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姑”、“荸薺”和“馬蹄”通常指代哪幾種食物?

小亦樂樂

老闆兒,稱慈姑兒!

要得!

.....

等等,這“慈姑”竟然是“荸薺”!

不對,“慈姑”是“慈姑”,“荸薺”是“荸薺”。它倆差得很遠啊。

嗯,我們成都人還有好多四川人,就管“荸薺”叫“慈姑兒”,不服來辯。

唉,都瞎叫幾百年了。

在我國的南方水鄉地區,有非常多的有特色的水生農作物。我國古人也很早就開始馴化栽培它們,其中就有兩種分別常被叫做“慈姑”和“馬蹄”的水生作物,因為過去同在江南水鄉,在各地的名字叫法也多樣,甚至直到今天,不同地區的人也常常把它們的名字混用起來。

“慈姑”、“荸薺”和“馬蹄”它們的真身是什麼呢?


“慈姑”,在《中國植物誌》中這種水生栽培作物的中文正名是慈姑,也常常被叫做:茨菇、茨菰、慈菇。因為慈姑的葉形如剪刀,所以還有別名就叫剪刀草。慈姑是江南十分常見的一種水生蔬菜作物,它的原生種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在長江以南的沼澤地區極為常見。慈姑來自於澤瀉科 Alismataceae慈姑屬Sagittaria,全屬約30種,廣佈於世界各地,多數種類集中於北溫帶,初夏開著白色的小花,裡面有花葯明黃非常顯眼。慈姑屬的模式種是歐洲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 Linn.分佈在歐洲,是由植物分類學的祖師林奈大神命名的。

在很早以前,中國古人就採集野慈姑食用。不過,野慈姑的地下塊莖比今天的栽培慈姑來就小許多了。總體上看,慈姑被馴化栽培的時間比菱角或芡實等水生作物要晚一些。在《詩經》等先秦前的典籍中還沒有看到它的身影。漢代劉向所輯的《別錄》中提及∶烏芋,一名借(籍)姑。二月生葉如芋。後世考證,這烏芋和籍姑指的其實是慈姑。

但是,由於芋的葉片比較圓, 茨菇的葉片卻是明顯的剪刀狀的戟形葉,所以用烏芋來說慈姑非常容易讓人誤解。後來,南北朝梁朝植物學者陶弘景注意到了:“籍菇始生水田中, 葉有椏, 狀如澤瀉, 不正似芋......煮食乃可啖”就把慈姑的形象給勾勒出來了。到了唐代,慈姑就很常見了,白居易就寫過“樹暗小巢藏巧婦, 渠荒新葉長慈姑”。

在對慈姑的辯識中,陶弘景又接著寫下:“今有烏芋者,根極相似,細而美,葉乖異狀,頭如莞草,呼為鳧茨,恐此非也。”這裡就說到了另一種水生栽培植物鳧茨。陶弘景的意思說的很明白,過去很多典籍把這倆貨就弄混了,我給說明白,以後可別再弄亂了。鳧茨也做鳧茈,即今天的荸薺Heleocharis dulcis,來自莎草科Cyperaceae荸薺屬 Heleocharis,它的球莖富澱粉,供生食、熟食或提取澱粉,味甘美。《後漢書》就提到“王莽末, 南方飢謹, 人庶群入野澤, 掘鳧茈而食。”

荸薺也叫馬薺、烏芋和地慄。烏芋和地慄的別名大概也是因為荸薺的球莖形態與顏色與芋頭和栗子有些相似的緣故。荸薺的名字大概是來自於鳧茨,明植物學者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寫過:“其根如芋,而色黑也。鳧喜食之, 故爾雅名鳧茈, 後遂訛為鳧茨, 後又訛為荸薺。”

另外,因為球莖的形狀如馬蹄,所以荸薺還有個名稱就叫“馬蹄”。荸薺是莎草科的植物,莎草科中能夠做美食的植物還真不多,所以荸薺也算是這一科在人類餐桌上的傑出代表了。

無論在中國歷史裡還是各地習慣中,“慈姑”和“荸薺”一直存在著混用和亂用的情況,直到今天,各地仍然各有叫法。比如在四川,“荸薺”常常被水果商販削成白白的裝入袋中做水果生食,但是,如果你說買“荸薺”,估計就沒人理你,而你說來一袋“慈姑兒”小販立馬就明白了。


喵喵植物控

如題圖所示,茨菰和荸薺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


慈姑 [cí gū],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田裡,葉子像箭頭,開白花。地下有球莖,黃白色或青白色,以球莖作蔬菜食用。可以吃。也作茨菰。

澤瀉科(Alismataceae)慈姑屬宿根性水生草本。單子葉植物,無胚乳.又名剪刀草、燕尾草等。

荸薺(學名:Heleocharis dulcis (Burm. f.) Trin.),又名 、 、 、 等,屬單子葉莎草科,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有細長的匍匐根狀莖,在匍匐根狀莖的頂端生 ,俗葉荸薺。


lfrdl

他們應該都是一種食物,就是它!只是不同的稱呼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