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縣新寺鎮:培育特色產業 收穫“生態紅利”

漳縣新寺鎮:培育特色產業 收穫“生態紅利”

通訊員周詩苑

今年來,漳縣新寺鎮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積極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衛生整治,並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培育特色產業,著力打造村容村貌美觀、農民增收致富的“產業帶動型”生態鄉村,收穫了甜蜜的“生態紅利”。

鄉村建設為產業發展“搭橋鋪路”。新寺鎮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有針對性地開展衛生整治。以公路、村道及村莊、村級文化場所為重點區域,採取“治理垃圾”與“栽植花卉”相結合的方式,定期組織黨員幹部群眾生活區域內長期積存的各類垃圾,並在村鎮道路沿線播種波斯菊、萬壽菊、百日菊等特色花卉,做到了村莊、公路及村道、社道沿線治理改善同步推進,實現了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農村“三變”改革,引導群眾自願將土地、資產、資金、技術等參與到植物園、日光溫室基地等經營主體中,採取入股分紅的方式擴寬群眾增收渠道,目前,該鎮4村1500餘戶群眾參加到集體經濟。同時,該鎮對荒山進行入戶承包,全力推進農村土地流轉,鼓勵和支持發展農家樂、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進一步提高了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水平,多渠道讓群眾增收致富。

特色產業為生態鄉村“鋪磚砌牆”。新寺鎮根據不同區域的自然特點和資源條件,結合農業佈局規劃和培育優勢特色產業,立足實際制定了“一村一品”產業發展規劃,組織帶動群眾試點種植優質大櫻桃“紅燈”“先鋒”“薩米脫”等3個品種6600株,涉及農戶117戶,其中貧困戶38戶。持續擴大核桃樹種植規模,目前,該鎮8村52個社5100餘戶群眾已種植優質核桃面積達9650畝。同時,該鎮依託貴清山等旅遊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手工醋、手工豆腐、糖果、特色小吃等民間美食工藝,進一步帶動廣大群眾增收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