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见之明!7位外籍主帅凸显CBA尴尬,姚明当年的选择确实英明!

在今年休赛期开始之后,CBA的各大球队都紧张有序的开始了休赛期操作。而休赛期刚刚开始不久,就已经有4支球队确定了自己主教练的选择。新疆飞虎队准备用戈尔替代李秋平,四川金强队用前德国、伊朗主帅鲍曼替代杨学增,江苏同曦签下了前立陶宛助教克拉皮卡斯上任,而江苏肯帝亚队则宣布贝西洛维奇留任。而这样一来,CBA外籍教练的人数增长到了7人,之前占人数绝对优势的国产教练和外籍教练的人数已经接近平齐了。

先见之明!7位外籍主帅凸显CBA尴尬,姚明当年的选择确实英明!

而这样的变化在CBA历史上还真是一个重要的改变,因为CBA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实都是国产教练的数量碾压外籍主教练的。特别是像闵鹿蕾、郭士强、李春江、杨学增、王建军、崔万军等一批中生代的教练在CBA崛起之后,很多球队都发现了用国产教练的好处,与球员沟通方便、人脉广、管理方便,所以在很多时候CBA的球队都是非常愿意使用国产教练的。但是为什么到了2018年的休赛期这样的情况却发生了改变呢?

先见之明!7位外籍主帅凸显CBA尴尬,姚明当年的选择确实英明!

其实,这恐怕还是因为CBA优秀的国产教练太少的缘故。从郭士强、李春江这批教练开始,CBA对于年轻国产教练的培养进行得很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国产教练业务水平低,而且培养周期过长,舆论压力也普遍很大,所以使用国产教练风险非常大。另一方面,俱乐部本身用人的观念趋向保守,不愿意使用年轻教练,对其他国产教练也没有耐心,所以CBA很多俱乐部开始越来越多的球队开始聘用外教。

先见之明!7位外籍主帅凸显CBA尴尬,姚明当年的选择确实英明!

而这样的情况显然是对中国篮球非常不利的。因为从这几个赛季以来外教的表现来看,其实大部分的外教都是风格非常保守的教练。CBA除了雅尼斯、贝西洛维奇之外,大部分的外教都表现出了不愿意使用年轻球员,而且喜欢将球权集中在外援和老将手中的特征。所以一般外教执教的球队都非常容易产生依赖外援的情况,而这样的现象是肯定对培养青年球员是不利的。而另一方面,由于国产教练的缺乏,像上次国家队选帅就碰到了非常大的问题,因为在篮协的竞聘公告发出去之后,整个中国篮坛居然只有杜锋、李楠、戈尔、崔万军和一位大学教练递了简历,这样的情况一度让整个CBA都尴尬不已。

先见之明!7位外籍主帅凸显CBA尴尬,姚明当年的选择确实英明!

好在当初姚明足够的精明,在看到国产教练已经产生了断档情况之后,他没有像俱乐部那样稳妥去选戈尔和崔万军,而是选择了杜锋和李楠这两位年轻教练来担当国家队主帅。而在青年队,姚明也是在U17、U18国青队选择原园和张劲松来担当主教练,虽然这样的决定一年以来受尽了舆论的批评和指责,但是也正是这样的决定,国家队和CBA才终于有了四个像样的国产主教练了。

先见之明!7位外籍主帅凸显CBA尴尬,姚明当年的选择确实英明!

其实对于一个国家的篮球运动来说,国产主教练还真是一个不能断档的位置。像当年对中国男篮贡献最大的钱澄海先生,再到孙邦、蒋兴权、宫鲁鸣,中国男篮能够开发出当年独具一格的“小快灵”打法就是靠着这些国产教练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而中国篮球在尝试了将近20年的外教之后,大家其实也能感觉到,外籍教练虽然水平高,但是对于提高中国篮球的整体水平作用并不大,最终中国篮球想要腾飞还是要靠国产教练。所以当年姚明能够选择杜锋和李楠还真是一个英明之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