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雅集|庭院裡,裝滿中國人骨子裡的文化

身邊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越來越多,雖不失現代簡約,大多卻是千篇一律乏味至極。而老祖宗留下的庭院卻顯得彌足珍貴。

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庭院,它們是一座座厚重的文化城堡。門樓建築、庭院佈局、石刻木雕等,無一不展現出庭院主人曾經的榮耀與夢想。

江南雅集|庭院裡,裝滿中國人骨子裡的文化

現代別墅庭院文化是傳統庭院文化的迴歸,根植於中國人心靈深處的生活藝術,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人們對於庭院文化生活有著自己的詮釋,上至宇宙觀,下至美學、文學、藝術、建築和生活,都蘊藏在一方庭院裡。

江南雅集|庭院裡,裝滿中國人骨子裡的文化

庭院之美 天人合一

中國傳統宇宙觀由家的營建活動衍生而來。“宇”是屋宇,為空間概念,“宙”是由人在“宇”中出入而得到時間概念。傳統庭院從功能到文化,從生理到精神,萬物具備,成為一種宇宙圖示。天、地、人籠罩著空間與時間,庭院便成為聯繫三者不可或缺的一環。“天人合一”,人與宇宙在庭院中融合。

江南雅集|庭院裡,裝滿中國人骨子裡的文化

意境東方 美學賞

庭處於城市空間的中間層次,是街巷與建築之間的過渡空間。街-庭-堂的空間序列,成為傳統城市空間的基本構成和美妙過渡。

而在庭院裡,也蘊含著空間層次美。建築細節上,簷口與臺基、簷廊、門窗隔扇,形成了圍合庭院的是三個垂直面,由虛向實逐漸變化,形成了從庭院到簷廊到室內的空間私密化過程。

江南雅集|庭院裡,裝滿中國人骨子裡的文化

景觀小品中,長竹與小天井,大魚與小池塘,都足夠引起尺度幻覺的特殊意境。

江南雅集|庭院裡,裝滿中國人骨子裡的文化

內外空間上,窗欞極富韻律的圖案與屋頂的韻律共同組成傳統庭院的建築立面,陽光也被窗欞劃分成美麗的圖案,透過窗一簇一簇的灑落,形成一幅生活美學圖案。

江南雅集|庭院裡,裝滿中國人骨子裡的文化

小院詩意藏天地

深深庭院,每每落筆於古人的詩詞畫境裡,便構成了中國古代文學藝術寶庫的璀璨篇章,一直影響著中國文學乃至日常生活

作為庭院的起點,猶如戲劇的序幕和文章的開頭。周紫芝在《生查子》中描寫到“人醉掩金鋪,閒倚鞦韆柱。”從詞中可以看出,關掩上門的院落,為居住者提供了一個十分安全自在的心理環境。

江南雅集|庭院裡,裝滿中國人骨子裡的文化

古代庭院圍牆起初作為邊界、屏障作用,隨後更是擴展到了環境美化方面。秦觀的《行香子》中寫道“遠遠圍牆,隱隱茅堂”,由詞意可看出當時美麗通透的籬笆牆。

江南雅集|庭院裡,裝滿中國人骨子裡的文化

晏殊在《浣溪沙》中描寫到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將庭院中道路的曲直脈絡,描寫的恰如其分。

江南雅集|庭院裡,裝滿中國人骨子裡的文化

庭院裡的浮生歲月

中國傳統庭院是富有人情味的場所,飽含著人居和家庭成員、鄰里街坊的往來,每一處都籠罩著生活的氣氛。庭院除了作為生活場景的延伸,也是一種心靈空間的擴展

江南雅集|庭院裡,裝滿中國人骨子裡的文化

在文人、士大夫的眼中,庭院是人文化、藝術化的活動場所,古人在庭院中品茗飲酒、填詞作畫、對弈賞月,使庭院成為具有抒情性的場所,家國情懷、深閨離緒、季節變遷、動人愛情……彷彿人一生的悲歡離合,都發生在這一方院子裡。

江南雅集|庭院裡,裝滿中國人骨子裡的文化

古時,人們用一顆匠心和勤勞的雙手蓋院子。現在,我們用紮根內心的情懷和眷戀來蓋,天泰·桃花源,傳承院落情懷,人居文化再現,四季更迭、生命吐納、家族生棲、所有境界皆化為簷下的晴雨風霜,將你對庭院生活的嚮往和期待,變成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