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佛祖在印度地位如何?

艾澤拉斯勇敢的土匪

唐僧在唐朝去印度求發的時候,佛教已經開始在印度沒落了,那爛陀寺曾經最後的輝煌早已不復存在,印度最終還是變成了印度教的天下,佛陀提倡的眾生平等最終在印度還是沒有生根發芽,現在印度種姓制度依然很頑強。而且伊斯蘭教也在印度國土是蓬勃發展,最終演變成了印巴分治,把傳統的印度分成了三個國家。

佛教現在頂多算印度的一個小眾教派,在印度教派琳琳中,並不起眼,不過總會有南亞或者中國的虔誠佛教徒來尋找當年佛陀偉大的遺蹟,在曾經的輝煌中憑弔一下當年的輝煌。


昭烈名臣

喬達摩 · 悉達多的父親淨飯王是釋迦族的酋長之一,喬達摩出生於今尼泊爾境內的迦毗羅衛,十六歲娶天臂城主之女耶輸陀羅為妻,生子名羅睺羅。幼年喪母的喬達摩 青年時期生活奢侈,極盡聲色娛樂,但思想日益苦悶,產生了消極厭世的念頭,就出家尋道婆羅門教,但終於不合心意,便捨棄了婆羅門教,後來發生戰爭釋迦族被滅了族,29歲的達摩流亡他鄉,經過幾年的冥思苦想,一天他坐在一棵畢缽羅樹(菩提樹)下悟出瞭解脫苦難之道,就是放下,不承擔任何責任(解脫),便宣佈自己成了佛了,出家沙門的門徒要剃髮和託缽,表示與婆羅門的對立,並在古印度奴隸制度社會極為動盪的歷史條件下產生了佛教,維護剎帝利的階級利益,梵語“比丘”是乞丐,喬達摩·悉達多的兒子羅睺羅只活了50歲,佛陀晚年疾病纏身,最後覺悟者也要死了,他的弟子們懊悔不已,哭著請求喬達摩·悉達多: “你走了我們怎麼辦哪?說實在的,除了你之外,我什麼人都信不過。” 可是79歲的佛陀在返回故鄉的途中還是逝世了,後來被追隨者尊稱為釋迦族的聖人。“釋迦”是他所屬部落的名字,“牟尼”是當時對出家修行成就者的稱謂,“釋迦牟尼”意義是“釋迦族聖者”。

可見佛祖保佑這種事,都是虛的,他連自己和家人都保佑不了,哪裡能保佑一大群 八竿子打不著的外國人。 中華文明傳承的道教才是中國國教,佛教徒背棄炎黃祖宗 改姓釋,但西域關外番邦的釋迦族認你嗎?泥菩薩入侵東土自身難保,你這阿Q是自認為自己姓趙而已。

釋迦牟尼入滅後,五百年為正法時期,此後一千年為像法時期;十三世紀佛法在印度已被回教消滅,再後一萬年都是末法時期。現在廟堂之上端坐的神佛都是魔王波旬的弟子,剃去鬚髮、披上袈裟....假冒比丘(乞丐)斂財,妖言惑眾,它們聽從魔王波旬號令:在末法時期,要讓我的魔子魔孫穿佛的袈裟、吃佛的飯、毀破佛的戒和法。現中國的名山大嶽都為魔子所佔,拜佛即拜魔,它們主動招攬、明碼標價,“改革開放”收門票,以此為業,人性末了,賊心大了,正如對聯所寫“經懺可贖罪,難道閻王怕和尚?捐財能超生,豈非菩薩是貪官!” 中華文明傳承的道教才是中國國教,背棄炎黃祖宗改姓釋,但番邦釋迦族認識你嗎?印度人民信佛教的人才0.7%,為什麼? 佛教之所以無法在印度長久存在,是因為印度人知道釋迦牟尼的真實老底。現在印度人對佛教的認識,就是釋迦牟尼即是至高天神毗溼奴的第九化身,而毗溼奴的第九化身是邪惡性質的化身,是說謊者欺騙者的化身。 釋迦牟尼活著的時候,他的祖國就因為信佛而亡國滅族。釋迦牟尼不計滅國之仇而投靠敵國宣揚佛法,敵國也因為信佛而亡國。 統一印度的阿育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成為“護法名王”,孔雀王朝佛教盛行 但國祚不長、日漸衰敗,在他死後只延續了半個世紀便告終了,印度又重新陷入了分裂割據的局面。 西藏吐蕃帝國、元朝蒙古帝國,自從信了佛教,就再也沒有強盛過。中國大漢王朝信佛就開始衰敗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亡了。西夏王朝信佛被滅族滅國。大唐信佛被滅國了。虔誠的慈禧太后也把大清帶到西天去了。

佛教從來不因為謊言破滅而停止吹牛,他們用新的謊言掩蓋舊的謊言,他們繼續吹牛。 佛教的智慧就是般若,把空和有的關係複雜化、神秘化,最後搞得神乎其神。黑格爾一針見血的批判佛教的般若“佛教的哲學就是低級詭辯術”。 宗教是最大的騙局。 和尚出生的皇帝朱元璋評價和尚: “國家懶蟲,民間蛀蟲,色中餓鬼,財上羅剎”。 佛教實質上是統治階級統治人民的工具。佛教掩蓋了奴隸社會中最根本的階級壓迫之苦,要人民忍耐順從,寄希望於來世,麻痺了人們的鬥志,迎合了統治階級的需要;佛教主張眾生平等,反映了下層人民的要求,但佛教許給人們的只是虛幻的平等,是靈魂上的而不是現實中的平等,實際也起了麻痺鬥志的作用。

太監起源於印度上古時期吠陀文化的閹人,古印度窮苦人家生了孩子養不起,他們把孩子送到寺廟,寺廟有專門人員負責閹割,印度的閹人叫“海吉拉”,譽為神的使者,為人民傳達福音,梵語“比丘”是乞丐,經過“海吉拉”洗禮之後才是純正佛教徒,漢朝時期,佛教比丘把閹人“海吉拉” 文化傳入中國,中國開始有了宦官(太監),清朝滅亡後中國閹人太監消失。 海吉拉文化隨佛教傳入泰國這一特殊的國度裡,也開始獻藝舞歌,奉媚討好的手段謀生,繁衍興旺,以致成市,形成泰國人妖“閹人圈”文化。 印度的閹人有個專有名詞叫做“海吉拉”,源自於印度上古時期吠陀文化。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的《羅摩衍那》記載了海吉拉。古印度很多貧苦家的小男孩,因為實在是養不起,而為了活命,將其送到寺廟,由寺廟閹割,用來服務於印度獨有的宗教體系。這群人被譽為神的使者,代他們傳達福祉,保佑人們多子多福。因為與宗教掛鉤,古代印度的太監待遇還是不錯的,而且作為神的使者,也受到人們的尊重。而且古代印度一些豪門大戶辦喜事、喪事、喬遷、升官發財等等事件的時候,都會請這些太監來唱歌跳舞,祈福。為此也會給與很多的賞錢,作為對神靈的感謝。而到了現代,當世界範圍內太監這個群體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後,在印度卻依然存在大量的太監。據其官方統計有150萬人之多。而且“海吉拉”的尊稱,現在已經成為了賤民,低賤的代名詞。因為這些海吉拉大多出身於貧苦的家庭,因此,大多數是文盲,他們無法正常的找到工作,現在只能靠在紅白喜事中唱歌跳舞來賺取微薄的收入。而且他們因為被閹割,遭受到周圍的鄙視眼光,這群人逐步被邊緣化,現在,印度的“海吉拉”大多居住在最潮溼,最低矮的房子裡面,處於社會最底層。因為受不了社會異樣的目光,因此,他們大多選擇集聚在一起,形成了專門的太監集聚區。而現在,因為貧窮,仍有一些家庭將自己無法養育的小男孩送去做海吉拉,一個小男孩在成為“海吉拉”之前,必須找一位年長的“海吉拉”作為導師,而且還要稱其為母親。這樣在年長“海吉拉”的教導下,這些小男孩掌握作為海吉拉所有的本領,成為新一代的海吉拉。


獅子352

佛陀在世時比較興盛,地位也比較高。我認為一是因為佛陀辯才無礙、善於教化,二是當時因緣聚會。

隨著佛陀涅槃後,佛教慢慢向別的地方傳播,並在本地衰落。我認為一是因為佛陀‘’反貪嗔痴,修戒定慧‘’的教理比較違背世俗價值觀。二是印度當時的教派確實太多,相互‘競爭排擠’。

佛教想要在俗人間混的開,就要迎合,於是有了後期的諸如光念佛就可以去極樂世界的簡便方法,這符合世人急功近利的心理。所以這些簡便法門在中國很興盛。但這些並不是佛法!

真正的佛法是絕對出世、遠離、寂滅的,修行的順序是戒、定、慧。佛弟子的追求也不是某個不存在的極樂世界,而是一切苦的止息——涅槃。

所以,原始佛教的內容還是不受世人歡迎的,世人更樂於貪嗔痴、六根的享受。現在如泰國、斯里蘭卡、緬甸等南亞國家是全民信仰較原始的佛法。其餘像中國內陸、西藏所學的佛法就被摻了太多水份。


七清淨

如來佛祖在印度的地位充分表明一個事情,你信佛就在,你不信,佛就什麼不是。

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在自己的發源地,現在已經基本沒有存在感了。印度現在印度教是主流,小部分信伊斯蘭教,信佛教的幾乎不存在。

可想而知,如來佛祖在印度,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畢竟印度還要大量沒怎麼受教育的人,他們一般也是信奉印度教,如來佛是誰不會知曉。

那印度人信奉的神主要有哪些呢。


印度教有三大主神,如上是毗溼奴,印度教的維持主神,在印度頗受愛戴。


另一位頗受愛戴的主神是溼婆,是印度教的毀滅主神。


這位是印度教的梵天,是創世主神。本來這位主神是老大,但奇怪的是,這位主神被印度教演繹成創造了一位女神又娶了她,相當於娶自己女兒,所以在印度教不受待見,供奉他的遠遠少於另外兩位主神。然而奇怪的是,這個主神卻被東南亞佛教吸收,稱之四面佛,反而更受崇拜。

印度主神都是多面多手,難怪有的地區出現了連體嬰兒,會被印度當地當作神一樣供奉。


一覽眾河小

如來佛祖在印度是不受歡迎的,佛祖的創世人是釋伽麼尼,他在皇宮長大,出身皇祖,在皇宮是位王子,後出家修行,走時帶了十幾個弟子,六十多歲,病死,他的弟子為了紀念他,雕刻了一個石像,後來他的弟子欺騙人類,為了世人尊敬他,後來傳到唐朝,越傳,越玄,迷或很大被人傳為、神,受人間的煙火,被人敬拜,騙去大量錢財,在好多國家建廟騙人,這就是如來佛祖在印度不受歡迎的結果。


張志強41749

佛教在印度興盛數百年後,公元四世紀時,婆羅門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持,又進一步雜糅了佛教及其他學派的思想,於是發生了較大的轉變,而以“新婆羅門教”自居,這就是今日所說的“印度教”。八世紀以後,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羅,依據婆羅門教的根本教義,又吸取耆那教及佛教的優點,使印度教成為當時思想界的主流。

在新興的印度教中,佛教的釋迦牟尼(即你說的如來)也是印度教主神之一毗溼拏的一個轉世化身。在印度,如來(釋迦牟尼)的存在證明了印度主神的存在,也就以此證明印度教超越和包容了佛教,所以佛教逐漸就慢慢衰落並被印度教代替了。


吼一晚

如來佛祖在佛祖時代是沒的說了,肯定是至高無上受人尊敬的主神之一。不過在十三世紀時,伊斯蘭教入侵印度,把整個印度都佔據,把佛教所有都滅掉,燒燬寺廟、經書,殺除出家人,滅得很徹底。致使佛教在印度差點滅亡,現代的印度人大都信奉印度教,印度教那種深入骨髓的,生而不平等的,萬惡的種姓制度使得佛教在印度非常小眾,可能只有幾百萬或者幾千萬所謂的“賤民”信奉,你說他在印度的地位能怎麼樣?還是我大天朝好。


用戶96392323

印度教派那麼多,大教派中有無數小教派,小教派中又有無數小教派,釋伽牟尼又是幾千年前的一個小國王孑,他創立的佛教當然是很自然地沉沒在歷史的長河裡了,現如今的印度還有幾人還知道佛教?哪有什麼地位可言,倒是那棵菩提樹還值幾個錢。不過佛祖畢竟是無上大尊,一看形勢不對,立馬加入了中國籍,所以佛教己是中國教派了,還隱約間成了眾教之首。


流浪者1986245

目前佛教在印度國內的存在感基本為零,佛陀形象自然也就不受待見了,只剩下那破敗的那爛陀訴說了佛教在印度曾經的輝煌。

佛祖出生在尼泊爾,在印度發揚佛法,提倡的是眾生平等,可惜在中國的唐王朝時期,佛教在印度經歷了浩劫,信眾被勞役,佛經被毀滅,宗教建築也受到了摧毀。印度國內的印度教開始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伊斯蘭教也開始崛起,而傳統的佛教開始向東走,並在中國得到了發揚光大。

在今天,佛教主要在國內和東南亞部分國家,如泰國,繼續散發著光輝。


巴扎黑悠哈

佛祖在印度的地位,大家都說得差不多了。我來補充一點題外的相關信息。佛祖在印度已沒什麼人信,但中國的大肚彌勒在印度極受歡迎

第一次去印度的時候,有一次我突然在酒店前臺上看到了一尊大肚彌勒,憨態可掬,特別喜慶。當時我就驚了,這不是中國的佛像麼?

後來,慢慢發現,印度人特別喜歡供大肚彌勒。我在一家首飾店的櫥櫃裡看到了這樣的畫面:

一堆彌勒。我???

如果你覺得這些彌勒佛的雕像檔次太低,看著不夠喜慶,那我還看到過這樣的:

怎麼樣,夠金光燦爛了吧!

再強調一下,這些照片全都是我在印度拍的,真的都是印度。

但彌勒在佛經裡、在印度不是這樣的。比方說,公元2世紀時期,印度的彌勒菩薩是這樣的:

而現在印度人在家中供布袋和尚,其實是最近的事情,是中華文化對印度的再次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體恆法師曾論斷說,大肚彌勒進入印度,實際上是中國的風水文化進入印度的一個象徵,印度人把他當作“快樂、富足和幸運的最高象徵”,認為“笑佛可以吸走負能量的氣,散發出正能量”。說白了,是當成了財神在供。

彌勒信仰,是起源非常古老的一種信仰,遠早於佛教的誕生,甚至有可能比現在印度當道的溼婆、毗溼奴信仰還要古很多。這種信仰漂洋過海、穿越崇山,來到中國發揚光大,在幾千年後又以不一樣的形象傳回了彌勒之法早已不宏的印度。

這實在是非常神奇的一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