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之美,這一簡短的稱呼,早已將之道盡

黛玉之美,這一簡短的稱呼,早已將之道盡

我們一般都會有兩個名字,一個學名,一個小名,小名也可以做暱稱。小的時候,我們周邊的人一直都是叫我們的小名。慢慢的長大了,當同學們都叫我們學名的時候,小名只有長輩們和一起長大的小夥伴們才會記得。

現在,每次聽到別人叫自己的小名都倍感親切,因為那是隻屬於童年歲月的記憶。所以一直記得我們小名的人,就是真心喜歡過我們的人。

我們的暱稱叫得最長久的,也一般都是好朋友給起的,因為她們都是最瞭解我們的人,因此也總能發現我們的一些特質,於是便能找到一個最貼切的名字。

這是我們的生活,其實,紅樓夢中人物的名號,又何嘗沒有折射出人物的情感。你看賈寶玉,後來給怡紅院裡的丫頭取那麼多小名,也就是她真心對於一個女孩子的喜愛了。

當然,寶玉後來給那些姑娘取名,在外人看來,有些惡搞的意味,大家聽了都忍不住發笑。可是,有一個小名,卻是紅樓夢裡最美的名號了,它就是——顰兒。

黛玉之美,這一簡短的稱呼,早已將之道盡

當時,寶玉對黛玉一見傾心,對於其眉眼之美,更是甚為欣賞。行了禮數,剛一坐下來,寶玉就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顰顰'二字極妙。”探春便問何出。

寶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說:`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畫眉之墨.'況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這兩個字,豈不兩妙!

寶玉給起的這個小名,確實符合黛玉的氣質,符合她美的神韻——多愁善感中,更是給人一種動人心魄的美。後來,薛蟠就被這種美,一下子折服了,而痴倒在地。

這個名字如此之美,也很得黛玉與眾人喜歡。生活中,口頭上,黛玉自己也有以這個名字自稱,大家也樂於叫她的這個名字。

看她自稱的場景:

在四十二回中,黛玉和寶釵一起打鬧著玩。黛玉鬧不過便求饒道:“好姐姐,饒了我吧!顰兒年紀小,只知說,不知道輕重,作姐姐的教導我。姐姐不饒我,還求誰去?

在俏皮的告饒中,一句“顰兒年紀小”,恐怕是早就把寶釵的心都化了。

黛玉之美,這一簡短的稱呼,早已將之道盡

另一方面也是寶釵最愛當面稱呼黛玉為“顰兒”的緣故。寶釵聽了,也就更是不忍為難她。

不過,大家是不是很奇怪,寶釵跟黛玉是有些水火不容的,但是,寶釵從知道黛玉這個名字以後就經常叫,原因是為什麼呢?我想,無外乎以下兩點吧。

第一,黛玉雖為寶釵對手,卻被寶釵也當成最好的知己,因為只有黛玉足以看穿她。她當然要關注黛玉,與黛玉走得近些,進一步瞭解黛玉。知己知彼,她才不至於迅速敗給黛玉。

第二,黛玉在眾人之間,有說有笑,向來都是隨和的。別人也就樂於叫她的小名,只有襲人一直對黛玉有成見,才一直稱呼她為林姑娘。寶釵雖冷,也是人,也定會被黛玉所感染,她最後越來越向黛玉靠近,雖不說她百分之百另有目的,但是,說她被黛玉百分之百地征服過,卻是不為過的。

再就是探春了,也十分愛稱呼黛玉為顰兒。在四十九回裡,她開口閉口,都只喊黛玉“顰兒”。

黛玉之美,這一簡短的稱呼,早已將之道盡

探春道:“越性等幾天,他們新來的混熟了,咱們邀上他們豈不好?(那時)雲丫頭來了,這幾個新的也熟了,顰兒也大好了,大嫂子和寶姐姐心也閒了,香菱詩也長進了,如此邀一滿社豈不好?

這樣,黛玉自然是有感於探春對自己的親切,認為她真誠黛玉,是可結交的。因此,她和探春的互動也很有趣。探春倡議起詩社,她因喜歡芭蕉,號稱“蕉下客”。眾人以為妙。

黛玉覺得又意思,果斷取笑:“你們快牽了他去,頓了脯子吃酒。”

眾人納悶,黛玉解釋:“古人云:蕉葉覆鹿。他自稱蕉下客,可不就是一隻鹿了。快做了鹿脯來。”

相信,她倆個總是喜歡這麼樣鬧成一團。後來探春也為黛玉取了一個極好的號“瀟湘妃子”,黛玉也表示接受。

這樣,探春的活波開朗的,與黛玉的真誠友愛,碰撞在一起,她倆的關係不好也會好的。

黛玉之美,這一簡短的稱呼,早已將之道盡

最後是賈母,她也愛叫黛玉“顰兒”。

黛玉是賈母心尖上的人,賈母自己生病吃的“白參”,極為難得,但是賈母還是省下一部分給黛玉送來。

在七十五回裡,賈母即便只是贈菜,黛玉都是頭一份的。賈母接來吃了半碗,便吩咐:“將這粥送給鳳哥兒吃去,"又指著"這一碗筍和這一盤風醃果子狸給顰兒寶玉兩個吃去,那一碗肉給蘭小子吃去。”

我想,賈母也記得黛玉這個有趣的小名,當是因為,在她心底,不管黛玉長到多大,都是孩子。她一直都會愛著她。

寶黛吵架,賈母急的不行,見兩人兩三天沒有和好,便趕著讓王熙鳳來勸。知道黛玉和寶玉吵架的緣故,她也就給了黛玉定心丸,說寶黛之間是“不是冤家不聚頭”緣分。有了這句話,黛玉和寶玉都像參禪一般,彼此心中都有數,兩人的心更堅定了。

所以說,這些叫過“顰兒”的人,都是真心喜歡或欣賞過黛玉的人。林黛玉的人格魅力,就是在這麼樣地,一次次將人們征服。黛玉用一片真心,換來大家的一片片誠心!

因此,我們也可以毫無誇張地說,黛玉之美,也等於是被平兒這一稱呼所道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