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齊鋰業海外併購世界鋰供應商三巨頭之一,增加中國鋰話語權

一、中國礦業走出去,再添佳績

天齊鋰業海外併購世界鋰供應商三巨頭之一,增加中國鋰話語權

在5月18號的早上,中國天齊鋰業發佈通知說,同智利全資子公司Inversiones TLC SpA,與Nutrien及其子公司簽署了股權購買協議,最終以40.66億美元(人民幣258.93億元)完成了SQM的23.77%的股權收購,繼收購了全球最大的鋰礦石供應商泰利森之後,又一個成功的收購。交易預計會在今年的四季度完成收購。

但是我國在海外的收購併不是那麼一帆風順的,之前就有媒體報道說,智利的生產促進局副局長在離職前的最後一天就向智利的反壟斷監督結構提交一份要求阻止天齊鋰業收購行為的請願書。

請願書中提到,若是將32%的股份出售給天齊鋰業,那麼中國將會在全球的鋰市場上有太大的話語權,智利國家檢察官辦公室最晚需要在8月決定是否追究此案。

對此,中國駐智利大使徐步曾這樣說,這完全是在將純粹的商業行為政治化,所有的商業行為,應該是通過商業途經、正確的法律途經和基本的程序解決,不應該被政治化。

二、這無疑是一次“蛇吞象”式的併購

天齊鋰業海外併購世界鋰供應商三巨頭之一,增加中國鋰話語權

在2012年的時候,天齊鋰業集團就和中投公司一起,完成了50多億元的泰利森併購案,那時候的天齊鋰業的資金僅為15.69億。

這次的SQM的收購也是一樁有著巨大的資金缺口的收購案,到底是如何融資完成的呢?

天齊鋰業自2018年上市以來,雖然每年的營業收入都有增長,但是8年的總額僅為141.72億元,這時候就是需要銀行支持,若是被收購的公司現金流還比較好,尤其是如此大的收購案,就可以從銀行借款,用公司股份作為抵押就可以了。

三、新能源促鋰業發展,收購成功將增加中國鋰話語權

天齊鋰業海外併購世界鋰供應商三巨頭之一,增加中國鋰話語權

天齊鋰業的發展如此迅速,離不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根據中國汽車協會的統計,到2017年的新能源汽車的產銷接近80萬輛,生產是79.4萬輛,同比增長53.8%;銷售是77.7萬輛,同比增長53.3%,且在2017年的新能源汽車的佔比也同比提高了0.9%,達到了2.7%。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直接導致了對鋰的需求的進一步增加,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在鋰產品的消費結構中,可充電電池的數量增加明顯,到了2016年,佔比已經是達到了鋰消費總額的42.35%,成為其最重要的用途。

中國對鋰礦的市場需求是巨大的,之前我們主要是依賴進口,天齊集團完成了收購之後將會扭轉該局面,2017年SQM的鋰的產能就達到了4.8萬噸,佔全球鋰市場的四分之一,是世界鋰供應商三巨頭之一,完成了這次併購,中國在鋰市場的話語權將會得到鞏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