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科維奇為什麼能代表三個國家參加三次世界盃?

只有一點不同

曾經的國米名宿斯坦科維奇先生,保持著這個世界絕無僅有的另類記錄——代表三個不同國家參加三次世界盃

  • 1998年20歲時代表南斯拉夫參加世界盃

  • 2006年28歲代表塞爾維亞和黑山參加世界盃

  • 2010年32歲代表塞爾維亞參加世界盃

這是怎麼做到的?


國家解體或分裂,國際足聯規則下惟一代表不同國家參加A級比賽的方式

為了保證國家隊之間的相對公平度,避免僱傭軍的出現,國際足聯現在有明確規定和補充解釋,只要該球員代表了某國參加過A級比賽,就不可以變換國籍代表其他國家出賽,而世界盃是絕對的A級賽事,只要參加過一屆,就只能為該國效力了。

而國家解體和分裂,就不在這個限制之內,所以曾經的蘇聯了、前南等國的球員就有了這個可能,特別是前南地區,1991年至1992年馬其頓、波黑、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相繼宣佈獨立,曾經的南斯拉夫1992年宣佈解體,因此1998年的克羅地亞國家隊的普羅辛內斯基就在1990年代表前南斯拉夫參加過世界盃,並且他在兩屆世界盃上都有進球。

而斯坦科維奇所在的國家卻是連續分裂,在90年代初前南解體後,南斯拉夫縮減為現在的塞爾維亞、黑山和科索沃的區域,實際名稱應該是南聯盟,斯坦科維奇第一屆世界盃就是代表這個國家;

1999年北約對南聯盟發動科索沃,科索沃實際上成為自治區;2003年至2006年塞爾維亞與黑山組成的鬆散聯邦制國家,雖然06年世界盃前黑山宣佈再次獨立,但由於時間太緊迫,世界盃還是以塞黑的名義聯合組隊參加的,這是斯坦科維奇參加的第二屆世界盃;

2010年斯坦科維奇代表的就是塞爾維亞了。

他雖然代表三個國家參加世界盃,但是他曾經的隊友米洛舍維奇曾先後代表前南斯拉夫聯邦隊,南聯盟隊,塞黑,塞爾維亞隊等四支球隊出賽,只是沒有參加那麼多世界盃而已。


而這,只是前提,長期高水平能力的保持才是實在這一切最大的王道

作為國米核心,他從04年加盟國米以來就迅速讓這個有著球星黑洞的俱樂部收割了眾多的冠軍——從04年到10年6個賽季裡,國米聯賽五連冠,三奪意大利杯冠軍,三獲意大利超級盃冠軍,還收穫了歐冠冠軍和世俱杯冠軍,一共獲得了13個冠軍。並且是越老越妖,在站到歐冠之巔那年已經32歲了,所以,任何紀錄的創造都是需要自身真正的實力,其他就只是機遇而已。


瞎說韓

其實能無縫過渡直接代表三個國家參加足球比賽,而且都是成年隊的比賽,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國家動盪,這個原因其實大家都不想見到,誰不想自己的國家穩定阿。

從所周知南斯拉夫就是這樣的一個動盪分裂的國家,1945年,鐵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共產黨建立起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國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92年南斯拉夫解體,分裂為南聯盟、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馬其頓和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南聯盟2003年重定新憲法改國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2006年6月3日黑山獨立,塞爾維亞失去出海口變成內陸國,2008年科索沃"獨立"。

根據這種種歷史,第一次代表國家隊出戰的斯坦科維奇在是1998年,那時候還是南斯拉夫已經解體,但有部份南斯拉夫分裂出來的部份國家組成了南斯拉夫聯隊參加世界盃,以前南名譽參加比賽。但參加完此界世界盃之後,連最後體育層面的前南已經宣佈結束。

其實2006年南聯盟已經改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所以再一次代表不同國家參加世界盃,但世界盃後,黑山獨立。而斯坦科維奇國家更名為塞爾維亞。再一次代表不同國家名稱的國家參賽了。

國家的動盪,球員是改變不了,而他雖然代表了三個國家參加比賽,但其實在他心中,都是代表自己的出生地所有的國家比賽,其實是沒有變的,完全不是那為了踢比賽而更換自己行更改國籍的人,他是被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