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零售改革迫在眉睫 京心呵護計劃推出正當其時

中國醫藥流通和零售領域正在發生劇烈變革,根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2017年零售連鎖企業由5609家縮減為5409家,零售單體藥店由22.6萬家降為22.5萬家。

醫藥零售改革迫在眉睫 京心呵護計劃推出正當其時

這與5月23日京東聯手中康資訊共同發佈的《中國藥品零售市場消費趨勢報告》所披露情況基本一致:2013年至2017年,實體藥店市場規模從1870億增至2690億,網上藥店市場規模從12億增至61億。實體藥店非處方藥規模穩步增長,但市場佔比逐年下降,2017年首次跌破50%,下降至49.81%。

雖然從市場佔比角度上看,線上藥店較之實體藥店仍有較大差距,但線上的勢能優勢開始顯現,線上藥品增速已經多年在50%以上,中康諮詢副總裁李俊國透露2017年線下實體藥店的增速僅為8.5%

無論從規模、增速抑或是發展的潛力來看,原有的線下藥品零售模式已經進入了嚴重的瓶頸期,整個行業面臨新一輪的調整和改革。

也就在5月23日,京東大藥房推出"京心呵護計劃",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商城時尚生活事業群總裁胡勝利出對此計劃的描述為:從品牌一體化營銷、開放大數據、重構購藥場景、智慧雲藥師平臺建設等方面,賦能上下游產業鏈,共同推進互聯網醫藥行業的場景化、精準化、智慧化發展,切實推動"健康中國戰略"加速落地。

醫藥零售改革迫在眉睫 京心呵護計劃推出正當其時

我們通過收集整理行業相關信息,以京東大藥房為主要研究範本,對比線下實體門店來分析行業未來的改革重點。

調動全產業元素是醫藥零售重中之重

在原有的藥品零售體系中,各個環節基本處於割裂狀態,主要表現為:1.藥品廠商與消費者之間的長鏈條,廠商無法第一時間獲得消費者反饋,不能及時調整產品和營銷策略;2.受技術所限,門店與消費者的低粘性關係,線下藥店會員體系很難取得應有價值;3.消費者與藥品之間的信息屏障,平均一個藥店只有0.8個執業藥師,且基本是銷售導向,消費者無法獲得準確的藥品信息。

行業各元素之間互相獨立,門店與門店各自為戰,使得行業難以發揮規模優勢,即便線下實體藥店已經是2600多億的巨大市場,但我們始終未能看到行業在效率、口碑等方面有根本性改善,其中單體門店出現萎縮,行業模式侷限性已經開始從相對較弱的環節中有所體現。

我們在研究京東大藥房的京心呵護計劃之後,發現其主旨基本可以概括為:調動行業元素,重新分配資源,發揮規模優勢。

若進一步闡釋,即,用京盟計劃提供流量賦能,京騰計劃加大社交形式,並完善社交數據,用京準通開放會員數據,實現藥品的精準營銷,又推出智慧雲藥師平臺,且藥師不以銷售為導向,只提供購藥諮詢,提高終端用戶依賴感。

在京東大藥房成立的兩年時間內,基本解決了以下問題:1.藥品線上自營模式快速成長的理論和實踐價值,2016年11月,首戰雙11,訂單量突破10萬單,2017年11月,再戰雙11,同比增長超過了300%,實現了藥品的全國性的覆蓋;2.藥品物流和倉儲模式的確認,2017年7月,完成廣東倉分倉運營,南北雙倉呼應實現北廣深核心城市,80%訂單次日達。

線上藥品購物體驗優勢得以發揮,如實體藥店前20強平均客單價為72元,但同期京東大藥房的平均客單價已經達到了162元

在京心呵護計劃中,我們可以看到京東大藥房的定位已經不再是線上藥品零售企業,而是要用之前在藥品零售流通領域的經驗打通全產業鏈條,激活行業新的勢能,我們尤其注意一個細節:京東大藥房宣佈KA品牌大數據免費開放一年,這意在加速藥物品牌商的線上化運營思路調整,也是京東大藥房開放策略的重要體現。

醫藥零售改革迫在眉睫 京心呵護計劃推出正當其時

京東大藥房推出京心呵護計劃正當時

已經成立兩年的京東大藥房從未有今日之高調,此次拜耳、同仁堂、輝瑞、東阿阿膠、匯仁、康恩貝、西安楊森、中美史克等國內一線品牌商紛紛前來站臺,簽署合作協議,這不僅僅有醫藥零售轉型之下,品牌商重新選擇新生力量的考慮,更重要是看中京東大藥房在此時已經具備了發揮京心呵護計劃潛能的條件。

在我們看來,此時京東大藥房已經完成了以下工作準備:

1.兩年線上零售經驗的積累和沉澱(前文已有敘述,不再贅言);

3.創新產品開始收穫成績,如不以銷售為導向的雲藥師平臺,建立消費者的用戶用藥隱私檔案,可提高用戶畫像的精準度,這對於藥品廠商是筆寶貴的財富。

今日的京東大藥房已經不是一個部門或者一個品類的事情,背後是京東整個體系的加持,尤其2017年推出的京盟計劃,在經過一年時間的磨合之後,已經開始體現巨大的發展潛能,也是京東多條業務線發展的重要支持點,如不久前的京東時尚品類擴張,京盟計劃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隨著京盟計劃的進一步完善,其在京東未來發展中的權重也將越來越大,這是包括京東大藥房在內各個業務線未來發展的重要武器之一。

基於以上分析,京東大藥房已經基本具備了開放、賦能產業的優勢條件,京心呵護計劃推出正當其時。

京東商城醫藥健康總經理魏凱在當天演講中提到:線下藥店的人群佔比,46歲以上的佔比接近40%,線上消費的主力軍是25—35歲的人群,佔比將近五成,25歲以下用戶佔比同樣達到了兩成

這已經是個非常明顯信號,行業的希望和未來已經相當清晰,在此,建議藥品廠商能把握行業主流方向,抓住改革機會,迎來新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