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會“無錢辦事”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蘇健朋

右上方紅色“關注”點一點,更多涉農政策、惠農消息早知曉。

筆者長期在基層工作,當過一段時間的駐村幹部,經常與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打交道,下面,就結合工作實際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搭乘鄉村振興之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2018年國家一號文件是《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為了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全國各地都在出臺各種政策,大力助推鄉村發展。筆者所在地區正在進行“三變”改革,就是充分利用土地、房屋、原村辦工廠等閒置資源,通過入股等形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群眾收入。

及時彙報請示銜接,多渠道爭取項目資金。

一方面,在筆者所在地區,村級經濟實行的是村級財政鄉鎮一級人民政府代管,所以,村委會日常工作需要的筆墨紙張、打印複印等辦公經費,修路架橋等項目建設所需的費用都需要向鄉鎮一級人民政府提出申請。另一方面,為了促進各村的全面發展,筆者這裡的村都有縣區、市區、省級幫扶單位,特別是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上級單位的幫扶力度很大,村委會可以向幫扶單位申請道路硬化砂化、養殖項目實施、村級辦公場所維修等方面的資金支持。多渠道爭取,以解決村委會“無錢辦事”的問題。


農策分析

其實對於村委會,我想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肯定是不缺錢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每年國家財政、地方財政都會下撥一部分款項專門用於農村的發展建設、扶貧開發、救災補助等等。所以人們乍一聽到村委會缺錢肯定都要驚訝的,很多人甚至要質問村委會的錢到哪裡去了。不過今天我們不討論這個問題,就事論事。

村委會缺錢,首先就是找鎮上了,在我們國家,一般都是上級撥款給下一級,有的甚至直接代管下一級的財政。所以村委會的上一級就是鎮政府了,缺錢的話首先就要考慮向鎮政府申請了。

其次大多數村委會還都有自己的產業(村集體產業),比如我們那裡的農村屬於山區,林場是村集體的,承包到戶以後,每年都有分紅,這部分分紅和承包的費用有一大半都是歸村集體所有,這部分錢當然可以用來解決村委辦事了,當然村集體還有其他產業的,這些收入都可以拿來辦事;

最後就是村委辦事要看是什麼事情,比如是扶貧開發之類的,可以向縣裡申請專項資金,而並不一定要村委自己籌錢。

其實在我看來,現在很多農村村委並不是缺錢,而是缺少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缺少真正能為老百姓著想的實幹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