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聯手在日本近海挖礦,日本已束手無策!

正如我們所知,中國的航空發動機方面的發展不盡人意,其問題主要就是出在了單晶葉片上,因為它的工作溫度可以達到1700攝氏度,很容易瞬間就造成斷裂解體,實際上只有金屬錸可以在如此高溫下正常工作,所以金屬錸一直是我國航空發動機發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中俄聯手在日本近海挖礦,日本已束手無策!

中俄聯手在日本近海挖礦,日本已束手無策!

在稀土資源方面,雖然我國稀土資源佔世界的70%左右,但是就是在最近的幾年,國內的不少公司為了自己的利益就將我們珍貴的戰略資源“白菜價”賣給了歐美等國,所以就是有再多的資源,也可能會有用光的一天,最近幾年我國企業走出去就做的很好。

中俄聯手在日本近海挖礦,日本已束手無策!

面對日本近海如此驚人的財富,我們當然要去分一杯羹,這時候我國也推出了全球第一艘深海採礦採集船。據說這艘船的長為230米,寬為40米,排水量是45000噸,一次補給充足可以出海工作5年,開著這艘船就可以盡情的去日本開採了。

與此同時,日本各界就開始譴責中國,但是我國在2004年的時候就已經在聯合國取得了這些地方的採礦證明書,當時的日本還嘲笑我國,認為我國是花大價錢買了一個沒有用的證,但是現在的日本蒙圈了,只能是眼睜睜的看著中國開著這艘巨無霸在其近海挖礦,敢怒不敢言,現在就期待著中國能換個地方開採,以免自己的國家太快沉入海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