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十九世紀末巴蜀,傳教士鏡頭下的川人


本組圖片源自西方傳教士Mary Alice Thompson拍攝的圖像。她於1892年7月被教會傳教協會接受為名譽傳教士,並於10月份前往中國。她及傳教士同事曾於1892年至1900年期間在中國四川的工作。這些照片描繪了四川人日常生活的場景。

巴蜀地處中國西南地區,大致範圍包括川、渝及其附近地區,即今四川省中東部和重慶大部及陝南、鄂西等地。巴蜀山川具有三千年悠久歷史,既擁有集山、水、林、泉、瀑、峽、洞等為一體的壯麗自然景色,又擁有熔巴蜀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峽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於一爐的濃郁文化景觀。

四川人,又稱為川人、蜀人或巴蜀人,即巴蜀民系,是漢族的一個民系,是中國四川省境內的主要族群,主要分佈於四川省。。簡捷地說,四川人原本是全國各地移民的後裔。秦滅蜀後,就曾“移秦民萬家”充實川蜀;東漢末到西晉,又發生過大規模的移民活動。


從唐末五代到南宋初年,有大批北方人遷居蜀地;元末明初,南方移民大批進入四川;明末清初的的大移民活動前後延續一百多年,即所謂“湖廣填四川”;抗日戰爭時期,大批“下江人”即長江中下游居民大量遷居四川。解放後大批北方幹部進入四川,三線建設時期又有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員進入四川定居蜀地。

隨著移民的進入,必然發生的是不同地域文化的碰撞。中原文化、南粵文化、吳越文化、楚文化……同形成於先秦的巴蜀文化之間的碰撞,可以想見是持久而激烈的。可是,碰撞的過程也就是融合的過程,其結果便是一種新的區別於原有的古蜀文化的新文化的誕生。

清代思想家魏源在《湖廣水利論》中較早提及“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的典故。他的說法,簡明扼要地揭示了中國歷史上膾炙人口的移民運動。經過明末的兵燹戰亂,四川境內的不少地方“寥寥孑遺,儼同空谷”。經過其他地區民眾的自發遷徙以及官府的招徠流民,四川人口逐漸增長。


四川話是流行於四川省和重慶市及周邊省份臨近地區的主要漢語言。四川話形成於清朝康熙年間的“湖廣填四川”的大移民運動時期,是由明之前流行於四川地區的古巴蜀語和來自湖廣、廣東、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漸演變融合而形成的。

僻居內陸腹地的四川人,由於交通信息的閉塞,比起得風氣之先的沿海人,似乎很難有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但是,窮則思變,愈是閉塞便愈思開通,愈想打開眼界,因此,四川人也在這種開通進取的狀態下,敢作敢為,以致在近現代以來的歷史上,開創了許多“敢為天下先”的典範。

敢為天下先、勇於開放、敢於創新——這是蜀文化的內涵特徵。這種精神從古以來一以貫之,都在持續地發生作用,不斷地表現出來。在古代,古蜀人開創了以成都為起點的中外交流通道“南方絲綢之路”,最早把中國的名稱China傳播到西方世界。---【十九世紀末的四川。攝影:Mary Alice Thomps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