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冰花男孩,但我絕不會拿你當孩子的榜樣!

這兩天,我們被一個滿頭白髮(binghua)的小老頭(nanhai)刷屏了▼

心疼冰花男孩,但我絕不會拿你當孩子的榜樣!

(來自人民網)

照片中的小孩名叫王福滿,8歲,是魯甸縣新街鎮轉山包小學三年級學生。校長表示,小滿的家離學校4.5公里,平時都是走路一個多小時來上學。

看到這張照片時我和網友們一樣心疼……

心疼冰花男孩,但我絕不會拿你當孩子的榜樣!

@人民u6KUJ:為人父母的人,看著好心疼。

@Hedgehog-茜:孩子,你吃的苦將會照亮你未來的路。

@qwedf:努力讀書,改變命運。

@人民NNg5a:做了個鬼臉說明孩子心態還挺好。孩子,心疼但也鼓勵你,求學路不容易,堅持下去。

1

又一個勵志故事?!

從廣大網友的留言來看,這的確是一個很不錯的勵志故事!家長們可以藉此告訴孩子很多道理:

1、要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

2、珍惜自己這麼好的學習機會

3、要向冰花哥哥/弟弟學習,刻苦努力

……

這不禁讓我想起我們上小學那會兒,傳遍大江南北的大眼睛女孩▼

心疼冰花男孩,但我絕不會拿你當孩子的榜樣!

當年我們的父輩也是藉此用同樣的道理來教育我們的:

1、要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

2、珍惜自己這麼好的學習機會

3、要向大眼睛姐姐/妹妹學習,刻苦努力

……

可事實上,當年聽過這些道理的我們,現在怎樣了呢?

還是不做評價了吧~

心疼冰花男孩,但我絕不會拿你當孩子的榜樣!

我只想說,人不是靠道理而是靠習慣活著的!如果單單靠講道理就能教育好孩子,那麼天底下就沒有教不好的人了!

現在為人父母的我們,如果還像父輩一樣拿“別人家的孩子”來給自家孩子講道理,只會讓他重複我們當年的心路:心存愧疚,壓力山大!

2

請務必告訴孩子:上學不苦!

我們小時候,教室裡常會貼上“書山有路勤為小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標語▼

心疼冰花男孩,但我絕不會拿你當孩子的榜樣!

這句話的後半句“學海無涯苦作舟”現在已經飽受詬病,因為它總在暗示孩子們“學習是苦的”。事實上,學習這項腦力活動,苦與樂,根本上在於心態,就像我們在碼頭上扛大包,會覺得苦;在健身房裡舉槓鈴,卻覺得樂一樣。

心疼冰花男孩,但我絕不會拿你當孩子的榜樣!

▲冰花男孩手壓99分考卷:“上學冷,但並不辛苦

3

“讀書苦”是時代的偏見

在我們80後的童年裡,父母大多為溫飽操勞,整個社會也處於“扛包快跑”的時代,大人們根本沒有空引導孩子發現讀書之樂,只想讓孩子快點藉由“上學、高考”跳出“農”門。因而總告誡我們要不怕困苦,迎難而上,彷彿學習就像他們扛大包,咬咬牙就能搞定。

妄圖在學習上用蠻力解決問題,這大概是從他們長久體力勞作中得出的經驗吧?

我母親以前就常常問我:“兒啊,每天讀書累不累啊?”我說不累。她有補充道:“看到這些書,我寧可幹活也不想讀!”好在那個時候,我已經發現了學習的樂趣,否則一定會被她帶偏。

然而,父輩功利的上學心態還是影響了我10多年的求學生涯。我常捫心自問,上了這麼多年的學,我最終收穫了什麼呢?除了一張又一張的獎狀,一紙又一紙的文憑,考試完了就忘的課本,幾乎沒什麼了?反倒是當年自己看得一些“閒書”讓自己受益匪淺,保住了我

讀書的興趣——而這樣的興趣才是我工作幾年,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之後,開始起航的核動力。而我兒時的同學,無論成績好壞,只要不愛課外閱讀的,畢業後大都談書色變,彷彿仇人一般,只盼永不相見。

心疼冰花男孩,但我絕不會拿你當孩子的榜樣!

我把這個現象跟周圍的朋友交流,很多人都表示贊同。的確,當年的我們上學的目的太功利了,無非就是為了書中的千鍾粟,黃金屋,顏如玉。

這種觀念是物質匱乏年代的產物,本應隨著那個年代一同被人遺忘。但遺憾的是,儘管現在大部分地區物質條件都好了,這種觀念依然廣泛存在。受這種觀念地影響,許多家長仍要求孩子“刻苦努力、扛包前行”也就不奇怪了。

弗洛伊德說,人的天性是追求快樂,逃離痛苦的。

如果學習是一種苦工,一個人只要有可能逃避,就一定會逃避。(美國教育家杜威語)

據說二戰期間,一位瑞士最好的鐘表匠被迫去給納粹製造一批高質量的鐘表。儘管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卻始終達不到戰前的鐘表水平。他自己感到非常困惑。後來有心理學家分析,這其實是因為他製造鐘錶時的心態變了,有創造力的潛意識已經選擇了逃避。

因此,只有不愛學習的孩子才會以讀書為苦,需要用“學海無涯苦作舟”,“梅花香自苦寒來”給他打雞血▼

心疼冰花男孩,但我絕不會拿你當孩子的榜樣!

而真正熱愛學習的孩子即使住茅屋、吃鹹菜,頭頂冰花依然能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怡然自得▼

心疼冰花男孩,但我絕不會拿你當孩子的榜樣!

▲冰花男孩和姐姐在家 攝影:王剛奎

所以,因為學習並不苦,我自然無需拿冰花男孩做孩子的榜樣:“小銘,看這個冰花哥哥學習多麼刻苦!”而最多輕描淡寫地告訴兒子:“小銘,你看這個冰花哥哥多麼喜歡讀書啊,這麼冷的天,走1、2個小時的山路,他都要去。”

比起提醒孩子學習刻苦,暗示他留意學習之樂才是上策!

4

“冰花男孩”應作家長學習的榜樣

如果一定要拿冰花男孩做榜樣的話,我非常贊同下面這位網友的觀點▼

心疼冰花男孩,但我絕不會拿你當孩子的榜樣!

比起孩子來說,我們成年人有更強的意志力和行動力,因此冰花男孩不怕苦的精神更適合做成年人的榜樣。

而且,當我們自己更加積極努力時,不僅我們的人生會更美好,我們的孩子也同樣會深受影響。

對此,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項系統的研究。研究者們列出了“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和睦情況;父母經濟條件;孩子看電視時間;親子閱讀情況”等16項通常被認為會對學習產生重要影響的因素。結果得出驚人結論:

父母是一個怎樣的人

父母對孩子做了什麼

更能影響孩子的學習

恰好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

我有兩個朋友:朋友A兩口子在家經常看電視玩手機,但每天堅持給孩子作親子閱讀;而朋友B夫妻倆喜歡在家看書讀報,但並沒有每天給孩子作親子閱讀。你猜他們誰的孩子會更愛學習一點?

朋友A、B的孩子雖然成績都不錯,但是當有好看的故事和好看的電視節目讓他們選時,A的還是首先選擇了電視,而B的孩子則選擇了看書。

5

冰花男孩,關愛留守兒童的集結號

我想,冰花男孩,大眼睛女孩的形象出現在大眾視野裡,更重要的意義不是拿來被當做自家孩子學習的榜樣,而是成為全社會關注留守兒童、貧困兒童的集結號。為的是不讓他們再單純地拿上學當作擺脫貧困的救命稻草,而是發自內心地愛知識,愛智慧

最新消息:1月10日,共青團雲南省委、雲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等部門已帶領青年志願者,來到“冰花男孩”所在的學校魯甸縣新街鎮轉山包小學及附近高寒山區學校,送去了“青春暖冬行動”所募集的首批10萬元網友的愛心捐款……

祈願更多不為人知的冰花男孩被世界溫柔以待!!!

參考文獻: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杜威(美)《民主主義與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