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清是燒炭工,他的軍事才能是怎麼來的?

於無聲處34

有網友問為什麼太平軍那麼多優秀將領,東王楊秀清一個燒炭工,更是具備很強的軍事才能?這些軍事才能和領導力都是從哪裡來的?

這就要從清朝時期的土客大械鬥開始說了,客家先民遷移過程中,為了對付遷移途中強盜,土匪及不歡迎他們的土著,客家人的家族均是半軍事化的組織。女的均是大腳婆,包攬家務活和農活,男的都是半軍事化的戰士,具有極具強略的攻擊性。

而太平軍幾乎所有的主要將領都是客家人,土客械鬥在最激烈的時候,客家人都是清朝官府支持的民團鄉勇,配備整齊的刀槍鳥銃,而當地的廣府人甚至購買洋槍,僱傭外地人,還有英國,法國僱傭兵參戰。

戰鬥最激烈的時候,持續械鬥十幾年,殺死上百萬人。客家人組成的鄉勇非常勇悍,後來清軍都要來鎮壓他們,還敢在面對數千清軍的時候,客家人組成幾十個人一個突擊隊,直接就衝進官軍陣營,橫衝直撞。

廣府人因為有大後方,所以土寨被破之後,能逃的人都可以得到其族人的蔭佑。客人的寨子如果被破,能逃離的人,因為沒有後方,就只能拼死打仗。

早期太平天國拜上帝會活動集中的桂中、桂東一帶,則以清代康熙、乾隆期間從廣東嘉應州等地遷來、源出福建寧化石壁洞的客家族為主。廣西同樣是個“神仙遍地”、巫術儺術十分流行的地方,桂中、桂東一帶,在清代可謂雜廟遍地。“土人”常常祭起“神仙術”,藉助“神靈附體”等手段,將客家人理直氣壯地排斥在本土神明崇拜體系之外。

結果,客家人搞出了一個結合了當地神仙附體,外加一本傳教小冊子融合而成的拜上帝會。而楊秀清這些人,其實都是從小接受軍事訓練,過著半軍事化生活,也都有著非常豐富的大規模械鬥的經驗。

要知道當時的兩廣土客械鬥經常都是幾千人幾萬人參加的大戰役。經過百年械鬥,早就形成了完整的戰術,編制,還有軍事經驗。


深度軍事

楊秀清出生於廣西紫金山一個貧民家庭,小時候父母雙亡,由伯父撫養長大,沒有上過學,識字不多。長大後在深山燒炭賣炭為生,接觸到很多窮苦的燒炭工,也在附近的城市賣炭,見到一些世面。楊秀清雖然沒有讀過書,但是他確實是一個在戰爭實踐中自學成才的優秀軍事人才。

楊秀清隨機應變的領袖才能

1847年,洪秀全派馮雲山來到廣西紫荊山宣揚拜上帝教,楊秀清加入了拜上帝會。有一次官府抓捕信眾,把馮雲山抓了去。剛成立的拜上帝會眼看就要樹倒猢猻散,危急之中,楊秀清拿出了他的看家本領,跳大神,披頭散髮唸唸有詞,號稱自己是上帝附體。嚇的一幫無知信眾信以為真,跪倒磕頭,化解了拜上帝會崩潰的危機。馮雲山出來後,和洪秀全就覺的,楊秀清是個人才啊,開始重用他。1850年年底,金田起義時,楊秀清出力很大,遇到不容易解決的問題,他就跳大神、跳上帝。楊秀清通過扮演上帝,在一定程度上超過了扮演上帝二兒子的洪秀全,這體現了楊秀清的領袖才能,也為以後太平天國的內亂埋下了楔子。

楊秀清有高遠而靈活的戰略眼光

楊秀清有避實就虛的軍事戰略。在金田受到清兵圍剿時,楊秀清率軍突圍,最後到達湖南。長期圍攻長沙不下,楊秀清想柿子要專挑軟的捏,靈活地撤離,去攻打武昌,順長江而下直奔南京,為太平天國的規模立下了基礎。當時清兵最怕的是太平天國直接北伐,在北部設立重兵堵截。而長江一線防備相對較弱,南京一帶的江南富足,可以為太平天國提供足夠的糧草。楊秀清本人的戰術一般,但他善用手下的大將,並且治軍嚴格。

楊秀清起兵時治軍嚴格

1856年2月,太平天國的秦日綱破江北大營,連月征戰下,部隊已十分疲勞。秦日綱想率兵迴天京休整,楊秀清考慮到江南大營已經孤立,必須一鼓作氣將其攻下,於是嚴令秦日綱繼續進攻江南大營。陳玉成、李秀成也來說明困難,也沒能動搖楊秀清的決心。1856年6月,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威脅天京長達3年的江南、江北兩座大營終被摧毀。

楊秀清的軍制創新

楊秀清大約聽過說趙匡胤的評書。他在趙匡胤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設立治軍的軍帥,但軍帥主要負責訓練並不領兵作戰,行軍作戰時另由統帥指派將領指揮。這個制度防止了山頭主義,能夠在統一調度下協調一致,防止了軍帥持兵自重,可以大規模調集兵力。

另外,設立聖庫制度,規定軍人不得私藏財物,從聖庫領取開支,上下平等,這使的軍隊不會成為軍帥的私軍。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


沂藍書院趙月光

楊秀清是燒炭工,他的軍事才能是怎麼來的?

實踐中磨練出來的!世界上一流的軍事家不可能是學院派,他必須有豐富的經驗並且懂得隨機應變,楊秀清軍事能力並非體現在戰術上,而是戰略能力、軍事動員能力上,他並不是將才,他更多的是帥才,懂大勢、善將將才是核心能力,楊秀清對於太平天國來說最強的是政治能力。


楊秀清核心能力在於善於籠絡人心,領導能力強,管理能力也不弱,這與他的性格有關,也來自於後天的磨練!

楊秀清雖然出身貧苦大字不識一個,在22歲以前還靠燒炭賣炭為生,但是按照如今的說法,他是個不僅僅有抱負而且情商還很高的人,他早就對當時的局勢不滿了,並且非常精於人情世故,在家鄉一代頗有人緣和聲望,這種人豈是池中之物?放在現在也是個大企業家!

他23歲時受馮雲山的影響加入了洪秀全為首的拜上帝會,剛開始僅僅是個普通成員,在拜上帝會受到當地地主勢力打壓的過程中,由於洪秀全及馮雲山都不在人心渙散差點散夥,楊秀清採取了一些非常規手段凝聚了人心【其實就是學洪秀全裝上帝附體傳天父旨意安定教民之心,太平天國實際上是政教合一的】,因為這次經歷他成為了這個組織的核心領導人之一!而且他附體檔次比洪秀全還高,輩分上算洪秀全他爹!這也是後來他與洪秀全勢不兩立的根源所在!

與其說楊秀清軍事強不如說政治強!洪仁玕對他的影響應該不小!

楊秀清加入拜上帝會之後的第四年開始造反,造反第二年洪秀全正式自封天王,楊秀清被封為東王,擔任軍師,他的助手是洪仁玕,洪仁玕早年旅居香港,對西方的那一套比較熟悉,楊秀清死後洪仁玕接任了軍師,當時的農民軍也沒有啥了不得的戰術和先進的武器,能不能勝士氣非常重要,楊秀清屢次採取“天父下凡”傳旨的方式鼓舞人心,人心齊泰山移因此屢戰屢勝,他是個好政委。

楊秀清還有一點比較強的就是對當時的局勢判斷比較準確,這裡面洪仁玕等高參的作用應該也是有的,那麼快能佔領南京他有不可磨滅的貢獻,戰略能力也是一流,另外他治軍方面也很有一套,進駐南京後楊秀清就整頓軍規,立法安民,是個政治好手!定規矩對於管理這麼龐大的機構實在太重要了,太平天國高峰期實際上洪秀全就是個精神領袖而已,真正管事的是楊秀清,最終楊秀清死於同洪秀全的權利之爭。









心安理得君

一 從事手工業者比從事農業者有更多的見識。

楊秀清是農民出身,後因無地可種去燒炭為生,這就從狹小的農村到了商業化城鎮了,由於賣碳交易,認識了很多人和事物,加上他為人勤快誠實,所以很受群眾歡迎,這就打下了很好的群眾基礎。他在平時也愛好武術,也經常打拳練武,練就了一身好一武藝,為曰後上戰場殺敵立功,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二 投馮入會,發揮智慧。



楊秀清到了馮雲山的組織後,認識到教徒門對天父洪秀全的崇拜和依賴。當馮陷入危險,被當局抓進監獄時,他為了救馮,打起了“天童”帶天傳旨的旗號,勝利地號令了會眾,救回了教主。

三 為人忠誠,善學善用。



自此後,楊秀清深得洪馮器重,進入了領導集團,並憑智慧和能力,在與清軍作戰中成了常勝將軍,加上他的地方影響比較好,投靠他的各種人材越來越多。最後發展成為天平天國最強大的一支力量,並獲得了“東王”稱號和地位。




所以楊秀清的軍事才幹是由於他好學加聰明,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善於找敵人弱點進攻,用計謀騙敵,所以成了軍事高手。


新人類醫學創新者李傑


歷史很好玩

首先我認為,楊秀清的軍事才能一般般,並非常勝,故其不算是名將!

1823年,楊秀清出生在廣西桂平市紫荊山平隘新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他5歲喪父,9歲喪母,由伯父楊慶善撫養成人。楊秀清成年後,由於沒有田地耕種,只能以燒炭為業,經常要翻山越嶺去賣煤炭,經受各種剝削,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這樣的出身環境讓楊秀清成為一個深諳世故、善於交遊的人,也正因此,其人緣很好。

東王楊秀清,指揮永安突圍成功,這是他的成名之戰。隨後主要攻擊小鄉鎮(無兵把守),鮮有大的戰績。

至於他的軍事才能出處。我認為緣於

1 。他年輕時,廣結良緣,有許多追誰者,群眾基礎好

2. 他主要實行的農民階級特徵顯著的游擊戰,攻其不備,百試不爽。

在戰爭中歷練,在戰爭中學習,久而久之,無形中提升了軍事素養

3 他的工作,主要是“天父下凡” ,也就是封建迷信,進行宗教傳播。並非能征慣戰之人。

但是由於當時人們思想愚鈍,軍隊盲目崇拜宗教,更對這位“天父”敬重有加,打仗時更願意賣命,相比毫無鬥志的清軍,自然是連戰連捷。而當遇到虎狼之師的湘君,依然潰敗。

所以,總而言之,我認為是出身,學習,宗教給予了他一定的軍事才能,使得他能夠指揮小規模戰爭。但楊秀清,絕算不上是名將!


冷寒羽雨

楊秀清的軍事才能是怎麼來的?

五歲喪父、九歲喪母,以耕山燒炭為業,沒上過學,又大字不識幾個!

出身卑賤是歷代農民起義領袖的一個共同的特點。

漢高祖是、明太祖是、李自成也是!

一個是底層小吏,一個是放牛娃、要過飯、當過和尚,一個是驛卒出身……

他們的軍事才能是哪來的?

成吉思汗,也無非就是草原上的一個放羊的羊倌……

但是,他們的英雄壯舉卻驚天地泣鬼神!他們的軍事、政治能力怎麼來的?

用《亮劍》中,國軍暫七師師長常乃超的一句臺詞的意思:(戰場上)一個偉大的將軍,都是自我成就的!

除此之外,似乎沒有其他的解釋。

趙括,戰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出身高貴,熟讀兵書、戰策,但卻葬送了趙國四十萬大軍!

我想,楊秀清也和上邊那幾位農民領袖差不多,在戰爭中學習戰爭。但害了他的,還就是他的出身卑微,目光短淺。否則他的成就,不見得比上邊那幾位差。至少和李自成有一比!


燕北林叢

人的大腦的能動性,是唯一的楊秀清軍事才能來源的解釋。實踐出真知,人是具有學習能力的生物,所以不必感到奇怪一個燒炭工怎麼會有軍事才能。在這方面最傑出的代表拿破崙,一天軍事也沒學過,照樣指揮千軍萬馬取得無數勝利。


哈密瓜的家鄉

謝友邀答:

英雄莫問出身!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天國二把手、東王楊秀清,他的軍事才能是打出來的!從金田起事到天京建都,他是實際的總司令,洪天王就一精神領袖,天天東隱西藏,裝神秘不管事。

這跟劉邦丶朱元璋類似,燒碳工楊秀清打的仗多了,不會打到會,會打到妙打,就這麼來的!至於裝神弄鬼說是天父神授,那是騙吃瓜大眾的鬼話。

後來,驕橫跋扈的東王,把傀儡洪天王欺負到家了。例如稱自已是天父咐身,硬逼天子洪天王跪拜,九千歲太小讓洪封他為萬歲。洪揚內鬨,使天國元氣大傷,從頂峰步入下降通道。


腳踏一枝梅

楊秀清,太平天國 “東王”。自幼家境貧寒,以耕地,燒碳為生。

1847年前後,馮雲山來到紫荊山區發展“拜上帝教”,人數不少,楊秀清也加入其中了,作為一個很普通的成員。因為一次洩密事件,馮雲山被抓,會眾立刻陷入群龍無首之中,情況十分緊急。 這時身為普通一員的楊秀清開始了他大膽的表演,突然偽裝上帝降臨己身,發佈聖旨,穩住了人心。馮雲山回來之後,便承認了楊秀清的降神之能,兩人開始共同管理事務,從此楊秀清的才幹開始發揮。


楊秀清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頭腦十分靈活。直到太平天國後期,軍政人士們還在慨嘆,大字不識幾個的楊秀清何以能治國建軍,席捲天下?當時稱之為不解之謎,於是只能用天降英才來解釋。其實他的軍事才能是靠一場場戰役積累下來的。楊秀清死後由他組建、訓練、指揮過的太平軍仍長期保有強悍的戰鬥力,不得不說楊秀清在軍事方面確實有著很高的天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