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媽媽的眼淚:閨蜜,你為什麼要害我?

最近看到這樣一則新聞,35歲的單親媽媽將房子賣了15萬,準備挽救身患白血病的孩子,結果這筆救命錢卻被最好的朋友以幫孩子籌款為由騙走了10萬。單親媽媽的眼淚和心碎讓人同情,同時也讓我想起了還有人曾跟我講,閨蜜搶了她的男朋友,閨蜜在她最困難的時候落井下石等等,這不禁讓我深思一個問題:為什麼傷害我們的總是那些我們最信任的人,在我們為之付出了最真摯的感情後換來的卻是背後狠狠的一刀。

在這裡,有兩件事需要探討。一件事:你瞭解你的閨蜜嗎?另一件事:你掌握好應該保持的人際距離了嗎?

單親媽媽的眼淚:閨蜜,你為什麼要害我?

不管你如何定義或如何界定誰是你的閨蜜,都不可忽視一個心理學理論,人是由三個“我”組成的,即“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由本能和慾望組成的能量系統,代表著無意識、非理性;超我,就是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由社會規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內化而來。而自我,則是那個在本我和超我之間起的調節作用的力量,以合理的方式獲得滿足。社會上的人,尤其是受過教育的人,都會盡可能地隱藏和剋制本我慾望,但注意,本我的慾望並沒有消失,只是被壓制了。當情色、利益等巨大誘惑在前的時候,那個本我很可能會再也壓制不住跳出來,戰勝了超我的道德感,按照它的唯樂原則做出我們認為有道德感的人不應該做出的事情。所以,確切的說,做這個事情的人,是那個不受道德感控制的本我的閨蜜。

第二件事情,當我們親切地叫某些朋友為閨蜜的時候,證明你們之間的心理距離很近。這種近距離的關係,讓你自己的種種都被清楚地暴露在別人的視線裡,你允許別人走近你,瞭解你最重要、最隱秘的事情,把你最珍貴的東西給人看,換言之,是因為你缺少自我保護意識,給了對方本我的魔鬼作怪的機會。因此,從某種意義來講,距離產生美,距離也產生安全感。所以,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我是心理諮詢師鏡心,歡迎您關注我,和我做朋友,共同探討有關心理層面的問題。

單親媽媽的眼淚:閨蜜,你為什麼要害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