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十年後男女比例會是怎樣的?

zs吧

如果國人重男輕女的觀念不轉變,就無法從根本上改變男女比例失衡的現象。

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男性人口是70414萬人,而女性人口是67048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5.02(以女性為100)。其中,男性比女性多出了3366萬人。考慮到女性壽命比男性長等因素,實際適婚年齡段的男女差距只會更巨大。



而2015年這一數據,居然還是較以往幾年有所下降的了。因為,在2010年左右,我國的男性比女性整整多出5100萬人之多。

然而,還有一項讓人擔憂的數據,就是在2015年,中國出生人口的男女性別比為113.51,雖然這已較過去幾年有所下降,但這一數據還遠遠超出正常男女比例。



之前看到一份報告提到,世界各國出生嬰兒性別比是基本一致的,一般在102~107的範圍內。因此,人口學家將這個指標稱為:出生嬰兒性別比的恆定值。由於在撫育過程中,男嬰死亡率略高於女嬰。這樣一來,到婚齡期時,男女性別比例就基本可以持平了。



也就是說,2015年我國出生嬰兒的比例是大大超出了恆定值的。就單獨看2015年這批孩子長大,也還是會有6-7%的光棍!

如果我們不正視這個問題,不杜絕那些非法驗胎、重男輕女的現象。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的男女失衡恐怕還會繼續……


這些歷史要讀

早在2004年網上就傳言2012年會出現三千多萬光棍,到了2012年又傳言說2015年會出現三千多萬光棍,到了2015年,又改為2018年到2020年會出現三千多萬光棍,著實讓人質疑。

在正常自然情況下,出生性別比一般介於103和107之間,也就是說,每出生100個女嬰,相應有103至107個男嬰。所以其實男女比例介於103~107都是屬於正常比例的!這點很重要! 我們可以看圖,這是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官方數據,可以看出全國男女比例為104.9,這是一個正常比例!正常比例!正常比例!重要的話說三遍!

(全國各地區戶數、人口數和性別比)

其實所謂的“光棍危機”的說法當中的“光棍”指的並不是所有年齡段的男性,僅僅是適婚年齡的男性所以其實這個數字根本沒有參考價值!

目前女性平均初婚年齡在20~24歲左右,男性在25~29歲左右,男性比女性大2~5歲左右。下面我們來看圖!我們用20-24歲這五年年齡段代表女孩初婚人群,對應男性25-29歲年齡段。可以看圖,從圖中能看出女性人數是23373573 而男性只有19171630看到這個數據,你還會覺得男多女少?其實仔細看圖就能看出,已男性比女性大2~5歲這個“公式”來看,也就不難看出適婚年齡的男性是少於女性的,所以光棍危機是不存在的,因為按照男大女小的主流結婚配對方式,剩女應該多於剩男。 ps:另外我也另附出其他年齡段男女比例,供各位參考。

(20~49歲男女比例)



除此之外還有眾多的客觀因素: 1.男性的意外死亡率高於女性(這也是為什麼自然出生率男性略高於女性的原因)2.男同性戀比例遠高於女同性戀比例 3. 早年大量黑戶女孩的存在 4.重男輕女思想越來越少,現在喜歡生女孩也不少!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推出,人們生育觀念逐步趨於理性,所謂“光棍危機”的說法,實在是杞人憂天。

ps:貼圖數據均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官方數據!人口普查十年一次,下一次人口普查為2020年!至於未來十年後的男女比例,具體不好判斷,但104.9這個值會越來越低(現在其實應該已低於這個值,因為這是10年的數據),其實也可以參考20年的普查數據! 這裡也多說一句,很多人看到某某帖子的觀點數據,便輕易相信,很少有人去質疑數據的真實性,加上某些不良媒體或個人大肆宣傳,所以這其實造成了很大誤導,其實往往這些帖子的數據根本不具備參考性,錯誤連篇!謠言止於智者

附: 2010年,我國20歲至29歲的男性人口總數為1.1484億人,同年齡段女性為1.1358億人,兩者只差126萬人


圖一(0~19歲男女比例)

圖二(50~79歲男女比例)


圖三(80~100歲男女比例)


小樓昨夜憂東風

排除人為控制,男女比例失調也是很顯眼,就近拿我們村裡一個例子來講

2013年,我兒子出生那年,跟我兒相差不出幾個月的嬰兒(大都是第一胎,一般第一胎是沒人會去查男女的),男娃佔例很大,10多個娃,只有兩個女娃(其中一個還是從別處抱養過來的,另一個是在省外養胎的。)

有很多二胎是為了要女兒的,身邊有一同事都放話了,我娃是女的,請客,男的,全閃邊,心情不好,不想請。我們那裡也很多二胎想要女娃的,很少如願的,還是男娃偏多,我也想要個二胎女呢。

就我所處的氛圍,所有人都是覺得男女比例:男多女少,未來男多女少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

從全國來說:

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目前全國男女出生性別比為116.9:100。全國有5個省的出生人口性別比甚至高達130:100以上。海南省出生嬰兒男女性別比為135.64:100,居全國最高水平。據推算,按照如今的嬰幼兒性別比例,到2020年,中國處於婚齡的男性人數將比女性多出3000萬到4000萬,這意味著平均5個男性中將有一個找不到配偶。也就是說,20年後將有數千萬男子面臨光棍兒困局


開始夢醒

說到男女比例這個問題,現在很多人都在關注著。

以前,絕大部分地區都是思想比較古代化,都是屬於重男輕女的思想,家家戶戶都想生男的,所以以前的比例是男的多!

在計劃生育以來,男女比例有了明顯的改變,慢慢地比例也開始變得均衡了。

再到看看70年代到現在的男女比例,明顯的變為女多於男,這就是計劃生育後的改變!

現在是剩女比較多,十年後的話,誰也說不準,看政策吧。或許會有所改變呢!


人生路上路人甲

先說說現在。我先給出幾組數據:

一、絕對值男比女多:2013年我國20歲至59歲年齡段單身人口總數為1.7億人,其中男性為1.04億人,佔比59.6%,女性為0.7億人,佔比40.4%。男性比女性多近3500萬人,未來此差異將不會改變。

二、人口越生越少:按衛計委2015年的預測,2017年在最高2195萬,最低2023萬。,而實際上2017年出生人口為1723萬。不但比開放全面二胎的最低預測2023萬少300萬,甚至比不開放二胎的1770萬都少47萬。

三、趨勢:開放二胎後,中國的出生性別比仍然高達115 。我國是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別結構失衡最嚴重、持續時間最長、波及人口最多的國家。

四、還有,2009.11.1-210.10.31期間,全國出生的人口裡,第一孩男女性別比是114:100,第二孩男女性別比是131:100,第三孩男女性別比是162:100;第四孩男女性別比是146:100……

好了。類似的數據很多,說明了什麼呢?

一,目前來說,放開二胎、三胎之後,越來越重男輕女,胎兒性別選擇性流產越來越嚴重。毫無疑問,大家越來越不想生女兒,性別比差距越來越大。

二,女性的地位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下降,2008年的時候,中國在144個國家當中,女性地位排在57名;9年之後,排在了100名,可喜可賀。女性地位的下降,女性更不願生育,生育了也更不願意生女兒。

三,越是高學歷、高素質的人(不分男女),育兒成本越高,就越不想多生;越是貧困地區的人就越是想多生兒子來改變命運。以後,中產階層人口越來越少,貧困、而且教育水平低的人口越來越多。

按目前來看,只要女性地位不提高,單身漢不會只有3000萬;十年後,可能會高達1億,而且都是貧困人口為主。


侯虹斌

自然生育,沒能力的生一個是男孩是女孩,也不會再生。有能力的生了男孩也還會在要個女孩。還覺得孩子少,可以再要兩個,國家不罰款,但不支持兩個孩子以上生育。

這些自然生育,10年以後,生長起來的孩子們,男女比例應該是平衡的。計劃生育使中國人民,國家少了6億多人口,不然中國現在的人口早就突破20億大關了。這是當時國策的無比正確。

但造成的負面影響是男女比例失調。剩男達到百分之15以上。沒有媳婦的光棍多,加上外國性亂和性開放,湧入中國,改變了中國年輕人的婚姻觀念。道德家庭責任,成了分文不值的包伏,說甩就甩,比清倉甩貨還快還容易。離婚率遠遠的大於百分之六十以上。

造成離婚家庭的小老爺們和一個小孩子上學,單親家庭率的攀升,有的離婚後能和孩子經常溝通。有的就忘記了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從小蒙上了家庭破碎的陰影。這將來的後果是這個時代的人民自己種下的苦果,當然就象光棍多一樣,自己必然要承受。

男女失衡不是一種原因造成的,自然生育,自然無為而治是改變一切社會不平衡的關鍵。


張大河創意富有源泉


減肥316

現在生二胎的,大部分是頭胎是女兒,所以拼一個男孩的多,現在檢測手段更加高級,家裡有條件的,基本都會圖個男孩。只是不像以前那樣,覺得只要男孩,不要女孩,畢竟2個男孩的家庭,許多女生不願意嫁,擔心矛盾多。城市裡來說,有些城市好一些,不那麼重男輕女,如果生二胎能有一個孩子跟女方姓的話,應該才可以緩解男女比例的矛盾。


曉丹叮咚

從現在來看男女比例還是男多女少,這樣的人口基數就意味這我們的十年後的男女比例應該還是男多女少,但是差距不會太多。

原因有以下幾個。首先現如今人的思想比較開放沒有了重男輕女的醜習,所以人們不會刻意去生男孩。

還有隨著如今科技的發展也會使用各種方法,會使男女比例不會過多的失調。

同時國家也會調控人口比例要不然社會會因為男女比例差異過大造成社會動盪。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小新侃球

不是什麼奇怪事,男人奴隸社會開始就比女人多,只是戰亂少了,男人在傷比例大,中國人婚配傳統都是男大女小,別老去糾結男人多光棍多,舊社會一夫多妻制,社會不也好好發展,嗎?光棍多這個偽命題,為什麼總有那麼多無知的人天天在喧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