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誇大、不貶低,用簡單數學告訴你:保險什麼時候最划算

保險,到底是什麼?它值得買麼?

是不是像一些人印象中的:

“保險的收益率不高,一點都不值,還不如買理財”

又或者

“幾十年後,幾十萬的理賠,根本就不值錢,保險就是騙人”

又是不是像一些銷售人員所說的:

“保險可以保障你一輩子”

在我看來,這是兩種極端。

客觀地講,保險,既不是一無是處,也不是無所不能。

其實,它就是一個簡單的數學題,看懂了,也就明白了保險到底是什麼、值不值得買,以及什麼時候,保險最划算。

不誇大、不貶低,用簡單數學告訴你:保險什麼時候最划算

數學題是這樣的:

以大家最熟悉的理財為例:

假設你今年30歲,打算在50歲前還不會被淘汰的時候,通過20年的理財,每年拿出7000元來投資(20年累計投資14萬),最終連本帶利賺到30萬。

那麼來算一算,要達到這個目標,在不同的年度,你的投資回報率需要多少?

第一年,你拿出7000元理財。

經過1年的投資,如果你想在第二年,就達到30萬的理財目標 ,投資回報率必須達到4186%,即42倍的收益。這是怎麼來的呢?

我們來驗算一下:7000*(1+4186%)=30萬

當然,如果你覺得第一年,就獲得這麼高的投資回報率,簡單就是搶錢,好的,那就繼續增加本金進行投資。

第二年,你再拿出7000元理財,累計拿出了14000元。

經過2年的複利滾存,如果你想第三年就達到30萬的目標 ,年投資回報率

(複利)必須達到507%,即5倍的收益。

我們來驗算一下:

第一年拿出的7000,複利增值了2次(即第1年、第2年都是複利),即7000*(1+507%)*(1+507%)=25.8萬;

第二年拿出的7000,只複利增值了1次,即7000*(1+507%)=4.2萬;

25.8+4.2=30萬

假如你覺得第三年賺到30萬,理財產品收益還沒有這麼高。好吧,那只有多拿些本錢。

第三年,你再拿出7000元,累計拿出了21000元。

經過3年的複利滾存,如果你想第四年就達到30萬的目標 ,年投資回報率(複利)必須達到211%,計算原則同上。

以後不同年度的投資回報率,如下圖所示,經過25年的投資,即55歲的時候,達到30萬的投資收益,你的投資收益率將達到4.8%,已經超過了目前很多理財產品的收益。

經過了50年的投資,即80歲的時候(根據國家發佈的《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6-2020年)》,2020年這一年出生的人口,人均壽命要達到77歲),假設你比較長壽,達到80歲),如果要達到30萬的理財目標,你的投資收益率是1.9%。

不誇大、不貶低,用簡單數學告訴你:保險什麼時候最划算

再回到前面的問題:

1、保險到底是什麼?

其實,上面的理財“投資回報率”,就是保險的演示,比如重疾險、終身壽險等,都是適用於這個數學模型。

你每年拿出的7000元購買保險,如果在不同的年度發生理賠,獲得30萬保額理賠的“投資回報”。

從保險“投資回報率”看,在買保險的前20年,保險的“回報率”是比較高的。保險“最賺錢”的時候,是第一年買保險,第二年理賠,賠率超過40倍,保險這時可以稱為“博彩”,以小博大

保險槓桿最低的時候,即最“不賺錢”的時候,是第一年買保險,在80歲終老時才理賠,收益最低,但人生最幸福。這種投資,本質上是保本、利息不斷下降的長期儲蓄存款

所以,投資保險的本質,前期是“博彩”,以小博大;後期是“長期儲蓄”,保本低息。根據理賠發生在不同的年度,保險的投資收益,在“博彩”與“保本低息”之間滑動。

不誇大、不貶低,用簡單數學告訴你:保險什麼時候最划算

2、保險是否一定要買?

不一定。

如果你有足夠的錢、有好的投資渠道,可以不買保險。

但如果你有閒錢,或者風險承受能力較差,還是建議買些保險。因為誰能知道,在第二年不發生理賠?有什麼投資渠道,可以短期內獲得幾十倍、上百倍的回報?

藉助保險的槓桿功能,還是比較划算的投資。最不濟,也就是一輩子存個利率1%以上的定期,有什麼損失呢?

3、幾十年後,幾十萬的理賠根本不值錢?

前面已經說過,風險是不確定的,誰能確保第二年不發生理賠?保險,是“可能”的不值錢況且,手頭任何現金,都會受到貨幣貶值的影響,幾十年後,現金,是“確定”的不值錢

4、保險可不可以保終身?

顯然不能。

由於貨幣貶值,保險的購買力,不是一成不變的。前面已經提到過,買保險的前20年,還是能夠抵禦通貨膨脹的,越往後,保險的“收益率”越低。

所以,買保險,從來都不是一張保單,就可以保障終身,最好在中途不斷提升自己的保額,才能真正抵禦通貨膨脹的影響。

總而言之,保險既不是神話,什麼都保、保障終身,也不是一無是處,騙子的把戲,它就是一個普通的金融工具,理性看待、能為我所用就好。

寫在最後,可能有人會質疑,為什麼你在演示時,只用7000元、30萬去演示呢?會不會是玩數字遊戲,故意把保險的收益率說得很高呢?

曉保諮詢訂閱號,不推銷、不騷擾,教你買到實用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