不是一樣的聲腔系統,如果唱出一個味道來,說明不僅不專業,而且還很業餘。


不過,郭德綱就算是唱的很業餘,也比很多人唱的要好,甚至比一些常年坐在劇團裡,總是不開口的所謂專業演員唱的要好。最起碼他敢唱,有些專業演員連唱都不敢唱。

儘管郭德綱唱的京劇不專業,但是他近些年唱的這些京劇,無疑為京劇增添了不少觀眾,我很喜歡郭德綱一段關於京劇的話:

“京劇和相聲一個道理,臺上你得是藝術家,臺下你得是企業家,把京劇當買賣做才能火,不能老跟觀眾對著幹。這個東西往大里說是藝術,往小裡說是買賣,也就是生意,關鍵你得考慮花錢的觀眾的心態。”


很多專家們,聽到把國粹當成買賣的時候就急眼了,但是他們卻不知道,能夠得到觀眾喜歡的才是國粹,如果脫離了群眾,沒有人喜歡,將它束之高閣,又算得了什麼國粹呢?

郭德綱的京劇唱的並不專業,但是他為京劇做的貢獻,並不比一些專業演員差,甚至能強過不少“專業演員們”。


戲曲說

在相聲演員裡,郭德綱可能是唱得最多的,甚至比侯大師都多,原因是他的膽比別人大。
今天只說他的京劇。郭德綱常唱的幾段包括:刀劈三關(流水,學唐韻笙)、探母坐宮(叫小番)、未央宮(學趙麟童)、桑園會(流水),還有完全以京劇為主的《黃鶴樓》、《賣吊票》和《賣馬》。
對於他的京劇,借用《賣掛票》裡的一句話形容:那真是一文也沒有啊!
首先是嗓子,郭德綱是左嗓,所以唱梆子要好聽一點,不知道他跟沒跟過弦兒,我估計他肯定冒調;板眼也不準,不是一般的不準,是極其不準,大家不信可以聽他《買馬》的三眼,便知餘言不謬也;還有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或者說是大部分相聲演員的通病:不求甚解——這一點其他“現役”的明星們的身上可能還要嚴重一些。比如郭德綱說他的《刀劈三關》是唐派,但我懷疑他根本就沒聽過唐先生的唱——因為不用說腔,連詞都完全不一樣,郭德綱的詞和汪派女鬚生何玉蓉的詞是一樣的。(順便說一句,李金斗的京劇更差,他的《山東二黃》中說《桑園會》是馬派名劇,但他也肯定沒聽過馬先生的這出戏)還說郭德綱的《刀劈三關》,他經常把寶劍的“劍”唱成上口字(有時候不是,這更說明他的學唱沒準譜),把“番邦的女子”中的“的”唱成(de)——除了言興朋的“喜的是”好像還沒人這麼唱吧。
相聲界京劇唱的好的當然首推侯大師,不但京劇好,《三棒鼓》的幾句評劇《玉堂春》也足以亂真;其次是劉文亨先生,劉先生的老生、小生都有一定功力。他的《王寶釧洗澡》太絕了,但我就是不明白他在《大登殿》裡的導板轉三眼的唱是學的誰?我還沒聽過這麼唱的。於寶林先生的銅錘相當地不錯,他晚年演出《鍘美案》時韻味還很足;還有常寶霆(火爆)、魏文亮(全面)、魏文華等先生,這些先生們的特點是不過份買弄(魏文華先生有時有些過火),點到而矣,不使唱影響包袱兒,這一點郭德綱和其他“現役明星”們比較缺乏,剛學了一句成語“惡紫奪朱”,用到他們身上吧,也不知道恰當不恰當。
當然,郭德綱雖然從某種意義上歪曲了京劇,但畢竟是傳播了京劇——比中國京劇院排的什麼《梅蘭芳》效果要好很多,像我們同事中都有會唱軍校的“校歌”了,你本是宦門後,上等的人品……

播音員育松

首先我們必須肯定,郭德綱老師在相聲方面的造詣,以及他為這個行業做出的貢獻,可以講他的出現讓相聲走入了第二個春天,對於中國相聲史來講這是一個開闢新時代的人物。但對於京劇來講老郭並非專業,換句話說他屬於票友

票友唱戲比比皆是,沒什麼新鮮的;說相聲愛唱戲的更是多如牛毛,凡是說相聲的,穿上大褂兒站臺上多多少少都能唱兩嗓子。但是僅限於唱兩嗓子,真正罩袍束帶,擦胭脂抹粉,捯飭好了扮得了,規規矩矩當正戲唱的不多。要知道京劇不同其他藝術,如果不是經歷過專業訓練的,不用說唱,就穿上那身行頭站那一看就——特誇。反倒這一點老郭很是這麼回事

其次,作為老郭現在的影響力,和對京劇的熱愛,很大程度上帶動了更多的觀眾瞭解京劇,讓很多青年觀眾願意花錢走進劇院,帶動大家走出京劇的第一步,有什麼不好呢?


古木戲苑


入雲堂楊樹華


京梆老生演員—王碩

十年之前,郭德綱的出現,使漸行漸遠的傳統相聲重新迴歸了劇場並再度繁榮,對整個相聲市場來說,確實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

有人說:“郭德綱讓相聲晚死50年!”

有人說:“郭德綱是相聲界領軍人物,基本功紮實,太平歌詞、京劇沒的說,嘴裡功夫一流,可以作為榜樣!”

“郭德綱救活了相聲!”

而早前,網絡上傳的沸沸揚揚的“京劇眾籌60萬”“強強聯合 郭德綱+八位名角”之《龍鳳呈祥》,在北京展覽館劇場落下帷幕。郭德綱在劇中飾演魯肅。

有人說:“郭德綱唱戲沒味,扯著嗓子往尖了走,聽著太彆扭!”

有人說:“眾籌?全明星?這是在秀京劇火急火燎謀求出路時節節退敗的下線。週而復始,京劇會在我們在自己吹起來的泡沫裡安樂死!”

“郭德綱是在毀京劇!”

相聲&京劇 門檻孰低孰高?

對於網絡上褒貶不一的評論,不得不從兩個行業的門檻說起。相對來說,相聲入行門檻較低,雖然郭德綱在演出中不斷為相聲正名,提出相聲和京劇等曲藝一樣是專業的,但終歸是“兩個人 兩張嘴”。就算是一場專業的相聲演出,也只一逗一捧,沒有樂隊,對場地沒有太高要求,“帶著嘴就上”成本相對較少。雖然要想“說得好”的確不易,但僅及“能說”二字,相信口齒清晰的人都能做到。

京劇則不然。演員勒著頭,面部塗滿油彩,穿著一身沉重的行頭,在舞臺上要持續近1、2個小時的唱唸做打。這不僅需要紮實的腰功腿功、動聽的嗓音和良好的耐力體力,演員還要隨時做好傷筋動骨的準備。郭德綱的京劇只能說真一般。他也極少出演京劇。

在相聲界,儼然就像郭德綱的一言堂,也因此他排擠同行,各種任意詆譭的新聞也出得不少,人品實在令人質疑。

北京電視臺臺長王曉東上午因肝癌去世。下午,相聲演員郭德綱發了一首七言絕句,語含諷刺疑似稱死者是因果報應,並配上了一張雙喜的圖,而且他還將該條微博置頂,人品低劣至極。

在優酷慶典上,郭德綱與沙溢夫婦開玩笑,三番五次說安吉是他與胡可的兒子,並說胡可好客等葷口玩笑,引起很多網友的不滿,紛紛要求郭德綱道歉,誰知郭德綱發了一遍微博,不但沒有道歉,還對網友們冷嘲熱諷。

現在的郭德綱任性恣意,把相聲界當成自己的物品,已經沒有了當初的相聲大師的風範,最近郭德綱還愛上倒騰保養,各種護膚品都往臉上招,據說郭德綱就非常喜歡趕節目的時候用”baby同款微碳黑麵膜“來急救皮膚,還非常喜歡曬敷著面膜的自拍,不過在我看來,這樣的郭德綱對於相聲界來說是真的老了。


黑尚娛樂

郭德綱畢竟是相聲演員,本門的功夫確實厲害,可以說,老郭一挽相聲的頹勢,對相聲事業的繁榮功不可沒。談到郭唱的京劇,客觀的說,比專業演員還有一段距離。郭德綱的京劇,學習的是麒派的唱法,這應該和他老師侯耀文有關係,侯耀文又是跟著父親侯寶林學的,侯寶林過去學過京劇,有功底,所以唱出了麒派的味道。侯耀文的唱不如侯寶林,郭德綱的唱也不如他的師傅。總感覺郭德綱唱京劇,評劇都是一個調子,一味的高嗓門,如果是喜歡聽京劇的朋友,可以一下子感覺到和專業京劇演員的差距來。但是,這並不妨礙大家對他的喜歡。郭的參與,對於提高京劇的影響力,尤其是對年輕的觀眾,還是有很大好處的。


述古生

這位小噴,一看就知道誰派你來的,雖說有點道理,但可惜了這份計算。要弘揚京劇,你該找京劇界專業人士去噴,要點評相聲,你該把“現役”相聲圈幾位知名人士綁在一起和老郭比拼下京劇,弱弱地問一句,相聲圈學唱京劇最好的是誰?


手機用戶52672157948

在我的記憶中,說相聲的真正粉墨登場的馬三立反串大溪皇莊,魏文亮戲迷傳(純屬搞笑,不正真正的主角),侯寶林,侯耀文父子的蕭何月下追韓信,馬志明的烏盆記,還有個叛徒何雲偉唱空城計,但論起來相聲演員京劇唱的好聽的就這侯氏父子和老郭了!


厚琛HC

不懂京劇。小時候起都在姥爺家,平房院子,姥爺喜歡京劇,戲匣子裡從早到晚的放,不煩,還很好聽,一邊聽一邊玩。綱子的腔嘛,不好聽呀,就是老生清唱,是不是也得悅耳,似乎相聲演員不唱點京劇就不專業似的,好好說就行,別折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