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土對馬鈴薯生長的影響有多大?

李海林177

現在,農場化的馬鈴薯種植都要起壟並進行一到兩次培土,其目的在於使土壤疏鬆、增強透氣性、防止病害,最終提升產量。因此,

培土已成為現代農場化馬鈴薯種植中一項重要的田間管理技術。

深播淺培土,這是農場管理者總結出的寶貴經驗。一般馬鈴薯播種深度為6釐米左右,培土後達到10釐米左右。出苗7-8釐米時可以進行第一次培土,封壟前進行第二次培土。

那麼,為什麼要進行培土?培土都馬鈴薯生長有什麼好處呢?總結起來,培土對馬鈴薯生長主要有四大好處:一是增加結薯率。早期培土可使地下地匍匐莖的節數增多,為多結薯創造條件;二是調控溫度。高溫時可降低地溫,馬鈴薯喜歡冷涼氣候,如果溫度過高,不利於塊莖膨大,通過培土降低地溫;三是防止土豆冒出地表。如果不進行培土,薯塊在膨大後會冒出地表,經風吹日曬,薯皮變綠,這樣,既賣相不好,綠皮還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龍葵素;四是防止晚疫等病害發生。晚疫病是一種真菌病害,通常在植株上部發生,如果土層太淺,病菌會隨雨水進入薯塊中,易造成薯塊腐爛。因此,培土可以預防晚疫病的孢子侵入薯塊中。



薯界是一枚薯產業的觀察者、報道者。如果喜歡薯界的回答,請加關注。


薯界風雲

培土是馬鈴薯栽培種一項重要管理措施,對馬鈴薯生長影響很大。培土的作用,主要使土壤疏鬆,通透性好。同時造成適宜的塊莖形成肥沃的黑暗環境,以提高產量。



及時做好培土工作,對提高馬鈴薯的產量和質量都有重要意義。而如果不對馬鈴薯進行培土,馬鈴薯產量和質量都不會高,對種植戶的收成不好。



馬鈴薯培土時間宜早不宜遲,早日培土,有多結薯的作用。而培土晚了,不利於薯莖節數增多。第一次培土要在苗高3寸左右,就要及時進行。第二次進行培土於第一次間隔7天。培土不宜過厚,如果早期培土過厚,會影響地溫的提高,對根系和莖生長不利。因此培土厚度高出地面3寸最為適當。



培土在馬鈴薯生長中最為重要的工作,要認真,仔細地進行,才能達到提高馬鈴薯產量和質量的目的。


農業論

馬鈴薯多培土可以增加地下莖結數,有利於多發幾條匍匐莖,多結薯,同時多培土還可以防止塊莖外露形成青頭,綠肩,影響賣相。培土分兩次:1.中耕陪在苗長到十釐米的時候,這個時候地下匍匐莖還沒有形成,可以合理的深鋤。土豆現蕾後進行第二次中耕培土,這個時候地下匍匐莖已經形成了,匍匐莖頂端開始膨大,形成塊莖,這個時候只能淺耕,防止傷到地下匍匐莖。兩次培土都是為了馬鈴薯能更好的生長,馬鈴薯畝產量能到6000斤產量非常高。中耕培土一定不能太晚,太淺,不然就沒效果了,對馬鈴薯生長也是有不良的影響。





皖北楊小菲


建心325

培土對馬鈴薯生長有很大影響。馬鈴薯從座果期開始應開始培土,原始的培土法是人工用鐵鍁在壠溝裡把土打細,用鐵鍁鏟細土覆在馬鈴薯棵周圍,厚度2至3釐米。近幾年隨著機械化的普及,種植戶用開溝機把高壠地膜種植的馬鈴薯一次性覆土即可,培過土的馬鈴薯能夠增加作物的營養面積,增產增收,還能使膨大了的馬鈴薯避免見光而變成綠果,影響商品價值。


雁歸來21

馬鈴薯培土分幾部分,在內蒙古會播種後待種子發芽之初覆蓋一層土,還有中耕培土,之類的,都是沒了增加土豆種子得匍匐莖,匍匐莖得增多可以使土豆增加產量,達到更好的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