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究竟長啥樣

清舟

《詩》雲:“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註釋】

1 瞻:遠看。

2 淇澳(yù):淇水彎曲處。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澳:水道彎曲處。

3 菉(lù)竹:藎草,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很像竹葉。

4 斐(fěi):文采。

5 瑟:矜持端莊。

6 僴(xiàn):威武勇猛。

7 恂慄:認真而小心謹慎的樣子。

8 赫:顯耀盛大。

9 喧:通“晅”,顯赫。

10 諠(xuān):通“諼”,忘記。

11 恂慄(xúnlì):不安緊張。在此應理解為嚴謹。

12 威儀:儀表舉止等外在表現。

此處所引詩句是《詩經·衛風·淇澳》的第一節。大意是:遠望淇水拐彎處,菉竹依依。有文采的君子,如同切磋過的牙角,如同琢磨過的美玉。端莊而威武,顯耀而軒昂。有文采的君子,始終不能忘懷。關於《淇澳》的主旨,歷來說法不一,有人說是一名女子思慕一位貴族男子,也有人說是對衛國國君衛武公的讚頌。此處的引用,旨在說明君子的修養和應達到的狀態。因而無論原詩的主旨如何,都沒什麼影響。

君子究竟長啥樣

切和磋是加工骨器和角器的工藝方法,《大學》的作者認為:做學問就應像切磋象牙犀角一樣:象牙和犀角天生並不符合人們所要加工的器物的形狀和規格,所以要想讓它們成為有用之器,就必須切磋。也就是把多餘的,妨礙成器的部分切掉,磋去。人沒有天生就是君子的。成為君子也需要通過學習。這其中就包括把不符合君子德行的東西去除的過程。

琢和磨是加工玉器的方法,《大學》的作者認為:人的自我修養也像加工美玉一樣:美玉往往包裹在砂石玉璞之中,要讓美玉現出它的光彩,就需要用沙和流水,將外面包裹的東西琢磨乾淨。人通過學習,明白了方向和道理之後,還需要從心性、行為等各個方面消除矇蔽自己的東西,一點一點地改造和磨鍊自己。只有這樣,明德才能最終完美地顯現出來。

符合要求的君子,對一切人事物都懷著敬慎之心,都認真對待,不敢懈怠輕視。所以表現出來就是端莊、矜持、勇猛、威嚴。因為已經明明德,所以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正大光明,充滿自信、沒有畏縮隱藏,所以表現出來的就是光明顯耀、氣宇軒昂的儀態。

君子究竟長啥樣

明德的君子,所行的道是盛大的,德行是美善的,所以百姓才會對他不能忘懷。

《詩》雲:“於戲,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註釋】

1 於戲(wūhū):嗚呼,感嘆詞。

2 前王:先王。

3 賢其賢:第一個“賢”為動詞,“以……為賢”,引申為推崇,第二個“賢”是名詞,賢德。

4 小人:普通人、小民。

5 此以:以此、因此。

6 沒世:永世。

此處所引的詩句,出於《詩經·周頌·烈文》。其中的“前王”是指周文王、周武王等周朝歷代先王。在《大學》的作者看來,這些先王都具備完美的德行和功業。君子會推崇他們的賢明德行,以他們的親睦為標準親睦於人;普通人會以他們帶來的快樂為快樂,以他們營造的福利為福利。所以長久地不能忘懷。作為君子,就應該像他們一樣,實現如他們那樣的德行和功業。

君子究竟長啥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