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對酒駕都是怎麼處罰的?

赤裸裸的浪費

近幾年很明顯感受到國內對於酒駕處罰的力度越來越大,而世界其它很多國家對於酒駕的懲罰在某些方面同樣很嚴重和獨特。



比如鄰國日本是連坐制,不僅酒駕要罰,陪酒、勸酒的都要罰。在日本,酒駕後的懲罰確實會牽連很多人,除了酒駕者毫無疑問要接受懲罰外,包括向酒駕者提供車輛的人、為即將開車的駕駛者提供酒水或勸酒的人,甚至是你坐在酒駕車上,都將通通受到懲罰。


可能很多朋友都不能想象還有國家還會沿用古代的刑罰,新加坡就是還存在鞭刑。酒後駕車在新加坡開始也僅僅是罰款加監禁的處罰,但如果第二次再犯,就會實施鞭刑。當然會有很多條款,比如18至50歲並且通過體檢才可以被執行鞭刑等等。

在國內對於酒駕的處罰是:

1飲酒駕駛機動車輛,罰款1000元—2000元、記12分並暫扣駕照6個月。

2醉酒駕駛機動車輛,吊銷駕照,5年內不得重新獲取駕照,經過判決後處以拘役,並處罰金。

其中飲酒駕車酒精含量大於或者等於20mg/100ml,小於80mg/100ml;醉酒駕車是指酒精含量大於或者等於80mg/100ml。

國情不一樣使處罰力度以及措施都不盡相同,但是可以看出任何國家對於酒駕都是零容忍,因為確實喝酒開車的安全隱患太大,所以說醉酒開車判刑事責任一點都不為過

。車問診這裡也提醒大家牢記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車問診

說到地球系對酒駕的處罰,大家所能想到的第一個,也是最嚴格的應該是在獅城新加坡

新加坡

嗯,沒錯:

新加坡的刑法制度源自英國和英屬印度的刑法。1948年新加坡監獄調查委員會記錄瞭如下獄規:“對於嚴重違反獄規的犯人,可由監獄當局判處藤鞭最高12鞭,或由來獄的法官判處藤鞭最高24 鞭;對於15歲以下未成年犯,只能由來獄法官判處最多細藤6鞭。鞭刑的行刑部位是犯人的臀部。對成年犯使用的藤鞭直徑不能超過半英寸,對未成年犯應使用細藤鞭。”

不過初犯初在新加坡也僅僅是罰款加監禁的處罰。但如果給了機會還不悔改,那就洗乾淨屁股等著鞭子伺候了。行刑前,刑鞭會在清水中浸泡一夜,目的就是讓其充分吸水增強柔韌性,從而避免乾燥的刑鞭在行刑時可能斷裂,這……好狠我就說。


日本

日本人的嚴謹是出了名的,這一點同樣體現在酒駕的懲罰上。日本酒駕的處罰不是有多狠,有多重,而是有多麼嚴謹。

其嚴謹體現在,除了酒駕者要接受懲罰外,以下人都會受到處罰:

1,向酒駕者提供車輛的人,就是我們所說的車主;

2,給即將開車的駕駛者提供酒水或勸酒的人,比如對方開車去赴宴,大家在飯局上勸酒,那這一桌清一色要關號子;

3,乘客,如果你明知道司機酒駕你還坐車,你等同於包庇和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都需要受到懲罰。

換而言之,相當於如果你的朋友酒駕,你最好跟他一點干係都麼有,不然就等著警察傳喚吧。


澳大利亞

汪峰:我想上頭條!

澳大利亞移民局:澳大利亞歡迎您!

上頭條這件小事兒在澳大利亞要不要太簡單,汪峰甚至不需要穿皮褲,鬧緋聞……只需要開車前喝上幾兩酒。

在澳大利亞如果醉駕者屢教不改,很快會紅遍全國。除了要被判處10年以下監禁,法院還會把酒駕者的姓名登在當地報紙上公佈示眾,並附上照片,姓名,車牌,血型及酒精含量,幾乎沒有隱私……好可怕我就說。

與此類似的還有歐洲幾個國家,譬如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等,他們會給酒駕者提供特殊車牌,如車牌前面首字為O,就好像宋江臉上的刺字。


美國

老美的教育方式我給個服!美國每個州都有不同的法律法規,在酒駕的處理上大多都是以教育為準。

更刺激的是加里福尼亞,如果你有過酒駕記錄,卻依然我行我素,那麼就很有幸參觀當地的停屍房,順便再看看一些因車禍而死亡者的現場解剖。

看了這些,你還敢不敢酒駕上路呢?


還有更酷的,,,死刑!!!!!

這國家的領導們跟酒有多大仇恨,

是不是慶幸沒有生活在這兩個國家……


汽車小噴

什麼?我們國家對於酒後駕車的處罰很嚴嗎?我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世界其他國家對於酒駕的一些處罰。

日本

醉酒駕駛者,處兩年以下徒刑或10萬日元以下罰款。帶有酒味駕駛者,處3個月以下徒刑或5萬日元罰金。醉酒駕駛兩次以上者,將被判處6個月徒刑。

美國部分州

醉酒駕車即便是沒有發生人身傷害交通事故,一旦被警察查出駕駛人酒精含量高於法律標準,就會被拘留關押,然後由刑事法官宣判,最低的可判1周監禁,重的可以判1年監禁。司機酒精濃度超過6mg/100ml,將被無條件吊銷駕駛證。

瑞典

血液中酒精含量限制2mg/100ml,對超過酒精濃度的司機,重者將坐牢兩年,輕者被扣駕駛證一年。

新加坡

酒後駕駛,初犯者將受到1000至5000新元的罰款或者長達6個月監禁;重犯者強制監禁1年,並且處罰金3000至10000新元;累犯者的罰金為30000新元及最長10年的監禁。

關於酒駕不管是我國還是其他國家,處罰都是很嚴格的。酒駕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也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

各位司機開車出門應該注意安全駕駛方式。


長安供銷社

酒精的作用下,駕駛員開車一定會錯漏百出,不少人因酒駕犯下彌天大錯;

雖然我國對酒駕的懲罰讓很多人覺得足夠嚴厲;

但是一些總有些人不差錢,覺得抓住不就2000塊錢嗎?老子有的是錢,不怕繼續喝!

還有一些人呢,覺得自己運氣好,喝了這麼多次酒開車從來沒被抓住過,沒事的!

芬蘭——專治不差錢

大家都知道,在我國酒駕的處罰是硬性規定,最高為2000元,酒後駕駛營運車輛最高為5000元,導致很多不差錢的車主對此不當回事,所以芬蘭的就很人性化了;

發現酒駕,直接強制車主自費安裝“酒精中控鎖”在此期間若有違規行為,如駕駛前後呼吸中酒精含量超標或者擅自拆卸中控鎖等,等待他的會是執照的吊銷和終身禁駕。”

在芬蘭不止是酒駕,任何交通罰款都是按照個人財富和收入情況來徵收的,也就是說,越有錢,罰的就越多!

在芬蘭的違法成本簡直不要太高,尤其是針對這種不差錢的人來說,例如芬蘭這位富商,就因為超速不到20%,就被罰了54024歐元,這些錢換算成人民幣大概有42萬,夠買一輛全新奔馳E了。

T哥覺得芬蘭的交通法最人性化,專治不差錢,你們覺得呢?

美國:——買儀器、伺候病人、看停屍房

在美國,每個州的法律都有些不一樣;

在洛杉磯,必須強制話費300美元安裝電子酒精檢測器,和芬蘭的一樣,檢測到酒精車子就廢了;

加利福尼亞州就更有特色了,如果是初犯,頂多交點罰款,掃掃大街勞改一類的;

如果是二犯,很有意思的事情就等著你了,當地的停屍房隨時等著你“參觀”;順便再來個解剖現場直播!

在加利福尼亞州的美國人恐怕一輩子都不敢酒駕吧,太可怕了。

澳大利亞:讓你出名,讓你火

在澳大利亞,想出名可是有捷徑的,只要敢酒駕,澳大利亞就會給車主判處十年以下監禁,順帶給你來一張坐牢房的特寫!

這個好像不太適合中國,總會有人藉著坐牢想火,例如南寧切格瓦拉周某?

日本酒駕——連坐

唐代時,日本文化深受中國的影響,所以“連坐”和我們古代的“株連九族”十分相似;

一旦車主因為酒駕被抓,司機連帶車上的乘客都要受到處罰,並且包括勸酒的人,也要受到牽連;

如果酒駕者開的不是自己的車,那麼提供車輛的人,也就是車主也會受到懲罰!

新加坡——鞭刑

鞭刑可能是能從古代延續到至今為數不多的刑法之一了;

新加坡的鞭刑還比較有意思,並不是直接鞭打,而是先將鞭子浸泡在水裡一夜,增加鞭子的柔韌性;以免在鞭打時斷裂!

感覺這樣幾下下去,屁股不開花也快了~

薩爾瓦多——槍斃,專治各種不服

剛你還覺得新加坡太暴力了?別怕,這裡還有更暴力的,在薩爾瓦多隻要因為酒駕被抓住,直接就槍斃!

T哥覺得在薩爾瓦多的車主之間交流可能是這樣的:“別惹我,當心我把你酒駕的事捅出去!”

雖然我國法律沒有這麼嚴厲,但是希望各位車主不要有僥倖心理,認為自己開車技術好就沒事;

時刻牢記,“喝車不開酒,開酒不喝車!”

本期話題到此結束,

我們下期再賤!

每月都會隨機抽取十位粉絲免費贈送豪華大禮包一份!


汽車TA說

德國是無可爭議的汽車王國,汽車及相關產業是其支柱產業之一。從整車設計研發、核心零部件到軟件標定測試,德國都有著非常強悍的實力。同時,德國也是公路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是最早擁有高速公路的國家之一。在德國,很多用車習慣和規定和國內是不一樣的。比如高速公路不限速,老爺車滿街跑,當然最不一樣的是——德國酒後照樣開車!不過雖然如此,德國的交通事故和事故傷亡率也都處於很低的水平 酒後可以開車,但還是請你自覺些。在德國,幾乎全民開車。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德國是一個把啤酒當飲料的國家。因此,在德國要想把酒和車分開真的很難。或許也是因為如此,德國法律規定少量飲酒後還是可以開車的,但對於血液中酒精含量有著明確的規定和限制。


似水1986流年

世界上所有的駕駛員見到交警都怕七分,中國的交警見到駕駛員怕七分,動不動就被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