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本科不努力,畢業成專科,為什麼有眾多本科生在大學墮落?

娛樂小傻喵

華中科技大學的《華中科技大學普通本科生轉專科管理辦法(試行)》,根據文件原文敘述是為了挽救本應退學的學生,而在設置的一道門檻。也就是說

普通本科生學分不達標或者因為其他原因不能堅持正常學習的,可以申請轉入專科學習。達到專科畢業要求後,按專科畢業。

辦法中明確規定,學校今後每學年秋季將對普通本科生(新生除外)所獲學分梳理一次。對未達到培養計劃總學分四分之三(二年級為二分之三)者,給予黃牌警示;對未達到培養計劃總學分二分之三(二年級為二分之一)者,給予紅牌警示。

由此可見,華中科技大學的學風是個問題。

只有退學的學生特別多,或者可能被退學的學生特別多,學校才能為這一大批學生設立此辦法。如果是可控範圍之內,華科沒有必要設立此辦法。因為這需要鉅額的成本。

華科在校生60000+人,就每年統計學分,並公示,在給牌子,這本身就是非常大的工作,也要投入大量資金。如果沒有達到不可控範圍,如何會頒佈此辦法!

由此可知,華中科技大學的學生學習態度,還是出現了某種偏差!希望執行此辦法之後,華科的學風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走過路過自然飄過

另一方面,大學生儘管已經是具有獨立行為能力的人,但是高中時期壓抑監督,大學後的開放包容,確實是兩個極端,自我調整是必要的,行政約束最好也能配合督促。自由永遠是相對的,大學生學習搞好前提下才有自由。

再就是一點,華科生源來自全國各地,湖北,湖南,江蘇,浙江,山東考生分數高,西北,西南一些相對欠發達地區考生分數低,也希望學校充分引導,畢竟西部更需要培養人才回家奉獻。


通往財務自由之路

曾經華科人以如下段子為榮,藉以譏諷其它武漢市的大學:

學在華科,玩在武大,愛在華師,吃在華農,死在地大……

本來這是針對各校特色編出的段子。武大風景如畫,節假日遊人如織,故有玩在武大一說。愛在華師是因為華中師大女生相對比例較大,某些男生多的大學找女生談情說愛便到華師。華農的專業以農牧有關,與吃有關,故說吃在華農。死在地大,地大研究地質,有些人便以為與研究風水有關,死後可埋到一個好地方……

這種段子也被華科某些人用來抬高自己的身價。歪曲為武大學生只會玩,不會學;華師學生把精力用在戀愛上,華農學生只講吃穿,地大學生畢業後多去艱苦危險的地方,所以要學好本領必在華科!荒唐!

華科大本科降專科的舉措,也被華科人認為,只有華科管理嚴格,本科畢業證名副其實,藉以提高自己的身價,否定他校。何不捫心自問,如果華科的同學都在認真刻苦的學,真的不講吃穿,不講玩耍,不談戀愛,不荒廢學業,華科大有必要出臺這種措施嗎?

不能否認華科的這一措施具有積極的意義!也不能說其它學校就沒有激勵和約束機制,只有華科才具有管理措施吧?誰敢說哪一所大學沒有混文憑的現象?


亭亭玉立104648451

我在武漢待過幾年,對華科還是很瞭解的。

1、華科

華科是以工科和理科為主的重點大學,學生畢業很多都是進去了BAT等類似的公司,學校學習風氣還是非常不錯的,有

國家實驗室,全國目前只有幾個院校有,可見華科的科研實力還是很強的!這樣的大環境下,對學生的要求肯定也不會低!

2、降為專科

我覺得這更多是對學生善意的提醒!本科四年即使掛科太多,學分也有很多機會來彌補的,如果不考慮實際情況就降為專科,對於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很容易出事故,這樣學校也承受不起!

3、學生

現在很多學生確實不如上一輩那麼認真刻苦,現在誘惑那麼多或者家庭條件優越,學歷對他們來說不算啥,這樣瀕臨退學的學生肯定是有的,為了能拿到一個畢業證書,也是有可能轉為專科的,畢竟很少有人知道會去細問,人家只知道你在華科讀書,現在已經畢業了!


風隨樹動775

這不是很多年前就實行了嗎,怎麼現在還在出新聞?以前有個同學去了華中理工,93年,當時的規則是一個學期三門不及格,就本科試讀,下學期如果再有一門不及格,就降為專科。如果一個學期四門不及格,就直接降為專科,一個學期五門不及格,直接退學。我那同學不幸一個學期四門不及格,直接降為了專科,一年後,自己退學回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