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摩梭人與蒙古駐軍後裔

四川蒙古人,在中國被劃為蒙古族,但是他們有自己的服飾與語言獨異於其他蒙古人。


四川摩梭人與蒙古駐軍後裔​​

四川蒙古人是蒙哥攻四川與忽必烈平大理時留下的蒙古軍,主要分佈於木里藏族自治縣與涼山一帶。 他們信喇嘛教,很多廟在文革時被毀但已重建。​

解放前,在四川涼山蒙古族自治區的大小寺廟不少,位於瀘沽湖畔的阿六貢巴經堂是白教,這裡的喇嘛地位很高。這座經堂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成為當地蒙古族人思念家鄉的精神寄託。在涼山州,蒙古族物質和精神生活中充滿了對各種神靈的崇拜。
四川摩梭人與蒙古駐軍後裔​​

中華民族 2009年 第29期

大山中的屋腳鄉,那裡的蒙古族人有二千多,大部分都是走婚的。北方的蒙古族是不走婚的,這裡走婚的風俗由來是清朝土司實行結婚稅,老百姓無法負擔結婚稅只能偷偷走婚。在瀘沽湖百里之外的右所鄉,人們是選擇結婚的,婚車的路上要拜祭敖包。遠離故土的蒙古族,無論在哪裡,都以選祖的輝煌歷史為精神寄託。
四川摩梭人與蒙古駐軍後裔

​四川蒙古人元、明、清、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陸續有進入四川定居的蒙古族。目前戶籍上統計四川蒙古族有四萬多人,由於長期處於民族雜居狀態,他們的風俗習慣已經和北方蒙古族有一定差異,但仍保留有自己的民族特點。


四川摩梭人與蒙古駐軍後裔

四川蒙古族主要分佈在成都、西昌、鹽源、木裡等市縣。現有四萬餘人。​現居成都的蒙古族最早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以八旗官兵身份入川,約佔當時在川八旗人口的三分之一。分佈在西昌、鹽源、木裡等市縣的蒙古族最早在元代來川,因與當地一些民族雜居,習俗多有交融 。

鹽源、木裡等縣蒙古族又自稱為“納日人”,外界稱其為“摩梭人”,他們是忽必烈平大理時和元朝統一中國後在西昌地區留下的蒙古駐軍後裔。​西昌市境內的蒙古族主要是世居的俞姓,分佈在姜坡、高梘、川興、河西及城區一帶,現有三千餘人。


四川摩梭人與蒙古駐軍後裔

西昌姜坡俞氏歷代祖考 (西昌姜坡蒙古族俞氏家廟管理委員會)​

始祖大元蒙古欽察部玉里伯牙,吾氏後裔武平王敕贈太尉、知樞密院事、東路蒙古不花元帥鐵木耳 。二世祖大明開國武烈河間郡公俞廷玉 ,妣姜氏 。三世祖大明開國襄烈越西侯俞通淵 ,妣計氏,法名妙貞 。伯祖大明開國忠烈虢國公俞通海 ,妣於氏 (通海無後)。 伯祖大明開國南安侯俞通源 ,後世繁衍安徽巢縣 鳳台 、繁昌 、樅陽。 四世祖明昭毅將軍建昌都指揮俞海 ,字聰 。叔祖明豹韜衛親軍指揮使俞靖, 字輔 ,後世繁衍江蘇 。五世祖明昭毅將軍建昌都指揮俞俊 。六世祖明昭毅將軍,建昌都指揮俞達。 七世祖明昭毅將軍,建昌都指揮俞鎮 。八世祖明俞龍。 九世祖明昭毅將軍,建昌都指揮遷整飭建昌兵備副使俞潮。 十世祖明俞承勳 。十一世祖明昭毅將軍,建昌都指揮俞希魯 。十二世祖明昭毅將軍,建昌都指揮俞惟良。 叔世祖明昭毅將軍,建昌都指揮兼領建南道中軍及建昌衛印務俞忠良 。十三世祖明儒學生員俞鼐臣 。叔祖清明威將軍,建昌都指揮俞鼎臣 。十四世祖清俞暄 。十五世祖清俞騰鶯 。十六世祖清俞可宗 。十七世祖清賜花翎俞開倫 。十八世祖清振威將軍,雲南副將俞應彪 。


四川摩梭人與蒙古駐軍後裔

西昌姜坡蒙古族俞氏字派五十六字

廷通海俊達鎮龍

潮承希良臣天騰

可開學文德元啟

世秉忠志立品仁

崇化正道永昌大

恆懷光顯長遠明

宗映相仕國嘉兆

欽恩賜祿以萬榮

西昌姜坡俞氏故老相傳存據詩一首

吾本元朝宰相家, 紅巾作亂走天涯。

廬陽岸上分攜手, 鳳錦橋頭折柳丫。

否泰是天還是命 ,悲傷思我又思他 。

十人今散歸何處 ,如夢雲遊浪卷沙。

俞字本無三兩姓 ,一家分作萬千家。 ​​

《西昌市志》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