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排解對過去的恐懼不安的回憶?

80後的素昧平生


楊喆,北京市大興區精神病醫院心理科主任,國家二級諮詢師、心理治療師,應用心理學本科畢業、醫學心理學與心理治療專業研究生,北京市心理專家講師團成員,北京市沐林教育矯治所特聘專家,首都醫科大學大興教學醫院特聘教師,閱心成長兒童沙盤小組創始人,工作十餘年,臨床治療1000餘小時。擅長:青少年心理治療、抑鬱症心理治療、夫妻關係心理治療、沙盤治療。

看到了您的描述,還有配圖,我覺得,似乎,首先給你一個抱抱,或者自己給自己一個抱抱,更有效。

當這種恐懼不安的事情發生之後,總歸是需要進行一些心理輔導的,也就是我們平常經常說到的危機干預工作。

危機干預實際上有更廣泛的定義,就是當我們遇到一些影響到我們的心理狀況,影響到我們的生命安全的事情,都可以算作是危機事件。如果經歷了這樣的危機事件就需要及時的做危機干預處理。

及時的危機干預處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工作。

我們進行幾次工作之後發現這所有的一系列的情緒都源於媽媽因病離世。 如果在當初她做了情感的宣洩和情感疏導,就不會有後來那麼多的變形的心理問題和這五年多的情緒緊張和失眠抑鬱了。

之所以要及時干預,是因為我們大腦有它自己的加工過程,我們會用理智去解釋一些事情來把自己的情緒和情感掩蓋起來。導致這份情緒和情感沒有得到接受和表達,它就會一直躁動。它就會轉變成各種形式,比如失眠、頭疼,讓這些問題變得越來越複雜。

你如果想讓自己真正地從這樣的回憶裡面走出來的話,那就不要一個人孤獨的前行,尋求一些幫助吧!

為了更好的服務頭條讀者,歡迎加入頭條讀者微信交流群,討論、學習、共同成長,詳詢請發私信。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精力的浪費,精神的鬱悶,昨日的憂傷,會緊緊跟誰一個為未來、為過去而恐懼的人。

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去看已經過去的事,因為它已經成為過去,而今天才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因為它是清楚的,實實在在的!只有切斷過去和明天,你才能生活在一個‘’完全獨立的今天‘’,因為昨天的懊惱或恐懼,會成為你今天最大的障礙,未來就在於今天!集中精力,拿出你全部的熱忱,做好今天眼前的事,其實就是忘記過去最好的方式。

在目前的生活狀態中,有一些大腦神經或者精神上有問題的人,他們都是被日積月累的昨天和令人擔心的明天加起來的重負所壓垮的人,如果他們能做到不再為已經過去的事恐懼不安,活在一個完全獨立的今天,那他們就能快樂的活在當下,快樂的走在大街上。

對於一個聰明人來說,每天都是一個新的生命,人要學會忘記過去,不擔心未來,每天早上對自己說:‘今天又是一個新的生命’,不論明天或昨天是怎麼樣,我已經過了今天。人性之中最可悲的一件事,就是我們很多人都拖延著不去生活,老沉浸在過去的悲傷恐懼中或者有的人夢想著天邊有一座玫瑰園,而不能欣賞今天就開放在我們窗口的玫瑰花!人只有當心裡的掙扎和擔憂,感覺已經沒有用的時候,他才會放下,而這種感覺往往來得太晚,是在他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而一旦放下,輕鬆自然來,可惜為時已晚!

該來的不會因你擔憂而不來,不來的也不會因你睡不著使勁想就能來。今天才是我們最值得珍惜的,也是我們惟一能真正把握的時間,昨天不過是一場夢,明天只是一個幻影,今天是昨天的未來,未來是今天的把握,生活就在美好的今天!活在當下,抓住今天,把每天的今天當做你生命的最後一天,這樣你就沒時間老想著過去,而珍惜你最寶貴的今天!!!重複:把每天的今天當做你生命的最後一天,抓緊時間幹你最想幹的事,你就沒時間糾纏過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