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要拍卖整个机场航站楼,变废为宝的商业妙招

前段时间,伦敦希斯罗机场 1 号航站楼准备整体拆除,为机场升级项目做准备。

希斯罗机场 1 号航站楼建于1969年,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揭幕,是当时欧洲最大、最现代化的航站楼之一,每天最多可以运送 900 万名旅客。

这种基础设施的拆除和升级,在现代商业社会再正常不过,但希斯罗机场这次开了个脑洞。

它委托CA Global Partners 公司对这个即将拆除的航站楼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清仓大拍卖。

CA Global Partners 公司的丹尼尔·格雷(Daniel Gray)告诉 BBC 说:“拍卖囊括了这座大型机场航站楼内所有物品和基础设施,这是前所未有的。”

航站楼内每一张椅子、每一扇门、每一件物品都将公开拍卖,出售给开价最高的买家。

第一场拍卖将出售壁画、时钟、椅子、护照扫描仪这类有纪念意义的小物品,工作人员认为一定会吸引忠实爱好者,以及当年黄金时期在这里工作过的员工。

伦敦要拍卖整个机场航站楼,变废为宝的商业妙招

随后就会拍卖各种实用且体积庞大的物品,其中包括 110 张带有磅秤和行李传送带的值机柜台、11 台行李提取处的转盘、15 座自动扶梯、登机门、旅客桥和整座登机桥。

伦敦要拍卖整个机场航站楼,变废为宝的商业妙招

工作人员认为一些酒吧和俱乐部要是想增添几分复古元素,可能会对机场座椅感兴趣。

而那些安检仪、行李转盘、登机桥之类的可能会吸引一些小型机场的兴趣。

当然也不排除有各种意想天开的收藏家和尝试者,比如有人说可以把行李转盘做成一个寿司转盘,也算是脑洞大开了。

伦敦要拍卖整个机场航站楼,变废为宝的商业妙招

希斯罗机场 1 号航站楼的整体拍卖从规模上来说空前,但模式上并不新鲜,在航空行业,经常有这类拍卖。

柏林航空(AirBerlin)原本是德国第二大航空公司,去年公司破产后,举办的拍卖会吸引了来自 45 个国家的竞拍者参与。

有些小东西还拍出了不低的价格,比如柏林航空原本发放给乘客的心形巧克力最后以每盒100 粒 352 欧元(约合 435 美元)的价格成交。

当初超音速协和式客机退役后,拆解下的零件也在多场拍卖会上出售。

2003 年,邦瀚斯拍卖行(Bonhams)在伦敦举办的慈善义拍中,拍品从飞行仪器,到餐具,再到一箱机上供应的葡萄酒,几乎无所不包。

最值得创业者们关注的是这种变废为宝的思路和模式,在传统观念中,这类航站楼的整体拆除是一项支出巨大的工程,没什么收入。

而希斯罗机场 1 号航站楼的拆除,却通过拍卖的方式,把原来当成废品处理掉的各种东西,变成另一种有趣的商品,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同时提升了机场的知名度。

这让我想起商业史上最有名的一个变废为宝的例子。

1974年,美国政府为清理给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废料发愁,于是向社会广泛招标。

伦敦要拍卖整个机场航站楼,变废为宝的商业妙招

但在纽约州,垃圾处理有严格规定,弄不好会受到环保组织的起诉,所以根本没人应标。

有一位正在法国旅行的犹太人听说后,立即飞往纽约,看过自由女神下堆积如山的铜块、螺丝和木料后,没提任何条件,当即就签了字。

纽约许多运输公司对这个犹太人的愚蠢举动暗自发笑,准备看他的笑话时。

他组织工人对废料进行分类,让人把废铜熔化,铸成小自由女神像;

把水泥块和木头加工底座,把废铅、废铝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

最后,他甚至把从自由女神身上扫下来的灰包装起来,出售给花店。

不到3个月的时间,他让这堆废料变成了350万美元现金。

这和希思罗机场的拍卖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对废弃物的再开发利用。

在眼光独特的人眼中,没什么是垃圾废品。

只要用创新赋予它新的内涵,就会变废为宝,摘花成箭,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这是值得所有人终生学习和借鉴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