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出花說明你的詞彙量更大

如果有人因為你懟天懟地、出口成髒,進而判斷你智力水平不高——因為你言語貧乏,不得不用髒話填充自己的語言系統——不用擔心,科學站在你這頭。2015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掌握了大量的禁忌性詞彙的人比很少使用髒話的人更有可能掌握更加豐富的詞彙量。

罵出花說明你的詞彙量更大

credit:圖蟲創意

這挑戰了人們長期持有的刻板印象。

正如Stephen Fry曾經說過的那樣:“認為罵街就是在任何方面都缺乏教育或言語能力的表現,真是他媽的傻逼透了。”

馬里斯特學院和馬薩諸塞州文理學院的心理學家Kristin Jay 和Timothy Jay(不清楚是否相關)提出了一個假設,那些精通髒話的人更有可能擁有更高的整體語言流利度。

第一個實驗,他們召集了43名參與者(30名是女性),年齡在18至22歲之間,並先讓他們在60秒內儘可能多地說出他們能想到的所有髒話。

隨後,參與者又被要求在一分鐘內儘可能多地說出他們所能想到的動物。研究人員用動物的名稱數目來計量一個人的整體詞彙水平和語言能力。

每個成年人都能判斷出哪些詞語是有確切意義的禁忌性詞彙,所以這個測試是公平的。參與者最終產生總計533個禁忌詞,包括含義相當模糊的“cum dumpster”和“ass pirate”。

測試者還提交了所謂的FAS任務,這是標準化的口頭語言流利性測試。

在第二組實驗中,另外49名年齡在18歲至22歲之間的參與者(34名女性)被要求執行類似的任務——這次他們被要求寫下儘可能多的以字母“a”開頭的禁忌詞語和動物的名稱。

隨後,他們也完成了FAS任務,以評估他們的總體語言流利程度。

研究人員將結果發表在《語言科學》期刊上,具有表現力的髒話的產生速度要快過詆譭性的詞語,女性和男性參與者所能達到的差異不大。

他們發現掌握髒話詞語的能力不是語言總體貧困的指標——事實上,使用社會性的禁忌詞語的流利程度與其他類型表達方式的口頭流利程度正相關。

“也就是說,大量使用禁忌詞彙可能應該被視為具有更健康的言語能力,而不是掩蓋其缺陷。”研究人員總結道。

“使用禁忌詞的演講者能夠更好地理解一般性的表達內容以及必須恰當地使用髒話技巧來表現的內容的細微差別。”

“感受細微差別的能力表明存在更多而不是更少的語言知識,正如POV [詞彙的貧瘠]觀點所暗示的那樣。”

當然,現在應該指出,這項研究的樣本量很小,當我們找到了更多的證據,或許就能更好地體悟當代最偉大的英語使用者之一Stephen Fry(《黑爵士》等的編劇導演)的觀點了。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