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暗地裡強大到窒息,中國人需驚醒……

//前 言//

身處大洋洲的澳大利亞,一直被認為是東方與西方政治之間的“中心地帶”,因此東西方政壇的每次大事件,澳大利亞一方都會報以關注。

而上週,中國總理的日本之行,也引發了澳洲的強烈關注。

這個國家暗地裡強大到窒息,中國人需驚醒……

與中國國內不同,偏離政治的暴風眼,澳洲民眾看待中日關係,又有不同的見解:

如今中澳關係已經不同以往,而中國與日本、印度等亞洲鄰國關係回暖,也象徵著中國的政治態度對日本的轉化。

而在中國民眾之間,不少中國人還在宣揚“中國超日本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國防力量遠超日本”,彷彿下一秒就可以腳踢日本、拳打大洋彼岸的“美國爸爸”,但這種驕縱的憤青之氣其實萬萬不可取!

或者在很多人心中,日本是一個停止發展的發達國家,每次提到日本,中國人想到的都是老齡化嚴重的社會、不願工作的年輕人、故步自封的經濟形態…

實際上,日本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舉步維艱”,甚至可以說,日本就像是武俠小說裡退隱江湖的老俠客,你以為他荒廢了數十年之功,但他的鋒刃依舊鋒利到令人窒息。

這個國家暗地裡強大到窒息,中國人需驚醒……

1.令人窒息的實力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一組數據:

2017年7月,國際權威研究機構《湯森路透》發表了新的一年全球企業創新排名TOP100:

全球創新企業TOP100 :

日本40家;

美國35家;

法國10家;

德國4家;

瑞士3家。

這個國家暗地裡強大到窒息,中國人需驚醒……

湯森路透是國家知識產權中心,中國科學院的合作伙伴,可見其權威性。

這一個榜單在2014年以前一直是美國佔據大頭,但日本卻後來居上,在2015年超越美國後,一直穩居龍頭地位。

從這一側面,我們就可以看見,日本在創新產業的領先性。

日本其實早就拋棄已經淪為低端製造業的家電之類產業,轉變為全力投入B2B,新材料,人工智能,醫療,生物,新能源,物聯網,機器人,高科技硬件,環境保護,資源再利用等新興領域。

而日本在AI領域的成就,或許連美國都及不上。

上週,谷歌發佈的全新人工智能Google Assistant以其強悍的“訂座”功能震驚世人時,日本人卻笑了:

這種把戲,我們早就玩過了。

這個國家暗地裡強大到窒息,中國人需驚醒……

日本的人工智能研究,首先是從大學校園裡開始的。有日本機器人之父之稱的早稻田大學教授加藤一郎,早在1970年代就開始研發人工肌肉驅動之下的下肢機器人。1990年代又研發出以液壓和電機驅動的下肢機器人。

而大阪大學智能機器人學教授石黑浩帶領的研究小組,在2010年就開發出了可以模仿人類表情的女性替身機器人。

這個國家暗地裡強大到窒息,中國人需驚醒……

最近,日本村田製作所研發出一款可判讀出現場氣氛,和每個人情緒變化的人工智能系統,這一套系統,不僅可以有助於教育、娛樂業或商業人士實時瞭解客戶情緒。

譬如在幼兒園裡,老師可以通過該系統掌握每一個孩子的情緒變化,並根據孩子們的情緒變化,來調節室內溫度,為孩子替換衣服,或者由老師進行安撫。

甚至在商業談判中,也可以通過該系統根據客戶的情緒變化,掌握和分析他的思路,並作出相應的對應。

更為重要的是,這一套人工智能系統藉助於瞬間判斷能力,安裝於汽車中,可以提醒司機不要打瞌睡,不要情緒急躁,並根據司機的清晰變化,自動予以提醒,給他播放合適的音樂,或者自動調節汽車內部的溫度。

這個國家暗地裡強大到窒息,中國人需驚醒……

村田製作所的這一人工智能系統,已經在今年2月投放市場。

或許在“先進性”上,日本不如美國,甚至後頭還有中國在“窮追猛打”,但在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實用性上,日本卻依舊一馬當先,甚至我國很多工廠裡使用的工業機器人也是購自日本的,

這個國家暗地裡強大到窒息,中國人需驚醒……

不求翻天覆地或賺足眼球,只求能應用於生活,並將創新發明平民化、商業化,實現悶聲發大財的目的,是日本創新業完全不同於其他國家的地方,也是其創新產業為何總能牟取最大的利潤的根本原因。

2.彪悍的科技能力

人工智能的發展,只是日本強大而又低調的實力的冰山一角。

2013年,麥肯錫曾經發布過未來12個熱門領域的創想:

未來12大新興技術分別是: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機器人、次世代基因組技術、自動化交通、能源存儲技術、3D打印、次世代材料技術、非常規油氣勘採、資源再利用。

在這12個領域,日本早就已經達到了世界前三。

這個國家暗地裡強大到窒息,中國人需驚醒……

為什麼一個除了海洋與森林資源之外,戰略資源大多需要進口的國家,可以擁有如此強悍的科技能力?

這當然與“人”分不開關係。

當我們萬年不變的說“村上春樹今年又沒有得到諾貝爾文學獎”時,日本諾獎卻一直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誕生了26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物理學獎原籍日本的就有9名,化學獎原籍日本7名,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四名。

這個國家暗地裡強大到窒息,中國人需驚醒……

為什麼日本人能夠在科技領域獲得如此高的領域?

首先,是因為日本人是用興趣搞科研。日本的大學教授們搞科研、發論文,並不是為了評職稱,而是出於對某種事物的興趣與好奇心。

比如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京都大學教授中山伸彌,他從年輕時起就對“幹細胞”充滿了濃厚的興趣,經過不斷研究,發現了“成熟細胞可被重寫成多功能細胞”的結論,並以50歲的“低齡”獲得了諾貝爾獎。

這個國家暗地裡強大到窒息,中國人需驚醒……

由此可見,日本人做研究是沒有什麼功利性的,這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沉下心來搞科研。

其次,是因為學術氛圍好。日本的大學與澳洲大學很像,基本上是以學者為中心,學校為學生和教授以及研究人員服務,學者們一般都沒什麼架子,因此在日本搞科研也很更容易。

另外,這些學者們獲得的崇高地位也與他們的努力不可分割,很多教授六七十歲依舊工作到凌晨兩三點,這是最令中國留學生所欽佩的。

這個國家暗地裡強大到窒息,中國人需驚醒……

第三,日本認為“科學沒有國界”,經常開展與美國、歐洲等知名大學的交換項目和合作參與項目,日本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是與他國科研人士聯合獲得的。

最後,日本學者之所以可以專心搞科研,當然也離不開政府的鼎力支持。有消息稱,日本的GDP投入科技發展的份額至少超2.5%,僅次於以色列。

這個國家暗地裡強大到窒息,中國人需驚醒……

所以,日本的軟實力,真的不容小覷!

3.你所不知道的“海外日本”

我們只看到了日本的國民GDP被中國趕超,我們卻不知道,日本其實在海外還有一個看不見的強大“日本”。

據《日本經濟新聞》10月22日報道,最近5年來,日本海外資產增長近50%,超1000萬億日元(約8.79萬億美元)約是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兩倍。將出口等掙得的資金投向外國股市和債市,然後將投資收益再次投向海外的動向非常活躍。

掙外國的錢,再在外國進行投資,日本就是靠這種方式,營造出自己國內GDP原地踏步的衰落假象。

這個國家暗地裡強大到窒息,中國人需驚醒……

我們以為現今看上去逐步腐朽的日本是真實,卻不知道我們只是看到了它冰山中逐漸在日頭下蒸發的部分,卻沒看到水面之下仍然根深蒂固的實力。

央視“深度國際”欄目,曾在2015年做過一個短片,《日本:危險的潛實力》,裡面就曾提到:

日本仍然是最發達的工業技術國家。

這個國家暗地裡強大到窒息,中國人需驚醒……

日本到底隱藏了多少實力?

我們也無從得知。

當然,

如今中國也在逐步強大,

中日關係的回暖,

也在向世人釋放一個信號:

中國正在正視日本隱藏的實力,

而日本也希望通過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

讓自己能成功回到頂級發展國家的行列。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永恆的敵人和對手,而在歷史爭端之外,以中立的角度,如澳洲的角度看,依舊承認: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不是中國,而是日本。


這個國家暗地裡強大到窒息,中國人需驚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