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紀行︱開放的難度

如果你去德里紅堡遊覽,不要忘記瞧一眼大門正對的那個路口。

對於外來遊客,穿過這個路口是一個考驗。四輪的、三輪的和兩輪的,人力的和動力的,與摩肩擦踵的行人交匯在一起,在緩慢的移動中尋找著可以迅速穿插的空隙。

沿這條街往前走不遠,就是世界聞名的月光集市。擠滿購物者的街道上空是密如蛛網的電線和胡亂搭建的閣樓,下方是門臉破舊、掛著各色招牌的小店。走進小街,就好似觸摸到了德里人的生活神經。五顏六色的香料、打製精美的金銀首飾、栩栩如生的神像,新穎獨特的電子產品、新舊參差的課本書籍,還有衣帽鞋襪、鍋碗瓢盆、中國製造的小電器、玩具、傢俱和燈具,鮮果攤和飄著咖喱味的小吃,再加上咫尺之隔的印度教、錫克教、耆那教的寺廟、清真寺和天主教堂,沒準兒還能聽到悠揚婉轉的穆斯林唱經聲……吃的、喝的、用的、敬的,物質的、精神的,生活中所有的必需品應有盡有。

印度纪行︱开放的难度

德里的月光集市 視覺中國 資料圖

建於17世紀中的月光集市,由當時的國王沙•賈漢的女兒賈納哈拉設計。官方的說法是,有1500多家商戶分佈在1.3公里的街道兩旁,但這並不包括周邊街區的各類商品市場。在400多年的歷史中,它構成了德里人生產和生存的網絡,維繫著他們的生活水平和方式,連接著成千上萬的家庭作坊,並一直擴展到四面八方的鄉村農戶。這些小店中的很多商品顯示出,從這裡伸展而出的商業鏈條有不少最終是與“中國製造”相接的。

毫無疑問,攤販與小店是這個國家最重要、最活躍的市場經濟因素。印度有4000多萬人從事零售業和與之相關的物流業,還有難以數計的農民靠小攤為生。當然,它也是南亞次大陸最古老的行業之一,其變化折射著這個國家開放與發展的進程。

印度的服務業大約佔其經濟的一半以上,與中國相似;印度的消費則佔GDP的60%以上,甚至比中國還要高。不同的是,中國的服務業和消費是在製造業迅速發展後開始增加比重的,與絕大多數發達國家的現代化進程相同。而印度同巴西、南非、泰國、埃及等許多發展中國家一樣,都是在沒有實現工業化,甚至“去工業化”的同時發展服務業和增加消費的。這種省略工業化的模式沒有成功的先例,而且服務業也必然是低端和非正規的

德里城區的小店即使再破多少還有個門臉,而我旅途中經過的那些中小城鎮,則幾乎全是各色太陽傘下襬攤的小販,有些地方與中國1990年代初鄉村的自由市場非常相似。

印度纪行︱开放的难度

印度街頭的小吃攤 作者 圖

看到這樣的街景,中國遊客總會不停地問導遊:“印度有沒有超市?有沒有網購?”

回答是:“印度有超市,不多,都是本土的。印度有網購,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網店和網購正在興起。”

數據顯示,印度零售市場潛力巨大,預計到2020年將增長60%,達到1.1萬億美元。這一評估的依據是,許多外國零售商已經進入印度市場,比如H&M,Gap,Zara,Forever21,等等。另一原因是外國電子商務公司的進入推動了在線銷售的飆升。預計從現在到2020年,網上零售額年均增長30%,達到480億美元。

然而,印度的事情總是還有另一面。零售這個最古老行業的大門即便打開一個縫隙,也必會牽一髮而動全身。2012年因零售業開放而引發了一場5000多萬人的罷市和示威。

2011年是印度零售業開放的元年。這是印度啟動這一輪經濟改革的第二十個年頭,執政的國大黨終於決定向沃爾瑪、宜家等外國企業開放零售業。這一提案在議會遭遇了頑強阻擊,最終只能打折通過。

聯邦政府允許外商以最高佔股51%的直接投資進入多品牌零售市場,但附加條件是,外資必須在印度採購30%的商品與服務。不要小看這一限制,以印度製造業和現狀,很難保質保量地提供這部分商品與服務。

2013年,沃爾瑪決定放棄在印度開設零售賣場的計劃,只保留批發業務。

這場博弈一直持續到2014年莫迪上臺。當時,外界對中國能否進一步敞開大門的疑慮不斷加重。福布斯網站上的一篇文章將莫迪發誓開放的決心與中國的徘徊做了對比。“你很快就會在印度聽到巨大的吮吸聲,湧入中國沿海地區的資金正在向那裡轉移。”文章說。

福布斯太樂觀了。

印度纪行︱开放的难度

印度抵制開放零售業的示威 東方IC 資料圖

瑞典人馬茲圖Juvencio Maeztu是宜家在印度的老總,也是第一撥來印度開發市場的外國零售商代表之一。他講過這樣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

在2012年印度零售業開放的的那個春天,馬茲圖被公司派到印度。按規定,他要先去所在地的外國人管理中心登記。一天早上,他和管理中心約好時間後先來到一家圖片社,打算洗幾張證件照。

“大概多長時間?”馬依圖問。

“很快,五分鐘”老闆答。

15分鐘過去了,那個滿是灰塵的沖印機依然在加熱。

“要不要喝一杯茶?”老闆問。

印度老闆說的是“Masala chai”,俗稱印度奶茶,以紅茶葉為主,加入香料及藥草後,用水牛奶衝制。

“NO!”馬茲圖有點不高興,約定的時間眼看就要到了。

“一杯奶茶?”老闆顯然怕他沒聽懂,又問了一句。

馬茲圖簡直要發火了,他強忍著回了一句“NO!”

可那位印度先生還是不緊不慢地一邊搗鼓著洗印機,一邊說:“先生,如果你不願用5分鐘享受一杯奶茶,那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呢?”

那一刻,緊張的空氣似乎突然緩解。馬茲圖坐下來喝茶了,他乾脆和這位印度先生聊了一個小時。那是馬茲圖瞭解印度的第一課。

5年之後,馬茲圖任期屆滿離開印度時,第一家印度宜家店的漫長籌建還在進行中。最新消息是,印度消費者期盼已久的第一家宜家預期於2019年開業。

宜家面對的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同樣也是一個滿大街都是“送上一杯奶茶”的小老闆的市場。這些人會怎樣面對外國零售商,才是印度開放真正要面對的問題

開放不亞於一場持續的革命

後殖民地國家在獨立之後,幾乎全都像印度一樣面臨打開大門的挑戰。自1947年以來,印度的開放是極其緩慢的,在很多領域,大門甚至比殖民時期還要關得更緊,儘管那時的印度從屬於大英帝國的全球貿易體系。上世紀90年代初印度開始經濟改革,至今依然面臨著是否要開放的抉擇。

印度纪行︱开放的难度

小米在新德里開設的第一家實體店 苑基榮 圖

相對於印度,中國自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一直大步前行,零售業是率先開放的幾大領域之一。2004年,中國對外資全面開放零售業。僅2005年一年,中國商務部批准設立的外商投資商業企業就多達1027家。其結果是整個行業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大規模的重整和提升,為大幅提高民眾消費水平創造了條件。今天的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

印度零售業的開放一直是小步前行。直到2016年7月,印度政府才調整了單一品牌零售的外國直接投資政策,允許擁有單一品牌的外國公司進入市場。

這一步雖不算太大,但對有的時候一個議案會在國會折騰10多年的國家來說,卻是一個值得重視的改變。更為重要的是,這一波推開大門的動力來自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經濟。這些現代化的“物件”一旦用上,就會使購物和消費的意味大不相同,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尤其是那些年輕人品嚐到開放的美妙味道。

離開印度時,一位在當地工作的中國朋友告訴我,他已經可以在網上訂購牛肉了。在一年多前他來印度時,這還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互聯網經濟帶來的開放之勢似乎不可逆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