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徵收土地,房屋補償多少錢?

辜福的天使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一、房屋地上物補償標準

房屋補償標準

樓房(二層以上)每平方米補償3300元。

搗(預)制磚砼結構房屋每平方米補償2800元。

磚瓦房每平方米補償2400元。

平(草)房每平方米補償1900元。

二、其他地上(下)附著物補償標準

倉房每平方米補償920元。

室外水泥地坪每平方米補償165元。

沼氣池每個補償4600元。

廁所每平方米補償190—300元。

豬雞舍每平方米補償150—260元。

塑料大棚每平方米補償165—280元。

菜窖每平方米補償180—330元。

磚石牆每延長米補償190元。

格柵(含工藝格柵欄)每延長米補償450元。

大門樓每個補償2400元。

飲用水井(含壓水設備)每眼補償1000元。

農家排灌水井(含泵水設備)每眼補償15000元。

排灌大井(含設備)每眼補償3萬元。

排水管(塑料管、鑄鐵)每延長米補償80—150元。

電話移機補助費每戶200元。

有線電視遷移補助費每戶300元。

墳每座補償5000元。

異地安置補助費(包括宅地、配套設施、租房費等)每戶2萬元。

三、房屋拆遷要注意什麼?

房屋拆遷需要注意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合同的簽訂。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合同的簽訂需要注意:

1.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合同應注意拆遷當事人及基本情況。(拆遷人必須是是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

2.拆除房屋的有關情況。(包括座落地點、結構、樓層、面積、質量、間數以及附屬設施等)。

3.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合同應注意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補償時間。

4.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合同應注意房屋估價。

5.拆遷安置辦法。

6.搬遷補助費、臨時安置補助費、停業補償費的支付。

7.搬遷期限和過渡期限。

8.違約責任。

四、租房拆遷怎麼辦?補償法律依據有哪些?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拆遷租賃房屋的,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此條款是修改後條例新增加的,對拆遷租賃房屋如何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作了特別規定即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由拆遷人、被拆遷人、被拆遷房屋的承租人三方簽署。之所以要做這樣的特別規定,是因為修改後條例對拆遷補償安置對象作了重大調整。原條例確定被拆遷人是房屋的所有人和使用人,拆遷補償的原則是對房屋所有人給予補償,對使用人給予安置;修改後條例確定被拆遷人為房屋的所有人,拆遷補償的原則是,對所有人給予補償,兼顧對使用人安置。在對所有人進行補償的情況下,為了保護房屋承租人的合法權益,本款特別規定在拆遷租賃房屋時,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承租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第二十三條規定:“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

除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外,被拆遷人可以選擇拆遷補償方式。”

此條是關於拆遷補償方式的規定,並明確規定了被拆遷人對補償方式的選擇權。但為保護承租人的合法權益,這種選擇權在拆遷租賃房屋時在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情況下是受到限制的。

第二十七條規定:“拆遷租賃房屋,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賃關係的,或者被拆遷人對房屋承租人進行安置的,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

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對解除租賃關係達不成協議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產權調換的房屋由原承租人承租,被拆遷人應當與房屋承租人重新訂立房屋租賃合同。”

此條規定了出租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的具體內容。是由原條例第二十四條修改而成。原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拆除租賃住宅房屋,應當實行產權調換,原租賃關係繼續保持,因拆遷而引起變動原租賃合同條款的,應當做相應修改。新條例與原條例相比,主要發生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一是保護了房屋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所有人可以選擇補償方式,也就是說,所有人在拆遷時,可以先行解除租賃關係,獲得貨幣補償;解除不了租賃關係的,才實行產權調換;二是增加了被拆遷人的義務,也就是說,如果被拆遷人要想獲得貨幣補償,必須對被拆遷房屋的承租人進行安置,解除雙方在被拆除房屋上的租賃關係;三是規定達不成協議的,實行產權調換,產權調換後重新簽訂租賃協議;四是外延有擴展,不僅適用居住房屋,也適用非居住房屋。

第三十一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支付搬遷補助費。

在過渡期限內,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自行安排住處的,拆遷人應當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使用拆遷人提供的週轉房的,拆遷人不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

此條是對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的規定。根據本條規定,當房屋是由被拆遷人自己使用時,上述費用發放給被拆遷人,當房屋是由承租人使用時,上述費用發放給承租人。


北京冠領律師事務所

土地徵收分兩種,一種是城市土地徵收,一種是農村土地徵收。


城市土地徵收補償主要包括房屋價值補償、搬遷安置補償。


補償標準一般是按當區域的土地平均價格來計算,你可以選擇現金,也可以選擇等同於原住宅建築面積相同的房屋面積,當面積出現差異時,按差異面積補足差價。

而農村土地徵收,補償標準一般由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青苗補償費組成。


土地補償費:耕地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安置補助費:耕地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4~6倍。

青苗補償費又分為三種:

剛播種的,按季產值的30%補償工本費。成長期的,按一季度產值補償。

可以收穫的農作物,則不給予補償。

經濟林木類的,儘量移植,補償移值費。

希望能幫到你!


感悟社會人生

你好,我也是一名拆遷戶關於拆遷補償這事情每個地方都不一樣,因為每個地方的收入和徵地的價格不一樣,也考慮到地方的人均收入和財政收入所以都是按照標準來的

1、按照2018年拆遷的新政策,別的沒變,就是租房的價格變動了,以前我們這裡第一年7塊錢一平方,第二年9塊一直往上累計的,現在統一都是10塊錢一平方,乍看是賺了,實際上一般分手手的房最少5年才拿到!自己衡量一下

2、我們這裡的政策是按照你們家多少平方來算,然後一個戶口本上多少人按照每人45平方來算,把你們戶口上人的平方加在一起剪掉原來房屋面積,剩下的就要平價補,如果你想多要平方就要按照高價補,如果想更多的話一般都是按當地市價補

3、每一個村的政策又不一樣,我們村和鄰村的政策就不一樣,他們田多,我們山多,田多他們是按照每人多少錢徵收掉的,而我們山多最多就一點青苗補償,山是不會徵收的

4、農村拆遷和城市拆遷政策又不一樣城市拆遷是按照戶口來算,如果一家住在一起,父母一個戶口你和你愛人一個戶口,這就是二戶人家,到時候就是按照二戶來賠償。

5、拆遷還存在裝修補償,按照你所裝修的程度折舊然後對你進行補充,不過不多一般這種情況最多好像就幾萬塊!

所以現在拆遷並不想以前那樣亂拆,現在都是按照標準來的,但是裡面還是有很多套路,比如你們家幾個孩子,是否有孕婦,孕婦胎兒是雙胞胎還是一個,又或者你是是否養鴿子,有信鴿證有鴿子屋等等這些都可以要到相對的補嘗,而且屬於政策內的,所以裡面還是有很多套路的,如果你想知道更多請加我關注!


肆月清

問題面太大了,無法具體回答。徵收土地小至鄉村,大到大城市中心地段沒有可比性。

農村集體土地徵收一般以當地政府制定的農業年產值為標準按21-25倍補償。地區不同年產值標準也不同,補償政策更差距巨大。舉例北京通州地區,每畝可以達到或超過60萬。而且還可以被徵收土地的人個人另外獎勵補償50平方房屋。貴州的普通縣農村土地徵收補償最低三四萬一畝,沒有任何獎勵政策。

國有土地徵收一般按地方政府制定的土地基價的百分之六十左右補償,例土地基價是1000元,徵收補償就是600元左右。

房屋補償標準那就差距更讓人不理解了,有些地區是按房屋面積補償拆一還一,按時簽約獎勵0.1-2甚至更多;有些地區按人口和房屋面積補償,現金+特價房屋。房屋補償標準太多無法具體表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