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遇到國家徵地拆遷,土地是按承包合同本面積補償給個人,還是按實際擁有面積補償?

bressanon33887516

我來答!我是春光秋月,從事農村土地承包工作多年,歡迎大家關注。

如果遇到國家徵地拆遷,土地是按承包合同面積補償給個人,還是按實際擁有面積補償?

我們都知道,農村土地的所有權歸農民集體所有,承包經營權歸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戶。二輪農村土地承包時,發包方(村委會)與農戶簽訂家庭承包合同,雙方履行相應的權利義務關係,農戶也是按照合同面積獲得農業補貼。簽訂承包合同後,給農戶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證書是承包方具有相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有效證明。


實際上,農戶耕種的面積要比合同面積大不少,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多方面。一種為當初不算在內現有農戶種植的面積,如:抹犁地、鄰近路邊地、鄰近排水溝地、樹斜地、開荒地等。另一種為當初因為土地質量不好而多分的等級摺合地。


土地被依法徵佔後,國家會支付相應的徵地補償費,也就是說國家給的補償費是佔多少給多少給集體。但集體在給農戶分配補償費時,就不是按照種多少補多少了。因為農戶種的土地有些具有土地承包經營權,有些不具有土地承包經營權(比如不在合同面積內的土地)。農戶對具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土地才享有佔有、使用、收益的權利,在遇到土地徵佔時有權獲得徵地補償費。

所以,土地徵佔時,徵地補償費是按照合同面積支付給農戶的,而不是按照農戶耕種面積支付的。


春光秋月

如果遇到國家徵地拆遷,土地是按承包合同本面積補償給個人,還是按實際擁有面積補償?


不請自來答覆,在農村不管是國家徵地土地,還是私人租用或徵收都是按實際面積丈量,量多少就是給你多少補償。


我們以前在承包土地時候,丈量都是地內實際面積,很多地方都不算在承包合同內,像一些走道,不能種植坡地,石頭地方,廢地都不算在內。


有些山坡地,利用價值不高,種植沒什麼收成,種植不方便,嚴重缺水等。這些地一般都會多分一點,但是成本合同沒有寫那麼多,實際面積差很多。


遇到有徵地拆遷時候,自己去量,是自己土地的都量進去,徵遷單位不會去看你承包合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