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群裡“阿諛奉承”,老師們的內心卻是崩潰的……

家長聯絡群裡的“勾心鬥角”、“阿諛奉承”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凡老師發條信息,底下馬上會被眼疾手快的家長迅速刷屏:

“謝謝老師,老師辛苦了!”

“[玫瑰][玫瑰]感謝老師,贊一個”

“XX成績提高了很多,多虧老師的幫助,感恩!”

……

家長在群裡“阿諛奉承”,老師們的內心卻是崩潰的……

“下週三校園開放日,我們海豚班打算表演舞蹈節目,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

小麗翻到最前面看到了老師發出的信息,後面堪比潮水般的家長回覆鋪天蓋地而來,有的人甚至提供了三四種方案,大談服裝及飾品的搭配,還表示如果有需要的話自己可以到現場給孩子們化妝。

家長在群裡“阿諛奉承”,老師們的內心卻是崩潰的……

小麗無奈嘆氣,這是個全職媽媽發的,自己哪有這種時間精力呢?看了看時間還不晚,連忙想了一個關於舞蹈的配樂發了上去,還不忘說一句“辛苦老師了期待”。發完後見還有幾個家長陸續發,這才安心下來。

……

大部分家長活得這麼焦慮這麼累,事實上很多老師內心也很崩潰。

“我知道那些話都是假的,真有問題這些人變得最快。”

一位就職於某民辦幼兒園的小劉老師(化名)這樣說,她表示自己甚至那些感謝的話,大部分都是虛情假意,因為自己並沒有做什麼,只是按照規定傳達一些通知,結果底下的回覆一個比一個肉麻,讓她自己都有點招架不住,但又不能說什麼。

家長在群裡“阿諛奉承”,老師們的內心卻是崩潰的……

“其實那些平時在群裡很活躍、對我們老師很殷勤的家長,也是最讓我們發怵的,一旦孩子出了什麼問題,他們馬上就會變了一張臉,相反倒是那些話不多的家長,未必沒有同理心,反而對我們的工作有充分的理解,這個事情很難說,真的很難說。”

小劉老師苦笑道,她表示自己能少加群就少加群,儘量保證一個班有一個聯絡群就足夠了,因為作為老師在群裡也很尷尬,家長們可能由於自己的存在而不敢說話,自己也不敢說話,有時還有好事的家長偷偷“打小報告”,說其他家長在其他群裡說老師如何如何,讓小劉既尷尬又好笑。

……

其實,說來說去還是家與校園之間缺少一種信任,而這種信任的缺失可能是由於學校沒有完善的監管制度,加上一些不良教師或熊家長的案例,讓家長認為,我不討好老師,老師就會對我有意見,對我孩子有意見,我孩子就會被區別對待;而老師則認為,一些家長的虛情假意讓自己活得很累,話也不敢說,總要斟酌再三,重要通知被刷屏後,再有家長問還要反覆回答,

一個字,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